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傍晚,酒店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正是从云江市赶来的ScI调查局局长郑军,身后还跟着副局长张邵浩和张邵峰。我们赶紧迎上去,郑军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听说你们在蒙兰市遇上点小插曲,特意过来看看,顺便跟你们一起参加明天的颁奖典礼。”
张邵浩也跟着补充:“局里特意叮嘱,不管是查案还是参加活动,咱们ScI的气势不能输。”简单寒暄后,我们一起敲定了第二天的流程,便各自休息,静待典礼到来。
转眼到了10月5日,蒙兰市会展中心大堂里人声鼎沸。我们ScI全体调查员按计划坐在会场侧边的席位上,郑军、张邵浩和张邵峰坐在最前排,目光扫过全场——除了之前质疑我们的“锐眼联盟”“极光调查组”“星芒探案团”,还有十来支来自各地的调查团,穿着统一的服装,正低声交流着,场面格外热闹。
颁奖典礼在上午9点准时开始,主持人走上台,先是介绍了到场的嘉宾和团队,随后便进入第一个环节:表彰优秀教师代表团与学生代表团。
只见几支穿着校服的学生团队和穿着正装的教师团队依次上台,主持人念着他们的事迹——有带领学生拿下省级竞赛金奖的教师组,有自发组织公益助学活动的学生团队,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那三支曾质疑我们的调查团,此刻正坐得笔直,眼神却时不时往我们这边瞟,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王思宁悄悄凑到我身边,小声说:“等会儿到咱们上场,保管让他们刮目相看。”我点点头,目光落在台上——现在的铺垫,都是为了接下来的“炸场”做准备。
主持人念完学生代表团的表彰词,台下掌声渐歇,随即抬手示意:“接下来,将进入特邀调查团队展示环节!首先,让我们有请‘锐眼调查联盟’上台!”
随着音乐响起,之前来酒店质疑我们的短发女人——也就是“锐眼联盟”负责人凌玦,带着团队成员走上台。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手里攥着话筒,站定后先扫视了一圈全场,才缓缓开口:“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锐眼调查联盟’负责人凌玦,我们团队成立于2002年3月,至今已有4年时间,现有核心成员12人,均持有国家级调查资格证书,每一位都具备3年以上独立办案经验。”
说到这里,她刻意顿了顿,眼神若有似无地往我们这边扫了一眼,才继续道:“我们的口号是‘锐眼破迷局,真相不缺席’。这4年来,我们破获的案件不算多,但每一起都经得起推敲——2003年跨省诈骗案,我们耗时两个月,追踪到嫌疑人藏匿的山区,为受害者追回损失87万元;2004年文物盗窃案,我们通过现场一枚不起眼的纤维,锁定犯罪团伙,最终将6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追回3件国家级文物。”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高昂,每说一句,身后的11名成员就整齐地挺直腰板,像是在强调团队的专业性。“可能有人会问,12个人团队,怎么敢称‘锐眼’?”凌玦笑了笑,语气里满是自信,“因为我们坚信,人数从不是衡量团队实力的标准,精准的判断、敏锐的观察力,才是破案的关键。就像这次蒙兰市的活动,我们也是凭借过硬的资质拿到名额,这就是‘锐眼’的底气!”
台下响起零星的掌声,凌玦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团队走下台。紧接着,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下面,有请‘极光调查组’登场!”
这次上台的是戴金丝眼镜的女人,她走到台前,先推了推眼镜,才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极光调查组’负责人裴砚,我们团队成立于2001年11月,比‘锐眼联盟’早成立半年,现有成员15人,其中8人曾在公安系统任职,拥有丰富的一线办案经验。”
她的语气比凌玦温和些,但字里行间依旧透着骄傲:“我们的口号是‘极光照黑暗,正义不迟到’。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处理过的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加起来有63起,破案率高达92%。2002年,我们接手了一起失踪案,失踪者是一名7岁的孩子,当时警方排查了半个月都没线索,我们团队通过孩子留下的一幅涂鸦,找到隐藏的地址,最终在失踪第21天,把孩子安全救了回来;2005年,我们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打掉了一个制售假冒药品的团伙,缴获假冒药品3000多盒,避免了更多人受害。”
裴砚抬手示意身后的成员,15个人分成三排站好,动作整齐划一:“我们团队虽然只有15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有人擅长痕迹鉴定,有人精通心理侧写,有人专攻信息追踪。就像极光由多种色彩组成,我们也用不同的能力,拼凑出真相的全貌。这次能来参加颁奖典礼,我们也希望能和更多优秀团队交流,当然,更希望能拿到‘最强团队’的称号!”
台下的掌声比刚才热烈了些,裴砚微微鞠躬,带着团队退场。很快,第三支曾质疑我们的团队——“星芒探案团”走上台,负责人是个留着长卷发的女人,她接过话筒,声音带着几分甜腻,却掩不住骨子里的傲慢:“大家好呀!我是‘星芒探案团’负责人褚曼,我们团队成立于2003年5月,虽然成立时间不算长,但现有成员10人,都是行业里的‘后起之秀’哦!”
她晃了晃话筒,继续道:“我们的口号是‘星芒聚微光,破案显锋芒’。别看我们人少,办过的案子可一点不少——2004年,我们帮一家企业查出了内部商业间谍,保住了价值200万的商业机密;2005年,我们处理了一起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损坏财物案,不仅找到了肇事者,还帮双方调解了矛盾,最后两家甚至成了朋友。”
说到人数,褚曼刻意加重了语气:“很多人说,10个人的团队太单薄了,但我们不这么觉得。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是‘多面手’,一个人能顶两个人用——比如我,既能做现场勘查,也能做证人询问;我们的技术人员,既能破解电子设备,也能分析财务数据。而且我们反应快,上个月接到一起宠物丢失案,从接到委托到找到宠物,只用了3个小时!”
她笑着摆了摆手,身后的10名成员也跟着露出笑容:“这次来参加活动,我们没想着一定要拿奖,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星芒’虽然人少,但光芒一点都不差!当然啦,要是能拿到‘最强团队’,我们也会很开心的!”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褚曼带着团队走下台。紧接着,其他调查团陆续登场——首先是“磐石调查队”,负责人是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名叫石砚,他走上台,声音洪亮:“大家好,我是‘磐石调查队’负责人石砚,我们团队成立于1998年,是今天所有调查团里成立时间最长的,现有成员22人。我们的口号是‘磐石立天地,真相不偏移’。18年来,我们扎根基层,处理的大多是老百姓的小事——邻里纠纷、财产丢失、婚姻调查,虽然案子不大,但每一件都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2000年,我们帮一位老人找回了被偷的养老钱,老人当时哭着说‘这是我的命根子’,从那以后,我们就更坚定了‘办好每一件小事’的决心。现在我们22个人,分成4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区域,不管是市区还是乡镇,只要有委托,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石砚说完,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观众都跟着点头——显然,大家对这种扎根基层的团队更有好感。接下来是“飞鹰调查组”,负责人是个身材高挑的女人,名叫鹰彤,她拿着话筒,语气干练:“大家好,我是‘飞鹰调查组’负责人鹰彤,我们团队成立于2000年8月,现有成员18人,主要负责跨省、跨市的疑难案件。我们的口号是‘飞鹰击长空,破案快准狠’。这6年来,我们跑过全国17个省份,破获过跨省盗窃团伙、跨市电信诈骗案,最快的一次,从接到线索到抓获嫌疑人,只用了18个小时。我们团队里有5名成员是退伍军人,体能好、执行力强,不管是追踪嫌疑人,还是蹲点守候,都能扛得住;还有3名技术人员,能快速锁定嫌疑人的位置信息。18个人,虽然不算多,但我们像鹰一样,敏锐、果断,只要盯上目标,就绝不会让它逃脱。”
随后上台的是“溯源调查团”,负责人是个戴着手套的男人,名叫苏溯,他的动作很轻柔,像是怕碰坏了什么东西:“大家好,我是‘溯源调查团’负责人苏溯,我们团队成立于2001年5月,现有成员16人,专攻历史遗留案件和文物溯源。我们的口号是‘溯源寻真相,历史不蒙尘’。这5年来,我们帮博物馆找回过丢失的清代瓷器,帮烈士家属找到了牺牲烈士的遗骸,还破解过一起1985年的悬案。我们团队的成员大多是历史系、考古系毕业的,对旧物、旧档案特别敏感——比如去年,我们接手了一起1990年的失踪案,通过一本保存了15年的日记,找到线索,最终确认失踪者已经去世,并帮家属找到了安葬的地方。16个人,每个人都像‘历史的侦探’,在旧纸堆、老物件里寻找真相,虽然过程慢,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就能让被遗忘的真相重见天日。”
接下来是“晨曦调查队”,负责人是个年轻的女人,名叫晨晓,她的脸上带着笑容,语气很亲切:“大家好,我是‘晨曦调查队’负责人晨晓,我们团队成立于2004年2月,是今天最年轻的团队之一,现有成员14人,主要负责青少年相关的案件——比如校园霸凌、青少年失踪、未成年人保护等。我们的口号是‘晨曦暖人心,守护少年行’。虽然成立才两年,但我们处理过28起青少年相关的案子,帮12名失踪的青少年回了家,调解了15起校园霸凌事件。我们团队里有3名心理咨询师,能和青少年更好地沟通;还有5名成员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4个人,虽然年轻,但我们有耐心、有爱心,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给青少年撑起一把‘保护伞’,让他们能在阳光下成长。”
然后是“瀚海调查组”,负责人是个戴着宽边帽的男人,名叫海琛,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沉稳:“大家好,我是‘瀚海调查组’负责人海琛,我们团队成立于1999年10月,现有成员20人,主要负责海上、河边的案件——比如船只失踪、水上救援、水产品走私等。我们的口号是‘瀚海纳百川,破案护安澜’。这7年来,我们在海上、河边跑了无数趟,救过13名落水者,破获过6起水产品走私案,还帮渔民找回过被偷的渔船。我们团队里有8名成员会游泳,其中3人是专业的潜水员,能进行水下勘查;还有4名成员熟悉船舶驾驶,能在各种水域行驶。20个人,就像一片小小的‘瀚海’,包容各种技能,也守护着水域的安全。这次来参加活动,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除了陆地,水域的安全也需要被关注。”
最后一个登场的调查团是“青峰调查队”,负责人是个穿着登山服的男人,名叫峰岳,他的皮肤晒得黝黑,一看就是经常在外奔波的人:“大家好,我是‘青峰调查队’负责人峰岳,我们团队成立于2002年7月,现有成员17人,主要负责山区、野外的案件——比如山区失踪、野外探险救援、山林盗猎等。我们的口号是‘青峰立山间,守护一方安’。这4年来,我们在山区里走了上万公里,救过9名迷路的探险者,破获过4起山林盗猎案,还帮山区的村民找回过被偷的牲畜。我们团队里有10名成员有野外生存经验,能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在山区待上一周;还有2名成员是林业专业毕业的,熟悉山林的地形和动植物,能通过痕迹找到嫌疑人的踪迹。17个人,虽然不多,但我们像青峰一样,扎根山区,守护着野外的安全和生态平衡。我们知道,山区的案子不好办,但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
随着“青峰调查队”走下台,所有调查团的展示都已结束。主持人走上台,笑着说:“感谢所有调查团的精彩展示!每一支团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坚守,不管是扎根基层的‘磐石’,还是守护水域的‘瀚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真相和安全。接下来,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有请最后一支特邀团队,ScI调查局登场!”
听到“ScI调查局”这几个字,台下瞬间安静了下来,之前那三支调查团的负责人凌玦、裴砚、褚曼,更是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体,眼神紧紧盯着舞台入口——显然,他们都想看看,这个被他们质疑过资质的团队,到底能拿出什么样的“底气”。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会场侧边突然响起一道清晰的旁白声,透过音响传遍整个大堂:“ScI调查局,其前身是1995年7月16日由负责人何风生组建的ScI小分队;2000年3月23日,团队规模扩大,正式成立ScI调查基地;2001年1月初,经上级备案审批,升级为ScI调查局,成为具备独立办案资质的专业调查机构。截至2006年10月4日,ScI调查局在册成员共计128人,成员涵盖调查、技术、协调等多个领域,团队架构完整,专业能力覆盖全面。自成立以来,ScI调查局累计破获各类案件132起,始终以‘守护真相,维护秩序’为核心宗旨,在调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与行业认可。”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会场里掀起波澜。之前质疑我们的“锐眼联盟”负责人凌玦,原本端着的姿态瞬间僵住,手里的水杯晃了晃,水差点洒出来;“极光调查组”的裴砚推眼镜的动作顿在半空,眼睛瞪得比之前大了一圈,嘴里还小声嘀咕着“128人?132起案子?”;“星芒探案团”的褚曼更是直接从座位上坐直了身体,脸上的傲慢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难以置信——她们三个团队加起来还不到40人,办过的案子总和也不及ScI的零头,之前的质疑在此刻显得格外可笑。
其他调查团的反应也毫不逊色:“磐石调查队”的石砚猛地拍了下大腿,低声跟身边的成员说“难怪敢被质疑还这么淡定,这规模、这资历,比咱们还扎实!”;“飞鹰调查组”的鹰彤挑了挑眉,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晨曦调查队”的晨晓更是眼睛发亮,小声跟团队成员说“原来这就是ScI!之前只听过名字,没想到这么厉害”;就连一直沉稳的“瀚海调查组”负责人海琛,也忍不住转头看向我们的席位,眼神里满是惊讶。
在全场的骚动中,我站起身,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透过话筒清晰传出:“感谢大家对ScI的关注。今天,除了我们在场的成员,ScI调查局局长郑军,以及副局长张邵浩、张邵峰也特意从云江市赶来,接下来,就请三位领导上台讲话,与大家分享ScI的理念与初心!”
话音落下,会场后方突然响起激昂的旋律——那是我们ScI的团歌《ScI永不解散》,熟悉的歌词随着音乐流淌:“并肩走在迷雾边缘,指尖点亮真相光点,初心不改,使命在肩,ScI永不解散……”在歌声中,郑军局长带着两位副局长稳步走上台,三人站定的瞬间,台下响起了比之前所有团队登场时都更热烈的掌声。
“锐眼联盟”的凌玦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再也没了之前的底气;裴砚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团队资料,眼神里满是复杂;褚曼则干脆别过脸,不敢再往台上看——她们显然没料到,ScI不仅规模庞大、资历深厚,连领导层都如此重视这场典礼,还特意带来了团歌,这阵仗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想象。其他调查团的成员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嘴里不停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团队啊”“太有气势了”。
就在这时,会场两侧的大屏幕突然亮起,一段段视频依次播放——首先出现的是法医李宗福、李武的身影,两人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里,对着镜头郑重说道:“各位来宾好,我们是ScI合作法医,多年来与ScI携手破获多起案件,ScI的专业与担当让我们敬佩,在此祝贺ScI受邀参加本次颁奖典礼,愿我们继续并肩前行,守护真相!”
紧接着,刑警队的郦雯、郦慕莎出现在屏幕上,两人穿着警服,语气坚定:“作为长期与ScI协作的刑警队,我们见证了ScI无数次功坚克难的时刻,他们是调查领域的标杆,更是我们的好伙伴,祝ScI在本次活动中展现风采,也祝颁奖典礼圆满成功!”
随后,特警队队长周浩、郑威,行动组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也陆续通过视频送上祝贺,每个人的话语里都充满了对ScI的认可与信任。当火坏场调查队负责人何同样带着李伟、张江等5名手下,医疗队负责人何同乐(Yue,何主任)带着吴凯、郑斌等5名成员出现在屏幕上时,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没想到,ScI的合作团队竟然如此广泛,从法医、刑警到特警、医疗队,几乎覆盖了所有与调查相关的领域。
“这……这怎么可能?”凌玦终于忍不住出声,声音带着颤抖,“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合作单位?”裴砚和褚曼也说不出话来,只是呆呆地看着屏幕,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其他调查团的成员更是议论纷纷,“原来ScI的影响力这么大”“连特警队和医疗队都跟他们合作,太厉害了”“之前那三支团队质疑ScI,简直是自取其辱”。
视频播放结束,《ScI永不解散》的歌声也渐渐落下,郑军局长拿起话筒,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大家好!首先感谢蒙兰市组委会的邀请,让ScI有机会与这么多优秀的团队交流学习。ScI从1995年的一支小分队,发展到今天的128人规模,靠的不是口号,而是每一位成员的坚守,每一次案件中的全力以赴,以及所有合作单位的信任与支持……”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凌玦、裴砚、褚曼三人坐在座位上,彻底没了之前的傲气,只是低着头,仿佛想把自己藏起来。其他调查团的成员则纷纷抬起头,认真听着郑军局长的讲话,眼神里满是敬佩——此刻所有人都明白,ScI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与口碑,之前的质疑,不过是一场可笑的误会。而这场颁奖典礼,也因为ScI的登场,彻底变成了一场属于“最强团队”的真正展示。
郑军局长的讲话刚进行到一半,会场入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警服的民警快步跑进来,径直冲向我们这边,语气焦急:“风生!不好了,会展中心附近的居民楼里发生命案,死者情况特殊,局里让我赶紧来通知你们,希望ScI能协助调查!”
我心里一沉,立刻站起身,对着身边的ScI成员们扬声喊道:“ScI全体注意!紧急任务,暂停参加典礼流程,我们接下来迎接新的案件!所有人按小组集合,带上装备,立刻赶往案发现场!”
话音落下,原本坐在席位上的128名ScI成员瞬间行动起来——有的快速从随身背包里取出调查手册和工具,有的迅速清点小组人数,有的则快步走向会场出口去取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慌乱,完全看不出刚刚还在参与典礼的松弛感。
郑军局长和两位副局长也立刻结束讲话,对着台下的组委会成员简单交代了一句“紧急公务,先行离场”,便跟着我们往出口走。我们一行人步伐匆匆,很快就穿过会场,消失在门口,只留下满场还没反应过来的人。
之前质疑我们的凌玦、裴砚、褚曼三人,此刻彻底懵在原地,凌玦手里的话筒“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却完全没察觉,只是呆呆地看着门口——她们怎么也没想到,前一秒还在展示团队风采的ScI,下一秒就能立刻切换到办案状态,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其他调查团的成员也都僵在座位上,“磐石调查队”的石砚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只对着身边的成员感慨:“这才是专业团队的反应速度啊……我们刚才还在比人数、比案子,人家转头就直接上真战场了。”“飞鹰调查组”的鹰彤也点点头,眼神里满是佩服:“之前还觉得他们人多,现在才知道,这么多人能做到瞬间集合、立刻行动,这纪律性和执行力,确实比我们强太多了。”
会场里的议论声再次响起,有人惊叹ScI的应急能力,有人感慨调查工作的突发性,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打听命案的消息。而原本热闹的颁奖典礼舞台,此刻只剩下主持人和组委会成员,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毕竟谁也没料到,一场盛大的典礼,会因为一桩突如其来的命案,被ScI的紧急离场彻底打乱节奏。
当天下午,ScI全体成员在临时租用的办公点汇总线索、梳理证据,从现场勘查记录到死者身份核查,从目击者证词整理到初步作案动机分析,每一项都分工明确、高效推进。傍晚时分,一份近20页的详细案件报告便已完成,不仅清晰列出了案件基本信息——死者身份为会展中心附近居民楼的独居老人,死亡时间初步判定为当天上午10点至11点,致命伤为头部钝器伤,现场未发现明显打斗痕迹,还附上了现场照片、凶器初步鉴定结果、周边监控截图及重点排查方向,甚至标注了3名需要进一步问询的可疑人员信息。
就在我们准备将报告提交给当地警方时,上午参加颁奖典礼的其他调查团成员刚好路过——“磐石调查队”的石砚原本是来跟我们道别,却无意间看到办公桌上摊开的案件报告,他凑过去扫了几眼,瞬间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呼:“你们……你们下午就把案子整理得这么详细?从上午离场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6个小时吧?”
他的声音引来了其他路过的调查团成员,“飞鹰调查组”的鹰彤、“晨曦调查队”的晨晓等人也围了过来,传阅着案件报告。看到报告里条理清晰的证据链、精准的时间线梳理,以及连细微痕迹都标注清楚的现场分析,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效率也太高了吧?”晨晓翻着报告,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我们之前处理一起简单的盗窃案,光整理现场就用了一整天,你们这还是命案,居然一下午就出了这么详细的报告?”鹰彤也点点头,指着报告里的凶器鉴定部分说:“你们连凶器的材质、可能的来源都初步排查了,这细致程度,比我们局里的专业勘查队还厉害。”
而之前质疑我们的“锐眼联盟”“极光调查组”“星芒探案团”成员也恰好在场,凌玦看着报告里密密麻麻的分析内容,脸色一阵发白——她们团队之前处理一起诈骗案,花了三天才整理出一份10页的报告,跟眼前这份比起来,简直相形见绌。裴砚推了推眼镜,手指在报告上轻轻划过,小声说:“原来……这就是128人团队的协作能力,不是人数多而已,是真的能做到高效配合。”褚曼则站在一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之前对ScI的轻视,此刻彻底变成了羞愧。
石砚放下报告,对着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之前在典礼上只知道你们规模大、案子多,现在才算真正见识到ScI的实力——这效率、这细致度,不愧是能破132起案子的团队。服了,我们是真的服了。”
我看着他们震惊的神情,只是淡淡笑了笑:“调查工作讲究的就是分秒必争,早一点整理好报告,就能早一点找到凶手,给死者一个交代。”说完,便让成员将报告送去当地警方,而我们则继续投入到后续的排查工作中——对ScI来说,一场颁奖典礼的“炸场”只是插曲,真正的使命,永远在每一个需要追寻真相的案发现场。
我们刚把案件报告送走,办公点的门就被推开,两名民警押着一个戴着手铐的男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位民警快步上前,对着我们说:“风生,这是现场附近排查到的可疑人员,经过目击者指认和初步审讯,他已经承认自己就是早上命案的凶手,特意带过来跟你们交接案情细节。”
男人低着头,双手被铐在身后,身上还沾着些许未清理干净的灰尘,正是我们在案件报告里标注的“重点可疑人员”之一——住在死者隔壁单元,案发时间段曾出现在死者家门口,且有过盗窃前科。
这一幕刚好被还没离开的其他调查团成员看在眼里。“磐石调查队”的石砚刚端起水杯,手猛地一顿,水洒了半杯也没察觉,嘴里下意识地念叨:“这……这就抓到凶手了?从你们离场查案到现在,还不到8个小时吧?”
“飞鹰调查组”的鹰彤快步走上前,看着被民警押着的凶手,又转头看向我们,眼神里满是震惊:“我们之前办过一起类似的独居老人命案,光是排查可疑人员就用了三天,你们不仅整理出详细报告,还直接锁定凶手了?”
“晨曦调查队”的晨晓更是瞪大了眼睛,小声跟身边的成员说:“这效率也太吓人了吧?他们到底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里找到线索、突破嫌疑人的?”
而“锐眼联盟”的凌玦、“极光调查组”的裴砚、“星芒探案团”的褚曼,此刻彻底站在原地动弹不得。凌玦盯着凶手,又看了看我们手里刚整理好的审讯提纲,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们团队之前办过一起盗窃案,光是锁定嫌疑人就花了两天,更别说让嫌疑人认罪了。裴砚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从案发到抓到凶手,还不到一天……这速度,就算是专业刑警队也未必能做到吧?”褚曼则抿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之前对ScI的质疑和轻视,在这一刻彻底化为无地自容的羞愧。
其他调查团的成员也纷纷围了过来,看着我们与民警交接案情、准备对凶手进行进一步审讯,脸上满是敬佩。石砚走上前,对着我由衷地说:“之前在典礼上,我们还觉得自己团队挺厉害,现在跟你们一比,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专业。ScI能有今天的口碑,靠的真不是规模,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我对着石砚点了点头,转头示意成员将凶手带到临时审讯室,随后对在场的调查团成员说:“案件还需要进一步审讯,确认是否有同伙或其他隐情,就不招待各位了。”说完,便转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看着我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调查团成员们纷纷散去,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还带着未消的震惊——对他们而言,这一天不仅见识了ScI在典礼上的“炸场”,更亲眼目睹了这支团队在真实案件中的专业与高效,而这,远比任何口号和展示都更有冲击力。
审讯室的门刚关上,办公点的门就被敲响,快递员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走进来:“请问是ScI调查团吗?有你们的快递。”
我接过信封,指尖刚碰到封口,就察觉到里面不是普通信件——硬挺的材质,边缘带着轻微的棱角,更像是一份文件或任务指令。周围的成员也立刻围了过来,韩亮凑上前小声说:“刚结了个案子,不会又有新活了吧?”
我拆开信封,里面果然是一张打印整齐的快递单,收件人一栏清晰写着“ScI调查团”,寄件人信息只标注了“委托方”三个字,没有具体姓名和地址。再往下看,备注栏里只有一行简短的字:“蒙兰市旧电机厂,有未明异常信号,需实地核查。”
我捏着快递单,抬头看向在场的所有ScI成员,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各位,刚结束一桩命案,咱们的新任务,现在开始了。”
话音落下,成员们脸上的疲惫瞬间褪去,眼神里重新燃起专注的光芒——对ScI来说,任务从不会因刚结束的忙碌而暂停,每一份新的委托,都是下一场追寻真相的开始。
【第58章(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