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也有了小小的反弹,不过没有大笔资金进入,想要回归原点,那就是做梦,最大的资金握在李凡手里,就算是那些大老板手中还有一些流动资金,也不敢投进去,搞不好连个水花都不起就没了。
李凡稳坐钓鱼台,一个个月的时间过去,看不见一点起色,李凡更是一次次的压低底价,没办法,我也怕呀,我现在不进楼市我肯定不会亏,但是进去后我就要开始担风险了。
至于实体企业,真的没关系,李凡有两个固定的客户,老挝和华夏,虽然华夏现在消耗不了多少贵重物品,但是慢慢也会好起来,等着人民收入越来越高,这些东西攒一攒也不是买不起。
楼房这玩意要不是你们求我,我真的不想碰了,过个十年八年就来上这么一次,谁知道这次要持续多长时间,要是等上个三五年,我投资下去的钱去做实体,挣个盆满钵满是没问题的,毕竟我有大客户。
李凡的一些言论让那些富豪听的想吐血,光凭李凡现在在内地的投资,内地就不可能让他垮掉,就算是港城这边不行,光内地那边几十家工厂,就是他以后翻身的本钱。
到了83年底,终于有人扛不住了,目前的市场没有一点动静,银行不批贷款,股市一潭死水,港城人民消费欲望降低,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就连那些奢饰品店都无人问津,反倒是不少金店生意兴隆,都是来出售的。
李凡收进来的第一座楼盘是以低于81年市场价50%成交,地段是好地段,不过卖家当年就是贷款建楼,谁知道卖不出去,银行催债就要人命了,抵押物也是房子,跌成了这个样子,没有那个银行是傻的,当然不会接手。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一栋栋楼盘通过娄晓娥的手收回环球旗下,娄家也开始了收购,不过手中资金有限,只是收了七八栋就后继乏力。
贺家也开始出手,既然港府你对我有意见,那我从私人手里买总没问题吧,几百万一栋楼,上千万一个楼盘,李凡也不着急,慢慢来,要造出手中资金不足的样子,还能在压一压价。
到了1984年上半年,谈判已经进行了十多轮,仍然看不见有太大的进展,港岛的那一栋高楼首先回到了李凡手中,当时卖出去是16亿,现在回来用了8千万美金,按照现行的汇率亏了接近9个亿。
对于这种指明要美元的富商,李凡心知肚明,这人是拿着资产跑路了,怎么可能让他占便宜,现在汇率都到了1比9了,不狠狠地割一刀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李凡动用了瑞士账户中的美金,消息一传出去,买楼者纷纷要求用美金付款,李凡当然要降价,想要美金,起码还要在低一到两成,只是动用了不到两亿的美金,手下楼盘和别墅比抛售前翻了一倍还有多。
手中还有20多亿港币和十几亿的美金,当年抛售的房产,只剩下中环的那一栋高楼,李凡也不去找他了,在整个港城,除了自己没人能收的起,就算是有外来资金,人家也要看行情不是,现在的行情走的可是下坡路。
转头盯上了金门和联邦两座大厦,这两栋楼的持有者正谈的火热,都是要求用美元付账,娄晓娥推脱做不了主,用港币就没问题,李凡也不出面,推脱说美元不多了,为了保证名下实体企业运行,也不能把美元都用光。
当年李凡拥有的国际大厦,持有者本来死咬着牙不卖,看见李凡准备收购联邦,心里也开始发慌了,按照李凡当年抛售获得的资金,加上这次接近两个亿的美元,手头剩下的钱不会超过二十亿港币了。
真要是这两栋谈妥了,李凡肯定要收手,到时候就算是要卖,价格肯定会压的更低,终于放低了心里的价格防线,给娄晓娥打了电话,约定上门拜访。
娄晓娥欣喜若狂,毕竟那栋楼本来就是自己的,现在能收回来当然好,按华夏人说的有感情了吗,不过李凡可不这样想,只是让他先谈,如果是港币,10亿没问题,美元的话就推掉,说没有那么多了。
李凡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美元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本来想着20亿美金,当做百亿港币来用,谁知道先是漂亮国大选,后有铁娘子摔跤,兑换比例一路高涨。
而且还成了硬通货,这些人如果想要跑路,带着港币还要去兑换,不过美元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在海外交易,也可以逃避港府监管。
时间进入了到了10月,35周年阅兵仪式上,战略级导弹第一次亮相,李凡看见几辆熟悉的身影,而在那高大的城门上,李凡也是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通过电视观看只是转瞬即逝,李凡估算了下来时间,五年了,研究应该出了一些成果吧,不说要100%,能有80%就算是国际领先水平了。
至于雷洛跑了过去,李凡也能理解,不论以前怎么样,现在可是自己人,比北朝那边总要亲近一些吧,虽然只能站在后面,也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对了,雷洛应该退下来了,怎么没听见他们说,国内选举搞的无声无息的,谁都知道是暗箱操作了,李凡抬了抬手,想了想,没有打电话出去。
军威震世,李凡也迎来了好消息,三栋大厦都定了下来,总价2.4亿美金,李凡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不能在拖了,马上就要签订声明,到时候搞不好又要出变故。
十月中旬签订了合同,三天时间办完了所有手续后,两笔9000万和一笔6000万美金从李凡户头上转了出去,不过是瑞士银行那边操作的。
大局已定,港城的房地产市场被环球实业集团占了40%左右,剩余份额被其他几家瓜分,到了现在李凡也不遮掩了,十几亿美金冲入港城,十几亿的港币全部丢入股市。
等了这么久,那几大家族除了割舍了一些楼盘和大楼之外,手中的所有关键性的地盘都没拿出来,看来手里还是有不少钱,李凡可是盯上了几个码头的经营权,既然不拿出来出来,那就自己动手。
停摆了将近四年的股市又开始活跃了起来,李凡手头剩下的十几亿港币冲进股市,狂扫黄江实业股份,现在基本上是抄底价了,那些小股民和散户手中股份被李凡一扫而空。
接着就是盯上了那些大股东手中的股份,也不用想太多,短短的几天时间,竟然占据了黄江实业近二十个点的股份,整个股市上再没有出售黄江实业股票的消息了。
李成当然也得到了消息,一时间也是琢磨不定,大笔资金涌入,虽然股市跌破盘了,数百亿身家缩水了大半,不过手底下的实业还是有不少,资金也有,维持现状是没什么问题。
身为港城最顶尖的一波商人,当然有自己的消息和渠道来源,也知道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了,按李成的估计,接下来就是平稳过渡,不会让港城出现太大的波动。
环球实业收购楼盘,他当然也知道,不过没办法,手里资金没人家雄厚,也不能搞孤注一掷那一套,只能看着环球联合几家狂扫楼市,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就不错了。
这次的股市波动,也引起了黄江实业投资部的注意,虽然是不知名的人购买走了,但是有这样大笔资金,出手这么阔绰,派出外来资金的话,港城也只有几个人有这种手笔。
不过他们收购黄江实业的股份干什么,虽然有百分之十几的股份,但是大头都在自己手里,就算是他们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主导董事会,买了这些股份,还不是间接的给自己送钱。
李成吩咐下面的人,试探性的又挂了十万股上去,当然价格稍微提高了一点点,结果是秒空,看来对面请了人专门看着,只要价格不是那么离谱,对面会全要。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等再说,李凡手中的十几亿就这么消耗在股市之中,光一个黄江实业,怎么能满足,这些地产大户,只要市场一稳定,他们可是占着整个港城50%以上的地产生意。
转头又兑换了三十多亿的资金,将其他几家挂在股市无人问津的股份全部一扫而空,以后要是有机会,能成大股东当然最好,如果不能成,跟着这些人,过上几年抛出去,也能大挣一笔,不然那二十多亿美金不是白借了。
郑家,李家,郭家都是摸不清头脑,现在股价虽然不高,但是也不低,一调查自然就知道了,四家的那些散股都没了,没有几十亿的资金,可没这个能力,如果是一个人干的,除了环球实业就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个本钱了。
几十亿的资金丢入股市,有人欣喜若狂,终于有人接盘了,也有人发现了商机,肯定有大佬出手,这样的话股市快要迎来希望了,不然那些大佬可不会下场,不过以往最热的几大地产商股票全部都没了,想买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