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王家村的清晨还浸在薄雾里,老周诊所的灯就亮得格外醒目。林砚的阵痛从后半夜开始,此刻已经密集得像敲在人心上的鼓点,每一声闷哼都让守在门外的陈默揪紧了心。他来回踱着步,皮鞋在水泥地上蹭出焦躁的声响,手里的毛巾被攥得湿透——那是他提前准备好,想给林砚擦汗的,此刻却先被自己的手心汗浸透了。
诊所门外的空地上,早已聚了不少村民。王婶端着刚煮好的红糖姜茶,却没心思喝,一个劲儿地朝诊所里张望;小虎领着几个半大的孩子,踮着脚扒着窗户缝,大气都不敢出;张教授背着手站在人群后,眉头紧锁,却时不时轻声安抚身边的老人:“老周的医术咱们信得过,晓棠会平安的。”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亮透,薄雾散去,诊所里突然传来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像一道光划破了所有的紧张。老周推开门,脸上带着汗珠,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陈默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顺着门框滑坐在地上,眼眶瞬间红了。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王婶手里的姜茶都差点洒出来,小虎跳起来喊:“是小守护者!我们王家村有新的守护者了!”
第二幕
病房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白色的床单上,林砚虚弱地靠在床头,怀里抱着小小的婴儿。孩子闭着眼睛,小嘴巴还在无意识地蠕动,皮肤是健康的粉白色,哭声虽响亮,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劲儿。
陈默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碰了碰孩子柔软的小拳头,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林砚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的笑意:“就叫‘林守泉’吧。”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后山的方向,那里藏着滋养了村子半个多世纪的神泉,“守护神泉,守护王家村,像他祖父一样,做这里永远的守护者。”
老周刚收拾好医疗器械,闻言笑着点头:“好名字!有寓意,有传承。这孩子生在咱们王家村,长在咱们王家村,骨子里就带着守护的根儿,将来肯定能像你一样,把这片土地守得稳稳的。”
陈默握住林砚的手,两人相视而笑。阳光落在孩子的小脸上,仿佛为这个新生的小生命,镀上了一层名为“责任”与“希望”的光晕。
第三幕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王家村。中午时分,村广场被装点得喜气洋洋——晒谷场中央搭起了简易的舞台,四周挂满了红绸,村民们从家里端来各式各样的菜肴,摆满了临时拼凑的长桌:炖得软烂的土鸡、金黄酥脆的炸花生、冒着热气的杂粮馒头,还有刚从河里捞上来的鲜鱼,香气飘得老远。
老周弹起了搁置多年的三弦,调子欢快得让人忍不住跟着跺脚;几个大妈拉起手,跳起了村里的传统广场舞,舞步虽不标准,却满是活力;小虎带着一群孩子,举着自己做的小红旗,围着广场跑圈,嘴里喊着:“欢迎守泉!守护王家村!”
林砚被陈默搀扶着来到广场,怀里的林守泉似乎也感受到了热闹的氛围,睁着乌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群。村民们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送上祝福,有人递来亲手缝制的虎头鞋,有人塞来装着鸡蛋的布包,还有老人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嘴里念着吉祥的话语。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广场上的篝火被点燃,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笑声、歌声、乐器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的神泉,飘向静静矗立的古墓。林砚靠在陈默肩头,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看着怀里安睡的孩子,心里无比笃定。
(第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