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二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南京城内本该是张灯结彩、人声鼎沸的景象,却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恐慌笼罩。中华军四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指江南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南京城的上空,打破了南明政权醉生梦死的虚假和平。
皇城之内,弘光帝朱由崧正搂着宠妃在宫中赏灯饮酒,听闻中华军南征的消息后,手中的酒碗“哐当”一声摔落在地,酒水溅湿了龙袍。他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醉态,声音带着哭腔问道:“这……这是真的?中华军真的打过来了?”
传信的太监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陛下,千真万确!中华军已攻克河南商丘,正朝着徐州方向推进,沿途各州府望风披靡,恐怕不出一月,便要兵临长江!”
“完了!全完了!”弘光帝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抱头,嚎啕大哭,“朕才当了几个月的皇帝,还没享够福,怎么就要亡国了?马爱卿!阮爱卿!快传他们来见朕!”
此时的马士英正在府中与阮大铖商议如何搜刮民脂民膏,听闻皇帝急召,两人连忙赶往皇城。见到弘光帝痛哭流涕的模样,马士英心中也是一惊,但他毕竟老奸巨猾,很快便镇定下来,上前安慰道:“陛下息怒,中华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我南明尚有四十万大军,长江天堑更是天然屏障,只要我们坚守长江防线,定能阻挡中华军南下!”
阮大铖也连忙附和:“马大人所言极是!中华军远道而来,水土不服,且不熟悉江南地形。只要我们调兵遣将,严守长江,中华军必难渡江。陛下不必过于担忧,安心享乐便是。”
弘光帝闻言,停止了哭泣,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真的能守住?马爱卿,阮爱卿,你们可一定要救救朕!只要能保住朕的皇位,你们想要什么,朕都给你们!”
马士英心中暗喜,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早已想好对策。长江乃是江南的门户,只要我们在长江沿线布下重兵,再配合水师防守,中华军插翅也难飞过。臣建议,任命靖南伯黄得功为镇江总兵,率领十万大军驻守镇江;广昌伯刘良佐为芜湖总兵,率领十万大军驻守芜湖;兴平伯高杰为扬州总兵,率领十万大军驻守扬州。这三镇互为犄角,构成长江防线的核心,再令水师派遣二十艘战船驻守长江江面,配合陆军防守,定能万无一失!”
阮大铖也补充道:“马大人的部署极为精妙!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位将军都是我南明的栋梁之才,手握重兵,且熟悉江南地形,由他们驻守长江防线,定能阻挡中华军的进攻。此外,还可令史可法在扬州协助高杰,加强扬州的防御力量。”
弘光帝闻言,连连点头:“好!就依马爱卿所言!传朕旨意,任命黄得功为镇江总兵,刘良佐为芜湖总兵,高杰为扬州总兵,各率十万大军驻守防线,务必死守长江!另令水师都督郑鸿逵率领二十艘战船,驻守长江江面,配合陆军作战!史可法仍留扬州督师,协助高杰防御!”
旨意一下,南京城内顿时忙碌起来。马士英立即下令兵部调兵遣将,筹集粮草物资,支援长江防线。然而,南明政权的腐败早已深入骨髓,调兵令下达后,各地将领阳奉阴违,粮草物资的筹集更是困难重重。
驻守庐州的黄得功接到旨意后,心中满是不满。他深知高杰、刘良佐二人骄横跋扈,与自己矛盾极深,如今三人同守长江防线,互不信任,根本无法协同作战。但君命难违,他只能率领十万大军,缓缓向镇江进发。
黄得功出身行伍,为人正直,军纪严明,是南明将领中少有的能征善战之人。但他性格孤傲,不屑与高杰、刘良佐之流为伍。早年,高杰曾背叛李自成,投靠南明,却因抢夺地盘与黄得功发生冲突,甚至派人暗杀黄得功,两人因此结下血海深仇。如今,弘光帝却让他们三人共同防守长江防线,黄得功心中明白,这样的部署,无异于自寻死路。
“将军,高杰、刘良佐与将军素有嫌隙,如今同守长江,恐怕难以配合。不如上书陛下,请求更换将领?”副将吴良建议道。
黄得功长叹一声:“陛下昏庸,马士英、阮大铖专权,上书也是无用。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守住镇江便是。至于高杰、刘良佐,他们若不来招惹我,我也懒得理会他们。但若他们敢在背后捅刀子,我黄得功也不是好惹的!”
与此同时,驻守寿州的刘良佐接到旨意后,却是另一番态度。他深知中华军的强大,心中早已萌生退意,但又不敢违抗圣旨,只能硬着头皮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芜湖。刘良佐贪婪好色,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他的部队大多是临时招募的流民,缺乏训练,装备简陋,士气低落。
“将军,中华军兵精粮足,武器先进,我们这点兵力,恐怕难以守住芜湖。不如早做打算,留一条后路?”心腹将领张彪低声说道。
刘良佐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沉声道:“此事不可声张!如今圣旨已下,只能先前往芜湖。若中华军真的打过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再跑也不迟。反正马士英、阮大铖只知搜刮民财,根本不会真心抗敌,我们也不必为他们卖命。”
驻守徐州的高杰接到旨意后,更是暴跳如雷。他本想在徐州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肆意掠夺百姓财物,如今却要被调往扬州防守长江,心中极为不满。高杰是南明藩镇将领中最为骄横跋扈的一个,他的部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对其恨之入骨。
“马士英这个老东西!竟然敢调老子去扬州送死!”高杰一脚踹翻案几,嘶吼道,“中华军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一群乱臣贼子!老子在徐州过得好好的,凭什么要去扬州防守?”
谋士王怀建议道:“将军息怒。扬州乃是江南重镇,富庶之地,若能占据扬州,日后的好处更是无穷。如今中华军来势汹汹,我们正好可以借着防守扬州的名义,扩充兵力,搜刮民财。至于防守之事,有史可法那个书呆子在,我们根本不用操心。”
高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说得好!扬州城富得流油,正好可以让老子好好捞一笔。至于中华军,等他们打到扬州再说。史可法不是想中兴大明吗?就让他去跟中华军拼命好了!”
随后,高杰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扬州进发。沿途之上,他的部队依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纷纷四散奔逃,怨声载道。
史可法在扬州得知中华军南征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他多次上书弘光帝,请求整顿朝纲,统一军事指挥,加强长江防线的防御,但弘光帝根本不予理会,马士英、阮大铖更是从中作梗,将他的上书束之高阁。如今,高杰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扬州,史可法深知高杰的为人,心中更是担忧。
“将军,高杰骄横跋扈,其部队军纪败坏,如今驻守扬州,恐怕会给扬州百姓带来灾难。不如上书陛下,请求将高杰调往他处?”参军阎应元说道。
史可法长叹一声:“如今陛下昏庸,朝政被马士英、阮大铖把持,上书也是无用。只能希望高杰能够以大局为重,暂时放下个人恩怨,共同抵御中华军。我们当务之急,是整顿扬州的防御,筹集粮草物资,训练士兵,做好应对中华军进攻的准备。”
随后,史可法开始积极筹备防御。他下令加固扬州城墙,挖掘护城河,在城外布置防御工事;同时,他积极筹集粮草物资,安抚百姓,招募青壮年参军,扩充军队规模。然而,高杰的到来,却打乱了他的部署。
高杰率领大军抵达扬州城外后,根本不听从史可法的指挥,反而要求史可法将扬州城的控制权交给自己。“史大人,如今我奉陛下之命驻守扬州,扬州城的防御之事,自然该由我做主。你只需负责筹集粮草物资,其余之事,不必多管!”高杰傲慢地说道。
史可法强忍怒火,说道:“高将军,如今中华军即将兵临城下,扬州城的安危关乎江南的存亡。我们应当同心协力,共同御敌,切不可争权夺利。扬州城的防御部署,我已初步拟定,还请高将军配合。”
“配合?”高杰冷笑一声,“史大人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督师,凭什么指挥我?告诉你,扬州城现在我说了算!我的部队需要粮草,需要军饷,你尽快筹集,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说完,高杰便率领部队强行入城,占据了扬州城内的富庶之地,开始肆意掠夺百姓财物,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扬州城内的百姓们刚刚看到一丝抵御中华军的希望,便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史可法看着高杰部队的所作所为,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悲愤。他多次出面制止,但高杰根本不予理会,甚至派人威胁史可法。史可法深知,以高杰的所作所为,扬州城根本无法守住。他只能无奈地叹息,心中暗暗祈祷中华军能够早日攻克扬州,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与此同时,南明水师都督郑鸿逵率领二十艘战船,抵达长江江面,开始布置防御。然而,南明水师的战船大多是老旧的木质战船,装备简陋,只有少量的火炮,根本无法与中华军的海军相抗衡。郑鸿逵深知自己的部队战斗力低下,心中早已萌生退意,只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根本没有真心防御。
“都督,中华军的海军战船配备了先进的火炮与机枪,战斗力极强,我们这点兵力,恐怕难以抵挡。不如早做打算,留一条后路?”副将郑彩建议道。
郑鸿逵点了点头,沉声道:“我自然知道。如今朝廷腐败,将领们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协同抗敌。我们只需在长江江面做做样子,若中华军真的打过来,我们便率军撤退,保住性命要紧。至于长江防线,有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人防守,与我们无关。”
就这样,南明的长江防线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漏洞百出。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人各自为战,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敌视;史可法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水师部队更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防御的决心。
而此时的南明朝堂,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弘光帝得知长江防线已经布置完毕后,心中的恐慌顿时烟消云散,再次沉浸在酒色之中。马士英、阮大铖则继续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根本不管长江防线的安危。
“陛下,长江防线已布置完毕,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位将军驻守镇江、芜湖、扬州,水师战船驻守江面,中华军必难渡江。陛下可以安心享乐了!”马士英谄媚地说道。
弘光帝哈哈大笑,搂着美女说道:“马爱卿果然能干!有马爱卿在,朕何愁天下不定?来人,再奏乐,再献舞!”
殿内的歌舞再次响起,弘光帝的笑声与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南京城的上空。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所依赖的长江防线,早已是形同虚设,中华军的大军正在稳步推进,不久之后,便会兵临长江,将他的美梦彻底击碎。
此时的中华军南征大军,已抵达徐州城外。赵锐率领中路主力部队,与李刚、陈明等将领汇合,开始准备进攻徐州。徐州是南明北方的重镇,也是长江防线的重要屏障,拿下徐州,便可打开通往江南的门户。
赵锐站在徐州城外的高地上,望着远处的城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诸位将军,徐州城防坚固,高杰的部队虽然骄横跋扈,但兵力雄厚,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赵锐沉声道,“李刚将军,你率领五万大军,从城西进攻;陈明将军,你率领五万大军,从城东进攻;本将军率领中路主力,从城南正面进攻。三面夹击,定能一举攻克徐州!”
“遵令!”李刚、陈明齐声领命。
随后,中华军开始布置进攻阵型。炮兵部队架起后膛炮,对准徐州城墙;坦克部队排列在阵前,做好了冲锋的准备;步兵部队则分成三路,分别向城西、城东、城南进发。
徐州城内的高杰得知中华军兵临城下后,顿时慌了手脚。他之前虽然口出狂言,但心中深知中华军的强大。如今中华军三路大军围城,徐州城已是危在旦夕。
“快!快加固城防!让士兵们都上城墙防守!”高杰嘶吼着下令,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的部队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是临时招募的流民,缺乏训练,根本没有战斗力。面对中华军的强大攻势,士兵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想要逃跑。
史可法在扬州得知中华军进攻徐州的消息后,心中更加焦急。他深知,徐州是长江防线的重要屏障,一旦徐州失守,长江防线便会门户大开,中华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指南京。他再次上书弘光帝,请求派遣援军支援徐州,同时下令高杰坚守徐州,不得后退。
然而,弘光帝根本不理会史可法的上书,依旧在宫中饮酒作乐;马士英、阮大铖则认为徐州失守与自己无关,根本没有派遣援军的打算。高杰得知朝廷不会派遣援军后,心中更加绝望,开始暗中筹划逃跑之事。
中华军的进攻即将开始,徐州城的上空笼罩着一层死亡的阴影。而此时的长江防线,依旧是矛盾重重,南明的将领们各自为战,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一场决定江南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徐州城外爆发,而南明政权的命运,也将在这场大战中走向终结。
长江江面之上,郑鸿逵率领的水师战船依旧在漫无目的地巡逻。船夫们懒洋洋地划着船桨,士兵们则躲在船舱里喝酒打牌,根本没有防御的意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华军的海军舰队已经渡过黄海,正在朝着崇明岛的方向进发,不久之后,便会驶入长江,与陆军形成夹击之势,彻底突破南明的长江防线。
江南大地的百姓们,早已对南明政权失望透顶。他们纷纷盼望着中华军能够早日到来,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不少百姓甚至自发地组织起来,为中华军传递情报,指引道路,等待着中华军的到来。
华兴二年正月二十,中华军对徐州城发起了总攻。后膛炮发出震天的怒吼,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徐州城墙;坦克部队轰鸣着冲锋,碾压着城外的防御工事;步兵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朝着城墙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徐州城的防御瞬间崩溃,高杰率领残余部队仓皇逃窜,徐州城被中华军顺利攻克。
徐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南京,弘光帝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他连忙召集马士英、阮大铖商议对策,却依旧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办法。马士英只能再次安慰弘光帝,声称长江防线依旧坚固,中华军难以渡江。
然而,此时的长江防线,已经是危在旦夕。中华军攻克徐州后,继续向南推进,直指扬州、镇江、芜湖等地。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人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合力,面对中华军的强大攻势,只能节节败退。
史可法在扬州得知徐州失守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南明政权已经无可救药,江南大地即将迎来新的统治者。他只能率领少量亲信部队,坚守扬州城,做最后的抵抗,希望能够为江南百姓争取一丝喘息的机会。
长江防线的崩溃已成定局,南明政权的末日即将到来。中华军的大军如同滚滚洪流,势不可挡,正在一步步逼近南京。江南大地,这片富庶而美丽的土地,即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