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元年八月,成都平原的暑气尚未消退,中华军三十万大军已如铁壁般合围成都。城外数十里联营连绵,玄色战旗在烈日下猎猎作响,坦克阵列的履带碾压着尘土,炮口直指城头;岷江江面,蒸汽战船的烟囱喷吐着浓烟,封锁了所有水上通道,形成“陆围水断”的绝境。王忠的中军大营设在城北高地,帅帐内悬挂的川蜀地图上,成都已被红色箭头密密麻麻包围,唯有城内那片象征大西政权的黄色区域,仍在做最后的顽抗。
此时的成都城内,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街道上行人绝迹,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唯有大西军的士兵们扛着武器、拖拽着民夫,在街巷间急促奔走。皇城之内,张献忠身着鎏金铠甲,腰间悬挂着镶嵌宝石的佩刀,正焦躁地踱步。他那张黝黑的脸庞因暴怒而扭曲,眼中布满血丝,往日的凶戾之气更添了几分疯狂。
“陛下,中华军已在城外扎营,四门皆被封锁,城外的粮道也被骑兵截断了!”一名亲兵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禀报,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张献忠猛地停下脚步,一脚踹在亲兵胸口,嘶吼道:“慌什么!成都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我有二十万大军,难道还挡不住王忠那厮的乌合之众?”
话虽如此,张献忠心中却早已没了底气。夔门失守、重庆陷落的消息如同巨石压在他心头,孙可望的投降更是让他对麾下将领充满猜忌。他深知中华军的武器装备远胜大西军,那些如同钢铁巨兽的坦克、射程惊人的火炮,绝非传统的刀枪弓箭所能抵挡。但他已是穷途末路,成都一旦失守,他将死无葬身之地,只能选择顽抗到底。
“传我命令!”张献忠咬牙切齿地下令,“即刻起,城内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编入民军,由军将统一管辖!每户出一人,若有违抗者,全家处斩!”
军令一出,城内顿时陷入一片哀嚎。大西军的士兵们手持刀枪,挨家挨户地搜查,将青壮年男子强行拖拽出门。有的百姓试图反抗,当场便被斩杀在街头;有的则哭天抢地,却仍难逃被征召的命运。短短三日之内,张献忠便拼凑出十五万民军,与原本的五万精锐合编,号称二十万大军。
然而,这些民军大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平民,缺乏任何军事训练,手中的武器也只是简陋的锄头、木棍,甚至还有人拿着菜刀、扁担。他们被强行推上城墙,面对城外中华军的严阵以待,脸上满是恐惧与绝望。
“都给我站稳了!”一名大西军将领手持皮鞭,在城墙上抽打着手足无措的民军,“中华军来了就射箭、扔石头,谁敢后退一步,老子现在就宰了他!”
民军们吓得浑身发抖,纷纷缩在城墙垛口后,连头都不敢探出。他们心中清楚,面对中华军的炮火,自己不过是炮灰而已。
为了加固城防,张献忠可谓费尽心思。他下令将城内所有的木料、砖石都运到城墙上,修补破损的城墙,构筑防御工事;在城墙之上,每隔十米便架设一门火炮,虽然这些火炮大多是缴获的老式火炮,射程短、精度低,但张献忠仍寄望于它们能发挥作用;城墙上还布满了弓箭手,密密麻麻的箭矢堆放在一旁,准备随时射击;此外,他还下令在城墙外挖掘了宽达数丈的护城河,灌满了河水,试图阻挡中华军的进攻。
不仅如此,张献忠还在城内各处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火药与箭矢,准备进行长期坚守。他甚至下令将城内的水井全部封存,只留下少数几口供军队使用,试图以此逼迫百姓为其卖命。“中华军残暴不仁,攻破城池后必定烧杀抢掠!”张献忠在城内散布谣言,“唯有拼死抵抗,才能保住性命!”
但这样的谎言早已无人相信。大西军在川蜀多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早已对其恨之入骨。如今中华军兵临城下,军纪严明、善待百姓的消息早已通过潜入城内的细作传遍成都,百姓们纷纷盼望着中华军早日攻克城池,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成都城内的大西军精锐部队,虽然战斗力尚可,但在连续的失败与张献忠的猜忌下,士气早已低落。许多将领深知大势已去,心中萌生了投降的念头,只是碍于张献忠的残暴,不敢轻易表露。
张献忠也察觉到了军中的异动,为了稳定军心,他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他下令在军中设立“督战队”,由自己的亲信统领,凡有敢言投降者、临阵退缩者,一律当场斩杀。每日都有士兵因微小的过错被处死,城墙上挂满了血淋淋的头颅,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成都城。
一日,一名将领因士兵们士气低落,建议张献忠暂缓征召民军,先安抚军心,却被张献忠认定为“通敌叛国”,当即下令将其拖出帐外,凌迟处死。将领的惨叫声传遍皇城,吓得其他将领噤若寒蝉,再也无人敢进言。
与此同时,城外的中华军大营内,王忠正与众将商议攻城策略。“根据细作传回的情报,张献忠已在城内征召了十五万民军,加上原有五万精锐,共计二十万兵力。”王忠指着地图上的成都城,沉声道,“但民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不足为惧。真正的威胁,是那五万精锐部队。此外,张献忠在城墙上部署了大量火炮与弓箭手,还挖掘了护城河,加固了城墙,防御颇为严密。”
李顺起身道:“将军,成都周边皆是平原,适合坦克部队作战。不如我们直接发起总攻,用火炮摧毁城墙,再让坦克开路,步兵跟进,一举攻克成都!”
陈明摇了摇头,道:“不妥。成都城墙高大坚固,且张献忠囤积了大量火药,若强行攻城,我军必定会遭受不小的伤亡。而且,城内有数十万百姓,强行攻城可能会伤及无辜,违背我军安抚民心的宗旨。”
孙可望补充道:“大将军,张献忠如今已是困兽犹斗,手段残暴。城内百姓与士兵皆对其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我等可继续加强策反工作,联络城内的不满将领,等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攻克成都,可事半功倍。”
王忠点了点头,道:“孙将军所言极是。张献忠残暴多疑,早已失尽民心军心,城内必有不少人愿意归顺我军。我们暂且按兵不动,一方面派细作继续潜入城内,联络潜在的投降者,散布我军优待降兵、善待百姓的消息;另一方面,令火炮部队每日对成都城墙进行试探性炮击,消耗敌军的弹药与士气;同时,加强对成都的封锁,断绝其内外联系,让城内的粮草与物资逐渐耗尽。”
“遵令!”众将齐声领命。
随后,中华军开始按计划行动。每日清晨,城外的火炮部队都会对成都城墙进行炮击,炮弹落在城墙上,发出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虽然并未发起猛攻,但每一次炮击都让城内的大西军与百姓心惊胆战。城墙之上的民军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缩在掩体后,不敢露头。
张献忠下令大西军的火炮部队进行反击,但大西军的火炮射程远不及中华军,炮弹大多落在城外的空地上,未能对中华军造成任何伤害。反而,中华军的炮兵很快便锁定了大西军的火炮阵地,几次精准炮击后,大西军的火炮便被摧毁了大半。
封锁方面,李顺率领的骑兵部队日夜巡逻,严密监控着成都城的所有出口,一旦发现有人试图出城,立即射杀。陈明率领的水路大军则牢牢控制着岷江江面,任何船只都无法靠近成都。城内的粮草与物资逐渐短缺,先是普通百姓断了粮,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随后军中的粮草也开始紧张起来。
城内的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诅咒张献忠。许多民军开始想方设法逃跑,有的趁夜从城墙下的排水道爬出,却被城外的中华军骑兵发现;有的则试图伪装成士兵,混入精锐部队,寻找投降的机会。但张献忠的督战队看管严密,逃跑者一旦被抓获,便会被残忍杀害,头颅悬挂在城墙上示众。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试图与城外的中华军取得联系。一名原本是成都府衙文书的百姓,趁乱逃出城外,向中华军提供了城内的详细情况,包括粮草囤积地点、精锐部队的部署、张献忠的行踪等重要情报。王忠对其给予了重赏,并让他带回了大量的安民告示,令其在城内秘密散布。
安民告示上明确写着:“中华军攻克成都后,善待百姓,不掠财物,不杀降兵;凡主动投降者,既往不咎;凡能擒杀张献忠或献城者,重重有赏。”这些告示在城内悄悄流传,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也让不少大西军将领更加动摇。
成都城内的大西军精锐部队中,有一名将领名为艾能奇,与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同为张献忠的养子,勇猛善战,颇有威望。他早已对张献忠的残暴统治不满,如今见中华军势大,心中投降的念头愈发强烈。在收到中华军的策反消息后,艾能奇暗中联络了几名志同道合的将领,商议献城之事。
“张献忠残暴不仁,大势已去,我等若继续跟随他,必死无疑。”艾能奇压低声音,对几名亲信将领说道,“中华军善待降兵,且军纪严明,投靠他们,不失为一条生路。我等可暗中联络城外的中华军,约定时间,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克成都。”
几名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又担心事情败露,遭到张献忠的毒手。“将军,此事需万分谨慎。张献忠的督战队遍布全城,一旦走漏风声,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一名将领担忧地说道。
艾能奇点了点头,道:“此事我自有分寸。我会派心腹之人悄悄出城,与中华军取得联系。在此期间,你等需严守秘密,暗中做好准备,等待我的命令。”
随后,艾能奇派一名心腹趁着夜色,从城墙的一处隐蔽缺口爬出,前往中华军大营联络王忠。王忠得知艾能奇愿意献城的消息后,心中大喜,当即表示同意,并与心腹约定了献城的时间与信号。
然而,此事却被张献忠的一名亲信察觉。原来,张献忠早已对艾能奇等人心存猜忌,暗中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亲信将艾能奇暗中联络中华军的消息禀报给张献忠后,张献忠顿时暴跳如雷。
“反了!反了!连艾能奇这小子也敢背叛我!”张献忠怒吼着,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案几,“传我命令!即刻将艾能奇及其亲信将领全部捉拿归案,凌迟处死!”
当晚,张献忠的亲卫部队突袭了艾能奇的军营,将艾能奇及其亲信将领全部抓获。在皇城之内,张献忠亲自监斩,艾能奇等人被凌迟处死,惨叫声持续了整整一夜,城内的气氛愈发恐怖。
处决了艾能奇等人后,张献忠的猜忌之心更重,他下令将所有将领的家属都软禁在皇城之内,作为人质。同时,他还加大了督战队的力度,在城内大肆搜捕“通敌者”,许多无辜的百姓与士兵都被冤枉杀害,成都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艾能奇的死,让城内原本想要投降的将领们彻底不敢轻举妄动,但也让更多的人对张献忠恨之入骨。大西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士兵们纷纷消极怠工,甚至有人暗中破坏防御工事。
城外的王忠得知艾能奇献城失败、惨遭杀害的消息后,心中颇为惋惜,但也更加坚定了攻克成都的决心。“张献忠残暴至此,天怒人怨,成都城破之日,便是他的死期!”王忠沉声道,“传我命令,加强炮击力度,每日增加炮击次数,给城内敌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同时,令细作继续在城内散布消息,让百姓与士兵们知道,张献忠已是穷途末路,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华军的炮击愈发猛烈,每日数次的炮击让成都城墙的破损越来越严重,大西军的弹药也消耗殆尽。城内的粮草早已断绝,百姓们只能以草根、树皮、甚至人肉为食,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街道上随处可见尸体,瘟疫开始蔓延。
大西军的士兵们也早已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许多士兵甚至连武器都拿不起来。他们看着城外中华军大营中炊烟袅袅,心中充满了羡慕与绝望。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逃跑,虽然成功率极低,但仍有人不惜一切代价,试图逃离这座人间地狱。
张献忠看着城内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疯狂。他知道,成都城已经撑不了多久了,但他仍不愿投降。他下令将城内所有的火药都集中起来,堆放在皇城之内,扬言要在城破之时,点燃火药,与成都城共存亡。
“王忠!你若敢攻破成都,我便让全城百姓为我陪葬!”张献忠站在皇城的城楼上,对着城外的中华军大营嘶吼,声音嘶哑而疯狂。
城外的王忠听到张献忠的嘶吼,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他知道,张献忠已经彻底疯狂,不能再给其任何机会。“传我命令!全军做好总攻准备,三日后,对成都发起总攻!”王忠沉声下令,“务必在张献忠点燃火药之前,攻克成都,解救城内百姓!”
“遵令!”众将齐声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中华军的大营内,士兵们纷纷开始擦拭武器、检查装备,火炮部队将火炮校准了成都城墙的方向,坦克部队启动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步兵部队则整理好行囊,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成都城内,百姓们得知中华军即将发起总攻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他们既盼望着中华军早日攻克城池,又担心在总攻中遭受波及。但他们心中清楚,这是摆脱张献忠残暴统治的唯一机会,只能默默祈祷中华军能够顺利进城。
大西军的士兵们则大多陷入了绝望,他们知道,面对中华军的强大攻势,自己根本无法抵挡。许多士兵开始盘算着如何在城破之时投降,保住自己的性命。
八月中旬,成都平原的天空格外阴沉,一场决定川蜀命运的最终决战即将爆发。中华军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只待王忠一声令下,便会如同潮水般涌向成都城。而成都城内,张献忠仍在做最后的顽抗,他的疯狂与残暴,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城墙上,民军们缩在垛口后,眼神空洞地望着城外;街道上,饿死的百姓尸体无人掩埋;皇城内,张献忠手持佩刀,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眼中充满了疯狂与绝望。成都城,这座承载着川蜀百年兴衰的古城,即将迎来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华军的铁蹄,即将踏破城门,终结张献忠的残暴统治,为川蜀大地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