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颖笑了笑:“是啊,陛下仁厚,念及公主身世可怜,多加照拂也是应当的。”
李德全却轻轻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夫人是个聪明人,有些话不用咱家明说。陛下自皇后娘娘出事以后,何曾对谁这般上心过?只是公主身份特殊,这事若是传出去,怕是会动摇朝纲啊。”
江梦颖心中一凛,看来李德全也看出了端倪。她连忙道:“李公公说笑了,陛下只是体恤前朝公主,并无他意。我们做臣子的,只需按陛下吩咐办事便是,不敢妄加揣测。”
李德全见她不愿深谈,也不再多说,只是叹了口气:“夫人说得是,咱家多嘴了。只是日后还请夫人多留意些,莫要让无关之人靠近公主,也莫要让此事泄露出去。”
“公公放心,臣妇记在心上了。”
两人道别后,江梦颖快步走出清虚观。坐在马车上,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德全的话印证了她的猜测,皇上对明珠公主的心思确实不简单。可公主身份敏感,皇上若是真的对她动了心思,必然会引起朝堂震动,到时候严家夹在中间,怕是会进退两难。
回到将军府,严靖川正在书房处理军务。见她回来,连忙放下手中的公文:“怎么样?去了清虚观,可有什么异常?”
江梦颖将在观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严靖川,最后担忧地说:“靖川,李公公也看出皇上对公主的心思了。这事若是传出去,可如何是好?”
严靖川眉头紧锁,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守口如瓶。若是被朝臣得知,定然会联名上奏反对。而且太子如今正是储君未定的关键时候,皇上若是在此时闹出与前朝公主的流言,岂不是给了反对者可乘之机?”
江梦颖坐在他对面,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锦帕边缘,语气满是焦灼:“我也是这般想。可我们日日守着这秘密,又要留意公主那边的动静,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严家世代忠良,若是被卷入这皇家私事,百年清誉怕是要毁于一旦。”
严靖川沉默良久,指节在案几上轻轻叩动,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人心上。他抬眼看向江梦颖,眼神已然坚定:“你说得对,这趟浑水我们不能再淌。明日我便入宫求见陛下,奏请我们夫妻二人返回边关。那里是我们的根基,也能远离这朝堂是非。”
江梦颖眼中闪过一丝希冀,随即又黯淡下去:“可陛下会应允吗?先前你请辞回京照料我,陛下也是犹豫了许久才点头。如今边关虽暂安,却也离不开得力将领驻守,只是……陛下对明珠公主那般心思,怕是不会轻易放我们走。”
“事在人为。”严靖川语气沉稳,“我会以边关防御需重新部署为由,请陛下恩准。至于公主那边,陛下身边自有宫人照料,想来也不会缺我们这两个外人帮忙。”他虽这般说,心里却清楚此事绝不会轻易达成,皇上对明珠公主的在意非同一般,先前特意吩咐严家代为照拂,便是看重严家的沉稳可靠,如今怎会放任他们脱身。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严靖川便换上朝服,前往皇宫。宫门前早已停满了各式马车,文武百官陆续入宫,彼此间低声寒暄,却都难掩眉宇间的凝重——谁都知道,太子选妃的事近在眼前,这不仅是皇家私事,更是关乎朝堂势力格局的大事,各家都在暗中盘算,想让自家女子入选,借此稳固家族地位。
严靖川避开人群,径直前往御书房求见。值守的太监见是他,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传。不多时,太监出来引他进去:“严将军,陛下让您进去。”
御书房内,皇上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衬得他面色有些疲惫。见严靖川进来,他放下朱笔,抬手示意:“靖川来了,坐吧。”
“谢陛下。”严靖川依言坐下,心神稍定,便直入正题,“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事奏请陛下。边关近来虽无大的战事,但臣听闻西北鞑靼部落蠢蠢欲动,似有集结兵力之意。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臣与夫人返回边关,重新部署防御,以防不测。”
皇上闻言,眼神微变,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鞑靼之事,朕已命人前去探查,尚无确切消息。你刚回京不久,为何急于回去?”
严靖川早有准备,从容应答:“臣身为边关将领,守土有责。京中虽安,但边关乃是国之门户,臣心中不安。况且臣的夫人此前久居边关,对京中气候不甚适应,回去后也能安心些。”
皇上何等精明,怎会听不出他话里的弦外之音。他抬眼看向严靖川,目光深邃:“你倒是坦诚。只是你可知,明珠公主如今尚在清虚观静养,先前朕命你夫妇二人多照拂,如今你二人若是走了,朕再派他人前去,怕是难以尽心。”
果然,皇上还是放不下明珠公主。严靖川心中一紧,连忙道:“陛下,公主身份尊贵,宫中自有得力宫人伺候,亦可派朝中可信之臣代为照料,未必非臣夫妇二人不可。臣实在放心不下边关战事,还请陛下成全。”
“可信之臣?”皇上冷笑一声,“朝中大臣各有心思,太子选妃在即,各家都忙着钻营,谁会真心照料一位前朝公主?再者,明珠公主身份敏感,若是派去的人不妥当,泄露了消息,岂不是惹来更大的麻烦?”
严靖川语塞,皇上说的是实情。太子选妃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文武百官皆有自己的算计,此刻让哪家去照料明珠公主,都难免引人猜测,甚至可能被人利用,借公主之事大做文章。
皇上看着他为难的神色,语气稍缓:“靖川,朕知道你有顾虑。但此事关乎重大,你且再等等。待明珠公主身子好些,或是太子选妃之事尘埃落定,朕再考虑你的请求,如何?”
严靖川知道皇上心意已决,再强求无益,只能起身行礼:“臣……遵旨。”
从御书房出来,严靖川心中沉重。皇上的态度已然明确,在明珠公主的事和太子选妃尘埃落定前,他绝无可能离开京城。这意味着,严家还要继续被卷入这皇家风波之中,前路未卜。
回到将军府,江梦颖早已在厅堂等候。见他回来,连忙起身迎上去:“怎么样?陛下应允了吗?”
严靖川摇了摇头,将入宫的经过一五一十告知她。江梦颖脸色一白,失声道:“这么说,我们只能留在京城,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
“眼下看来,只能如此。”严靖川扶住她的肩,轻声安慰,“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只需谨言慎行,守好本分,莫要主动掺和进去便是。至于公主那边,按皇上的吩咐照拂,不多言,不多看,应当不会出什么差错。”
江梦颖叹了口气,也只能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只是我总觉得心里不安,怕这平静只是暂时的,迟早会有大事发生。”
她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此时的皇宫深处,太子赵珩正在东宫与太傅商议选妃之事。太子年方十八,容貌俊朗,性情温和,深得朝中不少大臣的支持。此次选妃,皇上有意从三品以上官员家中挑选适龄女子,既为太子寻得良配,也借机平衡朝堂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