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的秋波在朝阳下泛着粼粼金光,两岸的芦苇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袁大山的先锋部队在周一木的率领下,如同一条黑色长龙,沿着官道向南推进。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整齐的脚步声震得道路两旁的落叶簌簌作响。
这支历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每一个士兵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却又保持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报——”
一骑探马从前方疾驰而来,在周一木马前勒缰,马匹喷着白气,前蹄扬起,“将军,襄阳城门大开,刘琮、蔡瑁率领文武百官,正在城门外列队迎候。城头已换上袁字大旗,守军皆已卸甲。”
周一木微微颔首,双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他抬手示意全军放缓速度,低沉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传令下去,全军保持战斗队形,弓弩手随时待命。武二石!”
“末将在!”武二石催马上前,那柄斩马巨刃在阳光下泛着慑人的寒光,刃面上的血槽仿佛还残留着往日厮杀的气息。
“你率三千精锐先行入城,控制四门和府库。记住,若有异动,立即发信号。特别是城楼上的哨位,必须全部换成我们的人。”
“得令!”
武二石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俺倒要看看,这群荆州佬要什么花样!”
与此同时,襄阳城北门外,刘琮身穿诸侯礼服,头戴金冠,面色苍白地站在队列最前方。
他手中的玉圭微微颤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蔡瑁站在他身侧,虽然刻意保持着镇定,但不时搓动的双手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他身后,蒯越、张允等荆州重臣个个垂首肃立,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蔡将军,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刘琮低声问道,声音微微发颤,“父亲临终前将荆州托付给我,如今我却……”
蔡瑁强笑道:“公子放心,袁将军仁义布于天下,必不会亏待我们。况且……”
他压低声音,眼神闪烁,“我们已经派人送去降表,袁将军也答应了我们的条件。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这时,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武二石率领的三千铁骑出现在官道尽头。
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整齐的马蹄声如同战鼓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战马喷着白气,铁蹄踏在青石板上迸溅出点点火星。
“来了……”
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迎降的队伍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几个文官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被蔡瑁严厉的眼神制止。
武二石一马当先,在迎降队伍前十丈处勒住战马。
他那凶悍的独眼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蔡瑁身上,声音如同金石相击:
“末将武二石,奉袁公之命,特来接收襄阳城!”
蔡瑁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
“荆州刺史蔡瑁,携主公刘琮,恭迎袁公天兵!愿献城以降,只求袁公善待荆州百姓!”
武二石冷哼一声,也不下马,直接挥手下令:
“接管城防!一营控制东门,二营西门,三营南门,四营北门!其余人等随我进驻府库!”
黑甲骑兵应声而动,分成数队奔向各个城门。
城头上的荆州守军见状,纷纷放下兵器,退到一旁。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显示出袁军严明的纪律。
半个时辰后,袁大山在白素雅、柳如梦等人的陪同下,缓缓驶入襄阳城。
街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人人脸上都带着好奇与忐忑。
几个孩童想要探头张望,被大人急忙拉回身边。
“看来蔡瑁倒是识相。”
白素雅轻声道,目光却敏锐地扫视着街道两旁的阁楼窗户。
袁大山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的建筑,特别是在几处高楼阁楼上多停留了片刻:
“越是顺利,越要小心。蔡瑁在荆州经营多年,岂会如此轻易就范?你看那些百姓的眼神,三分好奇,七分恐惧,这可不像是心悦诚服的样子。”
州牧府内,已经摆好了盛大的接风宴席。
刘琮战战兢兢地将州牧印信捧到袁大山面前,双手微微发抖:
“琮愿率荆州归顺袁公,只求袁公善待荆州百姓。此乃荆州牧印信,请袁公收下。”
袁大山接过印信,随手递给身后的柳如梦,然后扶起刘琮:
“贤侄不必多礼。既然你诚心归顺,本公必不会亏待于你。就在襄阳城内为你修建府邸,保你一世富贵。”
他又看向蔡瑁,目光深邃:“蔡将军深明大义,保全了襄阳一城百姓,功不可没。从今日起,你仍是荆州刺史,辅佐本公治理荆州。另外,加封为襄阳侯,赐千金。”
蔡瑁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谢恩: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袁公效犬马之劳!”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一派和谐。
然而细心的柳如梦却发现,蔡瑁虽然表面恭敬,眼神却不时瞟向席间的几位荆州旧臣。
她悄悄对身旁的苗妙妙使了个眼色,苗妙妙会意,悄然离席。
“主公,”柳如梦借斟酒的机会,在袁大山耳边低语,“蔡瑁似有异动。他方才与蒯越交换了三次眼神,与张允也有两次暗号。
“而且,他带来的侍卫中混入了几个面生的武将,看步态都是练家子。”
袁大山面色不变,举杯笑道:“蔡将军,本公听闻你在荆州练兵有方,不知可否为本公详细说说荆州军的编制?”
蔡瑁连忙起身:“袁公过奖。荆州现有水陆兵马八万,其中水师三万,步卒五万。战船三百余艘,粮草可支半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末将愿将兵符印信一并上交。”
宴席结束后,袁大山立即召集心腹在密室议事。
烛火摇曳,将每个人的脸色映照得明暗不定。
“这个蔡瑁,表面上恭顺,暗地里却在调兵遣将。”
柳如梦汇报道,“他今日秘密召见了麾下五名校尉,其中三人已经奉命暗中集结部众。而且,我们在他的书房发现了这个——”
她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他写给曹丕的密信副本,表示愿意里应外合。”
周一木沉声道:“末将已经查明,蔡瑁在城西有一处别院,近日来往人员异常频繁。而且,他府中的粮草储备,远超正常所需,足够支撑五千人作战一月之久。”
武二石怒道:“这老贼果然不安好心!不如让俺现在就去砍了他!”
“不可。”白素雅摇头,“蔡瑁在荆州势力根深蒂固,若是无故杀之,必会引起荆州士族恐慌。况且,我们还需要借他之手,引出其他心怀不轨之人。不如将计就计。”
袁大山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既然蔡瑁想要演戏,那我们就陪他演下去。传令:任命蔡瑁为征南将军,赐金千斤。
“同时,以整编为名,将他的部众调往城外大营。记住,要分批调动,避免引起他的疑心。”
他又对柳如梦道:“加派人手,严密监视蔡瑁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与外界的联系,一定要查清楚。让苗妙妙亲自负责这件事。”
“属下明白。”
当夜,袁大山站在州牧府的高楼上,俯瞰着襄阳城的万家灯火。
这座荆州的治所,曾经是刘表经营数十年的基业,如今已经落入他的手中。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三更天了。
“大山哥还在担心蔡瑁?”
白素雅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为他披上一件外袍。
袁大山轻叹一声:“我在想,这襄阳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蔡瑁不过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荆州士族盘根错节,我们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
他转身对柳如梦道:“传令下去,从明日开始,在襄阳城内实行宵禁。同时,以清查户口为名,全面排查可疑人员。特别是那些与蔡瑁来往密切的家族,要重点关照。”
“还有,”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声音冷峻,“盯紧蔡瑁等人,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月光下,襄阳城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这座刚刚易主的城池,正在酝酿着新的风暴。
而在暗处,无数双眼睛正在注视着这场权力更迭的戏剧,等待着下一个转折的来临。
(本章完)
【下章预告:蔡瑁果然暗中联系曹操残余,欲里应外合夜袭袁营。柳如梦、苗妙妙早已侦知其阴谋。袁军将计就计,设下埋伏,全歼叛军,阵斩蔡瑁。袁大山冷眼看着蔡瑁的首级:“跳梁小丑,自取灭亡。”敬请期待《第183章:蔡瑁反叛·夜袭军营遭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