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丁资本”这头深水巨鳄,到底还是亮出了獠牙。它没直接扑上来撕咬,而是先放出了一群嗡嗡叫的“马蜂”——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
先是几个挂着洋名字、看起来挺唬人的“国际独立研究机构”,隔三差五发报告,字里行间都在质疑大山药业的北五味子替代技术。话术挺高明,不说你造假,就说你“数据不够透明”、“长期效果有待观察”,还“善意”地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这软刀子捅得,让人憋屈。
紧接着,网上就炸锅了。各种匿名帖子、小作文满天飞,说啥的都有。有说大山药业上市后管理层内斗,元老排挤新人;有说公司业绩全靠补贴撑着,实际已经空心化了;更损的是,有人翻出几年前基地和村民的那点纠纷,添油加醋,说张大山上地起家,手段不干净。
王斌盯着电脑屏幕,气得手直抖:“这帮王八蛋,睁眼说瞎话!咱们的GAp认证年年复核,比真金还真!”
张大山没吭声,坐在办公桌后,手指一下下敲着桌面。窗外,天色阴沉,乌云压得很低,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了。他心里也沉甸甸的,这波舆论攻势,比之前单纯的价格炒作狠多了。这是要从根本上动摇大家对大山药业的信任。
“爸,他们这是攻心为上。”张承志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眼神却清亮,“技术上的事,咱们有数据,有样品,不怕检验。但信誉这东西,建立起来难,毁掉可容易。”
“我知道。”张大山站起身,走到窗前,“跟他们打口水仗,没用,反而显得咱们心虚。咱们得用事实说话。”
他转过身,下达指令:
“王斌,你马上组织一次 ‘媒体开放日’ ,不是请他们来听汇报,是让他们亲眼去看!看咱们的GAp基地,看智能生产线,看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进度!全程开放,随便拍,随便问!再联系几家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咱们的新老产品做一次全面比对检测,结果全网公开!”
“周明,生产环节你给我盯死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出半点差错!质量就是咱们的命根子!”
“承志,你和秀云抓紧把替代工艺的稳定性数据再夯实一遍,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技术质询。”
安排下去,公司立刻高速运转起来。开放日当天,几十家媒体记者深入靠山屯基地,看着整齐划一的田垄、先进的滴灌系统、还有工人们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少原本带着质疑来的记者,态度明显缓和了。第三方检测报告出来后,各项指标过硬,更是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嘴。
然而,“奥丁资本”的招数还没完。没过几天,一封装帧精美、措辞严谨的“举报信”,直接寄到了省药监局和证监会。信里言之凿凿,称大山药业的GAp认证存在“系统性造假”,并附上了一些经过精心裁剪和拼接的所谓“证据照片”,比如把基地临时堆放普通有机肥的照片,说成是使用了违禁化学品。
这一下,性质就严重了。监管部门打来电话,要求公司限期提交详细说明材料。
消息传开,公司内部的气氛一下子绷紧了。这已经不是舆论抹黑,而是直接引来了监管之剑。一旦处理不好,上市公司的身份反而会成为最大的软肋。
“妈的,这是要往死里整啊!”周明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睛通红。
张大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半天,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他知道,这是对手组合拳里最狠的一击。必须拿出铁证,才能破局。
关键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老药农赵满囤。他拿着那封举报信里的照片,瞪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吼道:“放他娘的狗屁!这照片是假的!这地方是俺们堆放发酵羊粪的角落,去年秋天拍的!你看边上那棵歪脖子树,俺认得!”
赵满囤叫上几个老伙计,凭着几十年对基地一草一木的熟悉,硬是找到了照片的原始拍摄地点和时间,还找出了当时的工作记录。李秀云则带领技术团队,将GAp认证的全套文件、历年复核记录、以及实时监控数据调出来,形成了一条完整、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张大山亲自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说明材料和证据,赶赴省城,向监管部门做了当面汇报。他没有任何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地陈述事实,展示证据。负责接待的领导看完材料,又看了看张大山布满血丝却异常坚定的眼睛,点了点头:“张总,情况我们了解了。企业规范发展不容易,我们会依法依规核查。”
从省城回来,张大山的车刚进公司院子,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暴雨倾盆。他站在办公楼门口,看着雨幕中模糊的基地轮廓,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一关,算是暂时顶住了,但他知道,乌云还没散,更大的风雨,恐怕还在后头。
就在他准备上楼时,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熟悉、却带着几分犹豫的声音:“是……张大山张总吗?我……我是刘胖子。”
张大山一愣,刘胖子?他怎么会打电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