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在宫里传开后,京城里渐渐有了些跟风的苗头。有饭馆试着推出“红汤涮肉”,虽不如林晚做的地道,却也引得不少食客尝鲜。林晚看着这情形,心里冒出个念头:不如开一家正经的火锅店,既让百姓尝尝鲜,也能看看这辣椒生意到底能走多远。
她把想法跟赵衡一说,赵衡立刻点头:“好主意。就开在农桑学堂附近,既能照顾学子,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辣椒的好处。缺钱缺人,我都给你凑。”
林晚却摇头:“钱我有,这些年推广作物攒了些俸禄;人也有,女子学堂里有几个学生对厨艺极有天赋,正好让她们练练手。”她要的不是东宫的扶持,而是想看看,女子靠着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把一桩生意做起来。
【叮!检测到宿主创业计划,触发“商途”支线任务:开设“晚香居”火锅店,实现盈利并推广辣椒饮食文化。任务奖励:解锁“连锁经营”基础模式。】
系统的提示音让林晚更有底气。她选了个临街的铺面,不算大,却干净敞亮,又让人按照暖棚的样式改了改,冬天也能保持暖意。店名就叫“晚香居”,取了她名字里的“晚”,又暗合辣椒的辛香。
开店前,林晚带着几个女学生在小厨房反复试验。底料要熬多久才够味?辣椒和花椒的比例怎么调才适合京城人的口味?甚至连涮菜的顺序,她都一一记下:先下肉垫底,再涮菜吸味,最后煮面条最香。
试营业那天,赵衡和赵稷特意赶来捧场。小店被收拾得亮堂,墙上挂着辣椒田的插画,女学生们穿着统一的青布围裙,手脚麻利地招呼客人。赵稷趴在柜台前,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小大人似的念叨:“一串羊肉两文钱,锅底十文……母后,咱们能赚多少呀?”
林晚笑着弹了弹他的额头:“不是为了赚多少,是为了让大家吃得开心。”
可真开起来,才知做生意的难处。头几日靠着“太子妃亲创”的名头,客人倒不少,可没过几天就冷清下来——有人嫌辣,有人觉得价格比普通饭馆贵,还有人看店里都是女子掌勺,背后嘀咕“不成体统”。
负责管账的春桃急得嘴上起泡:“殿下,要不……咱们降价吧?”
林晚却不慌。她仔细看了账本,发现来的客人多是回头客,只是新客来得少。“不是味道的问题,是大家还没习惯。”她让人在店门口支了个小灶,每天傍晚免费煮一锅汤,让路过的人尝尝鲜,又推出“学童半价”,吸引农桑学堂的学子。
【叮!检测到经营困境,触发“招客”buff:试吃活动吸引力翻倍,口碑传播加速~】
这法子果然有效。免费的热汤驱散了冬日的寒气,不少人喝了一碗,咂咂嘴进店坐下;学子们带着同窗来,店里渐渐又热闹起来。有个老秀才喝了口汤,捋着胡子赞道:“这辣味里带着醇厚,不像寻常的燥烈,果然有门道。”
林晚听了,知道这是底料里加了当归、枸杞的缘故,既解辣又滋补,是她结合药膳书改良的方子。她走到桌前,笑着问:“老先生觉得,要是加些菌菇进去,会不会更鲜?”
老秀才眼睛一亮:“姑娘有心了!这辣椒配菌菇,倒是从未想过。”
林晚趁机让后厨加了菌菇拼盘,果然大受欢迎。她又根据客人的反馈,推出了“微辣”“中辣”“特辣”三种锅底,连不能吃辣的孩童都能找到适合的口味。负责掌勺的女学生们也越来越熟练,切肉薄如纸,涮菜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少客人点名要她们伺候。
赵衡偶尔会在处理完政务后过来坐坐,看着满店的客人,听着铜锅沸腾的声响,对林晚笑道:“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还是多亏了这些学生。”林晚看着在后厨忙碌的身影,“阿绣算账比先生还精,春桃招呼客人滴水不漏,她们才是店里的顶梁柱。”
【叮!“晚香居”盈利稳定,任务进度60%,触发“口碑”效应:食客自发推荐,客流稳步增长~】
入冬后,“晚香居”成了京城一景。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爱来这里围炉而坐,看着红汤翻滚,吃得满头大汗。有外地商人来京,尝过之后立刻找林晚商议,想把火锅底料卖到外地去。
林晚没立刻答应,而是先教他们做底料的法子:“我要的不是一家独大,是让这辣椒的味道,能传到更多地方去。”
年底算账时,春桃捧着账本跑来,声音都在发颤:“殿下,咱们……咱们赚的钱,够再开两家分店了!”
林晚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却异常平静。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赚钱,更是证明——女子不仅能绣花织布,能侍弄庄稼,也能把一家店经营得有声有色,靠自己的本事在这世间立足。
除夕夜,“晚香居”歇业,林晚带着学生们在店里守岁。铜锅里煮着热腾腾的火锅,窗外飘着雪,大家围着桌子,说着这一年的趣事,笑声盖过了鞭炮声。
“明年,咱们把分店开到江南去!”阿绣举着杯子,眼里闪着光。
“我要教更多姐妹做火锅!”春桃跟着附和。
林晚看着她们,忽然觉得,这火锅店早已不只是一家店,而是像一颗种子,落在了这些女子心里,长出了名为“底气”的根。
【叮!“商途”任务阶段性完成,奖励已发放。愿烟火人间,处处有晚香。】
系统的声音带着暖意,林晚抬头看向窗外,赵衡正站在雪地里朝她挥手,手里还提着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她笑着迎出去,雪花落在发间,却一点不觉得冷。
原来日子真的能像这火锅一样,只要用心熬煮,总能咕嘟出热气腾腾的希望,辣得热烈,暖得踏实,在岁月里熬出最绵长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