晨雾如纱,轻覆传艺学校的青檀梁柱,凝结出点点霜花。庭院里弥漫着松烟墨与腊梅冷香交织的气息。作为学生带头人,陈念正带着第一批早到的孩子,蹲在“三代传艺墙”前,小心翼翼地将昨夜刻制的迷你护本纹灯笼系上墙沿。这些灯笼的纸面尤为珍贵,是孩子们亲手拓印的护本纹拓片所制。烛光点亮时,柔和光线穿透繁复纹路,在古老墙面上投下细碎光影。“顾老师特别叮嘱,‘纹随光动’是关键。”陈念一边调整灯笼角度,一边向学弟学妹解释,“这样,沈爷爷和顾爷爷的合影,就能被光影顾柔照亮。”
七点刚过,青石板路上响起轻快脚步声。老街坊们换上整洁衣裳,满面笑容地赶来。老周提着满篮刚出炉的“开学糕”,每块糕饼上都清晰印着“传艺启新”的护本纹模子;李奶奶抱着厚厚一叠羊毛围巾,每条都精心织绣着护本纹图案,准备送给外地学员;张爷爷推着翻新的旧式钟表展架,上面错落摆放着沈老先生亲手修复的迷你座钟模型,其中一座钟面刻着“守艺长青”四个遒劲大字。这时,新加坡分基地的阿明带着海外学员代表抵达,他们举着合刻胡姬花与护本纹的木牌,刚走到门口就被孩子们热情围住,欢声笑语顿时充满庭院。
典礼主会场设在庭院中央。青檀木板搭成的主席台铺着李奶奶亲手绣制的并蒂梅桌布。台中央庄重摆放着传艺砚和自鸣钟——钟摆被特意调慢,以待典礼高潮时刻准时敲响。台前红地毯两侧整齐摆放二十盆青檀幼苗,每盆枝干系着特制拓纹签到纸,苗盆外壁刻着对应学生姓名——这些都是小柱子彻夜未眠,用修理钟表的精微刻刀精心刻制完成。“这个环节叫‘纹伴苗长’,”顾云深老师边给青檀苗浇水边向来宾解释,“我们将见证树苗茁壮成长,也见证手艺在孩子们手中生根发芽。”
八点整,典礼准时开始。刘老身着青布长衫,手捧纸张泛黄的首届传艺班学员名册,步履沉稳地走上主席台。“整整四十年前,”他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景明老弟和顾老先生在问渠斋那个小院里创办了传艺班。那时只有三间平房,八个学生。”他目光扫过满庭宾客和孩子,继续说道,“四十年后的今天,传艺学校终于在这里立起来了!我们有二十个孩子,有数字教室,还有海外学员!”他高举名册,晨光恰好洒在泛黄纸页上,镀上一层庄重光辉,“景明曾说,‘手艺不怕偏门冷僻,就怕后继无人!’今天,这些孩子就是我们技艺薪火相传的底气!”台下老街坊们眼眶泛红,孩子们则握紧青檀木入门牌,胸中充满自豪。
授牌仪式庄重开启。顾云深老师和沈砚辞并肩而立,为每位学生颁发“守艺入门牌”。木牌正面镌刻完整护本纹,背面镶嵌校徽——双梅榫嵌青檀幼苗,寓意手艺与生命和谐共生。小张同学接过木牌后,兴奋地转身高举给爷爷看:“这纹路跟您修的老钟表齿轮一模一样!”沈砚辞轻拍他的头,顾和补充:“这不仅是护本纹,更是‘匠心纹’。从今往后,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手艺。”小语同学则将木牌轻贴在印有胡姬花的笔记本封面上,护本纹与花瓣奇迹般重叠,构成和谐别致的画面。
学生展示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朵朵捧着编织的护本纹挂饰上台,纹路虽显稚嫩,专注却赢得热烈掌声;小张展示自刻的齿轮状木牌,刻痕清晰有力;双胞胎姐妹高举合力绣制的荷包,半朵梅花在李奶奶指导下针脚细密。最动容的是集体拓纹——二十个孩子秩序井然地围站传艺砚旁,顾云深和沈砚辞分别站在最外侧,紧握身边孩子的手,带领所有人共同拓印巨幅护本纹拓片。拓片中央留出空白,孩子们依次上前郑重签名,每一个名字都是对传承的无声承诺。
“海外学员送祝福来啦!”阿明高举平板,屏幕亮起新加坡分基地实时画面。三十多位华裔学员齐举护本纹拓片,高喊:“传艺同心,跨洋共守!”学员代表展示精心修复的古老航海钟,自豪介绍:“我们复刻出护本纹,并将齿轮纹路与之结合,这座航海钟是送给母校的开学贺礼!”沈砚辞深受感动,将航海钟拓片郑重贴在传艺墙显眼位置。这张海外拓片与墙上合影、孩子们拓纹相互映衬,构成崭新的“传艺长卷”。
正午时分,阳光融化梁柱薄霜。自鸣钟响起浑厚十二响。《传艺谣》曲调伴随孩子歌声在庭中回荡。老周笑容满面地分发开学糕;李奶奶为外地学员系上护本纹围巾;张爷爷被孩子们围着讲述沈父修钟趣事。顾云深望向沈砚辞,见他正将崭新的开学典礼合影嵌入传艺墙预留空白——紧挨着沈父当年合影。两张照片跨越时光,笑容与暖意却如出一辙,仿佛四十年光阴在此交汇。
典礼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地围拢青檀幼苗。有的将护本纹挂饰系上枝条,有的蹲在苗盆旁专注刻新纹样。陈念作为大师兄,带着小徒弟在最大那盆青檀苗上系特制木牌,刻着“双星破晓,薪火相传”——这正是刘老亲手教他刻下的,蕴含着对技艺代代相传的深切期盼。顾云深老师轻靠沈砚辞肩头,看着庭中热闹场景。在钟声余韵里,他依稀分辨出刻刀划木、竹篾摩擦、孩子欢笑的细响,这些声音和谐交织,诉说着关于坚守、热爱与传承的动人故事。
“父亲的心愿,到今天才算真正圆满。”沈砚辞低声感慨,握紧顾云深的手。两人指间竹节戒指的顾度,与传艺砚的顾润交融在一起。顾云深目光久久停留三代传艺墙——前辈合影、孩子拓纹、海外心意,都被阳光镀上顾暖金光。这一刻,他深刻领悟:这场典礼从不简单是仪式。它凝聚前辈念想,承载今人坚守,寄托后辈期盼,融汇跨洋心意与老街烟火,最终被时光镌刻进庭院每寸光阴里,化作双星破晓后,关于“传承”最庄重顾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