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流逝,藏经阁顶楼,油灯的光芒将吴升的身影拉长,投在布满经卷的书架上。
窗外,最后一抹晚霞早已褪去,深蓝色的天幕上,星辰开始零星闪烁。
吴升轻轻合上手中那本暗金色封皮的《大慈悲杖》残卷,闭上双眼,他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仿佛化作了一尊沉思的雕像。
两个小时的潜心阅读与推演,凭借各种天赋带来的强大记忆能力,以及自身深厚无比的武学功底和对阵法的深刻理解。
他已将这本玄奥晦涩的功法内容,完完整整、分毫不差地烙印在了脑海深处,并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解析。
“果然非同凡响。”吴升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凝重的光芒。
“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修复完善,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他心中已有判断。
这并非他妄自菲薄,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了此功法的博大精深与修缮工作的极端复杂性。
然而这两个小时的研读,也并非全无收获。
至少,他已经弄清楚了一个最根本、也最关键的问题。
“属性。”吴升低声自语,吐出了这两个字。
功法,根据其力量的本源与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别:
其一,为无属性功法。
这类功法,最为常见,也最为基础。
它们并不刻意去引动或融合天地间的某种特定能量,如火焰、寒冰、雷霆等,而是纯粹地运用武者自身修炼出来的本源力量。
无论是最初级的内息、后天凝聚的炁体,还是更高层次的元罡。
将其以特定的方式运转、压缩、爆发出去,形成强大的攻击或防御效果。
若将武者的本源力量比作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那么无属性功法,便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直接从江河中取水,或将其塑造成锋利的水刃,或将其凝聚成厚重的水盾,讲究的是对水本身的极致掌控与运用。
力量精纯,直接,但缺乏外在的属性加持。
其二,便是有属性功法。
这类功法,品阶往往更高,威力也更为诡异莫测、浩大磅礴。
它们的核心,在于融合二字,乃是将特定的阵法奥义,完美地融入到功法的运行脉络之中!
阵法,是沟通天地、引动自然伟力的桥梁。
而有属性功法,便是要在武者体内,构筑出一座微缩的、与功法特性相匹配的内在阵法!
当武者运转功法时,不仅会调动自身的本源力量,更会通过这内在阵法,共鸣、汲取天地间对应的属性能量,将其与自身力量融为一体,再轰击而出!
譬如雷法,便是在体内构筑引雷阵,招来九天雷霆,融入元罡,化作毁灭性的雷光!
如同在江河之水中,灌注了狂暴的天雷,使其兼具水的绵长与雷的暴烈!
再如火法,便是凝练聚火阵,引动地心真火或太阳精火,让元罡化作焚尽万物的烈焰!
如同将河水煮沸,再附加上可怕的高温与灼烧特性!
而眼前的这本《大慈悲杖》……吴升的目光,再次落回手中的残卷上,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它所追求、所试图融合的属性,并非单一的某种元素,而是土木!土与木的融合!”
吴升心如明镜。
土,厚重、承载、防御、孕育万物。
木,生机、生长、柔韧、生生不息。
土木相合,便是厚德载物与生生不息的完美结合!
这与佛门讲究的慈悲为怀、度化众生的理念,高度契合!
此杖法,恐怕并非一味追求杀戮与破坏,更重在镇压、困缚、化解乃至点化!
一杖出,如大地般不可撼动,又如春木般生机不绝,让对手陷入绵绵不绝的慈悲之力中,最终放下屠刀,或被度化,或被镇压!
“好一个《大慈悲杖》!立意高远,意境深邃!”
吴升忍不住在心中赞了一声。
这绝非寻常的打打杀杀的功法,而是蕴含着佛门至高智慧的神通!
那么,问题来了。
要修缮这样一门功法,首先要确定的,便是其核心的土木融合阵法,究竟该是何种模样?
该以怎样的方式,将土的厚重与木的生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吴升闭上眼,脑海中如同翻书一般,飞速闪过自己所学习、掌握的无数阵法图谱与原理。
地载阵、厚土阵、不动如山阵……这些是偏向土属性的阵法,大多强调防御、稳固、承载。
长春阵、生生造化阵、乙木回春阵……这些是偏向木属性的阵法,侧重于恢复、生长、循环。
甚至,还有一些尝试将土木结合的阵法。
如沃土生春阵、大地回春阵等,试图模拟春天大地复苏、草木生长的景象。
然而……
吴升在仔细推演了这些阵法与《大慈悲杖》功法的契合度后,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不对……”
“感觉……”
“还是差了点意思。”他喃喃自语。
这些现成的阵法,固然玄妙,但总觉得……有些匠气太重,有些刻意了。
它们是前人根据对天地的理解,人为设计出来的模型。
虽然有效,但似乎缺少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灵性?
尤其是对于《大慈悲杖》这种立意高远,强调慈悲、自然、度化的佛门神通而言,强行套用一个现成的、或许是为了战斗或其他目的而创造的阵法,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像是给一位得道高僧披上了一件匠气十足的华丽铠甲,虽然威武,却失了那份返璞归真的禅意。
思索了良久之后……
吴升缓缓地将手中的《大慈悲杖》残卷,轻轻地放回了那张紫檀木案几之上。
动作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他站起身,踱步走到了藏经阁的窗边。
推开窗户,一股带着山间草木清香和夜晚凉意的微风,迎面吹来,拂动了他额前的发丝。
窗外,月色如水,静静地洒落在下方连绵起伏的山峦与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上。
远山如黛,近树含烟,一切都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之中。
五岭山脉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厚重而沉稳。
山间的林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勃勃生机。
看着眼前这片浩瀚而和谐的自然景象,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般,猛地击中了吴升的心神。
“是啊,我为何要执着于从故纸堆里,从前人的智慧中,去寻找一个现成的阵法呢?”
吴升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仿佛有两颗星辰在他眼底点燃!
“这天地……这自然……本身,不就是一座最宏大、最完美、最契合土木真意的阵法吗?!”
“土!这连绵的山峦,这厚重的大地!它承载万物,默默付出,不正是厚德载物的最佳诠释吗?”
“木!这漫山遍野的林木,这生生不息的植被!”
“它们从泥土中汲取养分,顽强生长,春去秋来,轮回不止,不正是生机勃勃的完美体现吗?”
“而这五岭大法寺,坐落于此山之中,与这片山水林木朝夕相处,呼吸与共。”
“他们所创的功法,所追求的慈悲与自然,其根源,必然就深藏于这片他们所守护的天地之间啊!”
“我不应该是拿别人凝聚出来的阵法,生硬地融入到此《大慈悲杖》中。”
“那是嫁接,是拼凑,绝非此功法的本意,也绝非这一处寺庙的本身!”
吴升越想,思路越清晰,眼神越发明亮,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充斥了他的全身。
“我要做的是读懂这片天地,是去感悟这五岭山脉的地脉走向,去体会这山间林木的生机流转。”
“将这天地自然的最本真的流向与韵律,先行解读出来,将其编写成一座独属于此地、独属于此功法的、浑然天成的自然阵法!”
“然后,再将这座源自自然的阵法,与《大慈悲杖》的功法内核进行完美的融合,如此,方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让此功法焕发出它本该有的光彩,这,才是真正的修缮,而非简单的修补!”
这一刻,吴升站在窗前,仰望着星空,俯瞰着山林,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
他的这种思路,已然跳出了寻常阵法师和功法修缮者的窠臼,上升到了一个更为玄妙、也更贴近大道本源的层次!
不得不说,拥有各种等顶级天赋加持,经历了无数次历练与高位磨砺的吴升,其悟性与智慧,早已达到了一种堪称变态的高度。
往往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洞察到最本质的规律!
想到便做。
吴升没有丝毫犹豫,轻轻合上窗户,转身便离开了藏经阁顶楼。
他并未惊动任何人,如同一道幽影般,悄无声息地下了楼,走出了藏经阁,融入了寺外的沉沉夜色之中。
他要亲身体验,亲身感悟这五岭山脉的呼吸与脉搏!
作为一名真正的阵法师,吴升深知,所谓阵法,其本质,便是解读并利用天地自然中本就存在的规则与能量流向。
高阶的阵法师,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地设计图案,而是要像最敏锐的猎人一样,去观察、去倾听、去理解脚下的大地、头顶的星空、周围的山川河流、草木虫鱼所构成的那个庞大而精密的自然系统。
他漫步在五岭大法寺周围的山道上,并未施展任何身法,只是如同一个最普通的夜行者。
但他的感官,却已提升到了极致。
神识蔓延开来,细致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他能听到脚下大地深处,那沉稳而有力的地脉搏动。
一股股浑厚、精纯的土属性元气,如同血液般,沿着某种玄奥的脉络,在山体之中缓缓流淌、循环。
这便是土的力量,厚重、承载、滋养万物!
他能看到周围的林木、花草,在月光下微微呼吸,吞吐着天地灵气。
一丝丝充满生机的木属性元气,从它们的枝叶、根系中散发出来,与空气中的灵气交融,形成一种欣欣向荣、循环不息的场域。
这便是木的力量,生长、柔韧、充满活力!
他抬头仰望星空,观察着星辰的方位与轨迹。
星辰之力,虽然缥缈,却也是影响着大地气场、能量流向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某些与土、木相关的星宿。
它们的光芒洒落在这片山峦之上,似乎也在温柔的引导、增强着此地的土木之气!
吴升的心神,彻底沉浸在了这种与天地自然的深度交流之中。
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份,甚至忘记了自己来到此地的目的。
他只是纯粹地去感受、去理解、去记忆这片天地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细节。
所有被他神识捕捉到的地脉流向、草木生机波动、星辰光辉的轨迹……
一切的一切,都如同最精密的图谱般,被他清晰地烙印在了脑海之中,并开始自动地进行整合、推演。
“原来……如此……”吴升心中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他越发理解,为何那位二品神意境的玄苦大师,耗费十年光阴也未能竟全功了。
修缮这样一门功法,需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实在是太过庞杂了!
首先,需要有极高的武学造诣,能理解功法本身的运行原理和发力技巧。
其次,需要有极深的阵法修为,能解读自然,并将其阵法化。
再次,还需要有丰富的功法修缮经验,懂得如何将阵法与功法完美融合,而不产生排斥!
这三样,单独拿出一样,想要精通,或许对于天才而言,并不算难事。
但若要将这三样同时精通,并且融会贯通,运用到同一件事情上……
那难度,简直是呈几何级数飙升!
堪称凤毛麟角!
而吴升,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怪物!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独步于这条艰难的道路上!
在这感悟天地的过程中,吴升的心境也变得格外的宁静与祥和。
他独自漫步在山野之间,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
夜风拂面,带来草木的清香。
虫鸣唧唧,更添山间幽静。
这种远离尘嚣、与自然独处的感觉,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与自在。
仿佛暂时抛开了所有的身份、责任与谋划,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
他甚至有了些许关于人生、关于修行的感悟。
力量的追求,或许并非只有不断的争斗与攀升,有时,停下脚步,静心感受这天地的浩渺与和谐,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力量的源泉。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或许这《大慈悲杖》所蕴含的慈悲与自然,对他自身的武道,也是一种难得的补充与启迪。
途中,他也遇到了几队正在巡夜的武僧。
这些武僧看到吴升,先是一愣,随即认出他是住持的贵客,纷纷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
吴升也总是停下脚步,微笑着点头还礼,态度温和,并无丝毫架子。
双方并无多言,一种默契的尊重在夜色中流淌。
武僧们继续巡夜,吴升继续他的夜游,各自安好。
这让吴升对五岭大法寺的印象更好了几分,此寺僧众,确有清净向佛之风。
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的微光开始驱散夜色,吴升才缓缓停下了脚步。
他站在一处较高的山崖上,回望着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五岭大法寺,眼中已有了清晰的规划。
清晨,吴升回到了寺内,直接去见了玄善大师。
禅房内,玄善大师刚刚做完早课,见到吴升前来,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阿弥陀佛。吴施主昨夜休息得可好?”
吴升拱手道:“有劳大师挂心。”
“晚辈昨夜翻阅功法,略有所得,但深感此事非一日之功,需细细揣摩,尤其是需切身感悟贵寺周遭天地之气韵,方能寻得修缮之正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晚辈今日需暂时离开贵寺一趟,前往处理一件早已约定的要事。预计需几日功夫。”
“待此事了结后,晚辈定会即刻返回贵寺,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争取早日为贵寺完成这《大慈悲杖》的修缮工作。”
玄善大师闻言,脸上并无丝毫不悦或急切,反而露出理解的神色,颔首道:“善哉。”
“施主有要事在身,自当以要事为重。”
“功法修缮,关乎本寺传承,固然重要,但也急不在一时。”
“老衲与全寺上下,在此静候施主佳音便可,一切,但凭施主安排。”
这位高僧的通情达理与信任,让吴升心中颇为受用,他再次郑重行礼:“多谢大师体谅,晚辈定不负所托。”
告辞了玄善大师,吴升并未多做停留,径直离开了五岭大法寺。
他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下山的晨雾之中。
站在山门处,遥望着吴升离去的方向,玄善大师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不易察觉的惊叹。
他能感觉到,这位年轻的施主身上,有着一种远超其年龄的沉稳与深不可测的智慧。
或许……先师兄玄苦的遗愿,真的能在此子手中得以实现吧。
而此刻的吴升,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计划。
先去剑冢,陪同师妹,确保其安全,并借此机会,观察一下北疆各方势力的动向。
然后立刻返回五岭大法寺,闭关潜修,结合昨夜所悟,全力推演那独属于此地的自然阵法,并将其与《大慈悲杖》融合,直到观星阁提升地位后,他便可以开始闭关,正式突破四品境了!
计划总是在微妙变化,但方向总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