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的天刚亮,徐盈娘就把家里的香炉擦得锃亮,又摆上蜜橘、糕点,对着堂屋的神像拜了拜:“今天是迎神的日子,得让神仙保佑咱一家平安顺遂。”
麦大江也跟着拜了拜,笑着说:“有神仙保佑,再加上咱自己努力,日子肯定越来越好。”注1
接着就是云芽和麦阿福都拜一拜。
拜完神,一家人吃完饭,徐盈娘就翻出了年前买的布料,打算将云料子裁剪出来。
她把布铺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拿着尺子量来量去,嘴里还念叨着:“小冬的夏衣要宽松点,方便在军营里练武;芽儿的要收点腰,显得精神;阿福的得留长点,明年还能穿,大江的衣裳和我的衣裳就按照以往的来,正好这些料子剪下的碎布还能缝几双袜子和鞋面。”
云芽也凑过来帮忙,帮着徐盈娘理布、画线、递针线。
徐盈娘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着布,很快,一件件衣裳的雏形就出来了。
麦阿福趴在桌边,看着徐盈娘动作流畅的剪布,好奇地问:“娘,我的新衣裳什么时候能做好?我好想现在就穿上试一试啊,娘,你给我的衣裳做的好看点呗,我想要上边绣小鸟的。”
徐盈娘笑着刮了下他的鼻子:“好好好,再过两天就能做好,保证好看。”
麦大江坐在旁边,看着云芽给徐盈娘打下手,一会儿递剪刀,一会儿帮着抻布,麦阿福一会一个问题,一会一个问问题,徐盈娘都笑盈盈的回答。
他看着徐盈娘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以前在麦家老宅,自家一年到头一件没补丁的衣裳都没,每年只能把旧衣裳缝缝补补,补丁落补丁;
现在不仅能给一家人做新衣裳,还能挑最好的布,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中午时分,徐盈娘煮了面条,说是“迎神面”,吃了能保一年平安。
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面,麦阿福吃得最快,一碗面下肚,又拿起个蜜橘,剥了瓣塞进嘴里,甜得眯起眼睛。
下午,徐盈娘继续裁衣裳,云芽则帮着把剪好的布分类放好。
麦阿福闲得无聊,就拿着风车去了李家。
没过多久,就听见李家传来男女老少的笑声,原来是麦阿福在教李桐儿转风车,几人都被麦阿福逗的笑开怀。
晚饭时,徐盈娘把白天剩下的面条热了热,又炒了个青菜,虽然简单,却吃得格外香。
大年初六按习俗要“送穷”,把家里的垃圾扫出去,寓意送走穷神;注2
晨光刚漫过窗棂,徐盈娘就把麦大江和云芽、麦阿福叫了起来:“今天要‘扫穷神’,得把家里的垃圾都清出去,往后日子才能干净利索,不沾穷气。”
麦大江拿起扫帚就往院子里走。
按村里的规矩,初六不能往外倒清水,却要把年前积攒的枯枝、灰尘、碎布都扫成一堆,等太阳升高了再运到村外的空地烧掉,寓意把“穷神”送走。
云芽拿着簸箕跟在后面,麦阿福也抢着、帮着把垃圾装进竹筐,嘴里念叨着:“穷神快走,别来我家!”引得徐盈娘一阵笑:“阿福别闹,扫完穷神,娘给你煮桂圆红枣茶。”
等把院子扫干净,太阳已经挂在了树梢。
徐盈娘把煮好的桂圆红枣茶端出来,一家人坐在屋檐下喝茶,暖乎乎的甜水滑进喉咙,驱散了清晨的寒气。
麦大江则在门口贴了张“送穷神”的红纸,上面写着“穷神出门,富贵进门”,又放了一挂小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一响,邻里们都探出头来,笑着喊:“大江,送穷神啦!明年肯定发大财!”麦大江笑着回应:“借您吉言!”
做完这些的麦大江闲着没事,就去了麦大树家。
麦大树正坐在院子里劈柴,见麦大江来,连忙放下斧头:“二哥,来得正好,我正想跟你说,力哥儿昨天受了凉,有点咳嗽,你能不能让云芽帮着看看?”
麦大江回家找云芽,到了麦大树家连忙跟着麦大树进屋。
力哥儿躺在床上,小脸通红,呼吸有些急促。
云芽摸了摸他的额头,又看了看舌苔,说:“没事,就是着凉了,煮点生姜红糖水喝,发发汗就好了。”
在麦大树家等着力哥儿退热后,云芽才跟着麦大江回家
回到家,徐盈娘已经和好面,正在剁饺子馅——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还有麦阿福爱吃的糖馅。
一家四口人分工明确的烧水、包饺子,很快饺子就上桌了。
傍晚时分,一家人已经收拾好了饭桌子,麦家院子里又热闹起来。
是李桐儿来送年礼,一些山里采的野山货、自己缝的绣品还有一捆松枝——按习俗,初四要在院里摆松枝,寓意“迎神纳福”。
李桐儿说完拜年的话后就和云芽回屋,在昏黄耳朵烛光中,李桐儿红着脸拿出来自己绣的荷包:“这是我给小冬哥做的。”
云芽见到李桐儿的模样接过荷包,只见荷包上绣着一棵梧桐树还有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鹿,针脚细腻,一看就是用心做的。
运业妥善放好后,二人又在一起商量要给麦小冬寄什么东西怎样写信,云芽正在写着,麦阿福探着小脑袋在门口问道:“姐姐,桐儿姐姐,我可以 进来吗?”
那模样让李桐儿看着觉得可爱:“外面冷,阿福快进来。”
麦阿福听到后蹬蹬蹬的跑到李桐儿身边,拉着李桐儿的衣袖。
“桐儿姐姐,我好想你啊,好几年没见过那种的想。”
李桐儿被麦阿福的小甜嘴哄的笑意盈盈,哄着麦阿福在屋里玩。
云芽记录好李桐儿的话后,只见麦阿福正坐在李桐儿旁边,一边吃着糖糕,一边听她讲村里的新鲜事,时不时插句话,逗得李桐儿哈哈大笑。
云芽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暖意与开心。
注1:作者这边的习俗普遍认为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爷,所以此处是按照初四应灶王爷来写的。
注2:初六送穷神是根据《新编醉翁谈录》记载的北宋开封流行初六送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