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十七岁,已是雷霆战队最年轻的机械师,被誉为机甲设计的天才少年。
全国机甲大赛决赛前夜,他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完美的设计——“银翼”的升级版。
他兴奋地找到安睿宇,战队的首席机械师,也是战队老板的儿子。
“安哥,你看这个设计!如果我们调整动力传输比例,再加强关节承重,银翼的反应速度能提升23%!”季凛激动地展示着自己的设计图。
安睿宇——那个出身豪门、总是穿着定制西装的富二代——仔细看了设计图,眼中闪过一丝季凛当时未能察觉的嫉妒。
“很不错,季凛。把设计图留给我,我需要仔细研究一下。”
季凛毫无防备地交出了自己的心血。
第二天决赛,当安睿宇设计的机甲“雷霆之子”登场时,季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台机甲的核心设计几乎完全复制了他的创意,只做了些许无关紧要的修改。
雷霆之子大放异彩,轻松击败对手。
安睿宇被媒体团团围住,被誉为新一代机甲设计天才。
季凛冲进后台休息室,愤怒地质问安睿宇:“你为什么偷我的设计?”
安睿宇只是冷笑一声:“谁看到了?你有证据吗?别忘了,你只是个孤儿院出来的穷小子,而我父亲是战队老板。”
当季凛威胁要公开真相时,安睿宇的眼神变得阴冷。
比赛结束后不久,一则消息震惊机甲界:天才机械师季凛因在比赛中使用违禁技术被永久禁赛。
无论季凛如何辩解,没有人相信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而不是战队的继承人。
他失去了一切——荣誉、前途、梦想。
但最残酷的惩罚还在后面。
那个雨夜,季凛试图收集最后一点证据去找联赛委员会申诉。
在回住所的路上,几个黑影在后巷堵住了他。
“老板说了,给你点教训,让你学会闭嘴。”带头的人冷笑道。
季凛被按在湿冷的墙上,拳头如雨点般落下。
他拼命挣扎,直到一只粗壮的手固定住他的头。
安睿宇从阴影中走出来,一如既往地衣着光鲜,与这肮脏的后巷格格不入。
“季凛啊季凛,你为什么就是不懂呢?”安睿宇叹息道,仿佛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有些人生来就在天上,有些人生来就在泥里。你偏偏要跳起来弄脏别人的衣服。”
他示意手下人按住季凛,然后亲自走上前。
季凛看到对方手中闪着寒光的金属器械。
“你要干什么?放开我!”
挣扎无济于事。
一阵难以形容的剧痛从右眼传来,季凛的惨叫声被雨声和巷子的墙壁吞噬。
“记住这个教训,季凛。”安睿宇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再看不该看的东西,下次就不只是一只眼睛了。”
医院里,医生告诉他右眼彻底损坏,只能安装义眼。
战队迅速与他解约,没有任何调查,没有任何声援。
一夜之间,他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行业里的污点人物。
----
镜子里,季凛的左手无意识地抚上右眼。
冰冷的机械感透过指尖传来,与左眼的湿润温暖截然不同。
电视里传来解说员激动的声音:“安睿宇机械师设计的‘雷霆战神’为我们展示了新一代机甲技术的巅峰!”
季凛关上洗手间的灯,走回工作台。
他拿起那个刚刚修好的机甲小卫士“小雷”,轻声说:“至少还有你不会怕我,对吧?”
小雷的蓝色光眼闪烁了两下,发出机械但温暖的声音:“小雷永远信任指挥官!”
季凛露出了笑容,将小雷放回原位。
---
季凛从雷霆战队离职后的日子,像是从云端坠入泥泞。
那段被诬陷、被禁赛、甚至失去右眼的经历,几乎将他彻底击垮。
有整整三个月,他躲在租来的小房间里,拉紧窗帘,拒绝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存款一点点减少,直到房东敲门催租的那天,季凛才意识到,他必须重新站起来。
然而,机甲设计领域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安睿宇的影响力遍布行业,没有一家战队或大型机械公司愿意雇佣一个“有污点”的机械师。
最终,季凛在城市的另一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名为“微光”的小型机器人研发公司做技术员。
公司只有十几名员工,主要业务是维修和改造家用机器人,与光彩夺目的机甲界相隔千里。
“微光”的老板是个中年谢顶的老好人,看过季凛的简历后只是叹了口气:“年轻人,谁没有走过弯路呢?我这里活不多,工资也不高,但你若愿意,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季凛低头道谢,藏起眼中的感激。
工资确实不高,仅够支付房租和基本生活开销。
但每个月的15号,当工资到账的提示音响起,季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慈善捐助网站。
“阳光孤儿院—300信用点”
“希望残疾人中心—200信用点”
这些数字几乎占了他工资的一半。
财务部的同事偶然发现后忍不住问:“季凛,你自己都过得这么紧巴,为什么还要捐这么多?”
季凛只是摇摇头:“有人比我更需要。”
他没有解释,那是他长大的孤儿院,在他最无助时给过他庇护;
他也没有说,那只义眼的费用曾经让残疾人中心减免了大半。
有些恩情,刻在骨子里,永远不忘。
于是季凛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住在铁皮屋,吃最便宜的营养剂,穿同事淘汰的旧衣服,唯一的奢侈是去废弃场“淘金”,捡回那些被遗弃的机械,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
---
十二月的城市开始降温,街道两旁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今天是发薪日,季凛照例完成了捐款,然后提前一小时下班——这是他在“微光”工作半年来的第一次早退。
城市的中心广场上,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广告:“蓝鲸合奏团全球巡演·最终站”。
画面中,那些身着银蓝相间礼服的音乐家们正在调试手中的乐器,那些乐器闪烁着金属光泽,却是精致而复杂的机械装置。
蓝鲸合奏团,机械音乐界的传奇。
他们不使用传统乐器,而是将精密机械与音乐完美结合,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季凛少年时代曾梦想过亲眼观看他们的演出,但票价对于孤儿院出身的他来说,一直是天文数字。
如今,他依然买不起票。
音乐会晚上七点开始,六点半时,歌剧院外已经人群熙攘。
衣着光鲜的观众们手持门票,谈笑风生地步入大厅。
季凛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远远望着这一切。
他最终绕到歌剧院侧面,找到了一处不起眼的角落,紧贴着建筑的玻璃幕墙。
从这里,他能看到大厅内的一角,金色的灯光,涌动的人潮,以及远处舞台上已经准备就绪的机械乐器。
七点整,灯光暗下。
隔着厚厚的玻璃,季凛听不到任何声音。
但他闭上眼睛,能想象出那首着名的开场曲《机械黎明》的旋律——精密齿轮开始转动,气泵有节奏地释放,金属琴锤敲击着特制的音管,创造出一种既工业又空灵的音乐。
雪,不知何时开始下了。
初时只是零星雪花,渐渐变得密集起来。
洁白的雪花落在季凛的头发、肩膀和旧外套上,融化后浸湿了衣料,带来刺骨的寒冷。
但他仿佛没有察觉,依然闭着眼,沉浸在自己想象的音乐世界中。
路过的人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个浑身是雪,闭眼站在玻璃墙外的男人在做什么?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掩嘴轻笑,但季凛全然不觉。
在他的世界里,正回荡着壮丽的机械交响乐。
那音乐让他想起了自己还是少年时第一次接触机甲设计的激动,想起了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时刻,想起了那些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如同被赋予生命般的奇迹感。
一滴水从季凛的发梢滑落,沿着脸颊流下,像是眼泪,却带着雪水的冰凉。
当他终于睁开眼时,音乐会已接近尾声。
透过模糊的玻璃,他看到观众全体起立,掌声雷动——虽然这掌声他听不见,但他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与感动。
人群开始疏散,季凛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乎冻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