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渠畔商机
寿礼材料的困局如同阴云笼罩,但沈墨轩深知,困坐愁城绝非良策。他需要银钱打通更隐秘的采购渠道,更需要跳出苏府的围墙,为自己寻找新的支点和信息源。闭门造车,只会被苏承宗无形的手死死摁住。
这一日,他吩咐小厮继续按图索骥搜寻零散材料,自己则换了身不起眼的青布直裰,信步出了苏府,朝着汴京城最为喧嚣繁忙的脉搏——汴河漕运码头走去。
甫一接近漕渠沿岸,震耳欲聋的声浪便扑面而来。宽阔的河面上,漕船、客舟、货艇首尾相接,帆樯如林,几乎堵塞了河道。岸上更是人声鼎沸,力夫们喊着粗犷的号子,赤着膊,扛着大大小小的麻包、木箱、篓筐,如同蚁群般在码头与沿岸临时堆放的货物之间穿梭不息。空气中混杂着河水的水汽、货物的杂味、汗味以及各种小食摊贩的香气,形成一种独特而浓烈的市井气息。
沈墨轩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寻了一处地势稍高的茶棚坐下,要了碗粗茶,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装卸区域的运作流程。
他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混乱,低效,损耗惊人。
货物装卸全凭人力,缺乏统一规划。力夫们各自为政,抢活、挤压时有发生。许多货物只是简单地用草绳捆扎,麻袋包裹,在粗暴的搬运过程中,时常能看到米粮漏洒、布匹沾污、瓷器篓筐破损的现象。更成问题的是临时堆放区,各类货物胡乱堆积,缺乏遮护,若遇突如其来的雨雪,损失不可估量。货主们往往只能派自家仆役在一旁干着急地盯着,或不得不额外花钱雇佣闲汉临时看管,效果却甚微。
“娘的!又破了!这篓子谁扎的!一斗上好的新米全喂了河滩!”一个看似小货主模样的中年男人捶胸顿足,看着地上漏洒的白米,心疼得脸都扭曲了。
旁边一个力夫头子模样的壮汉却叼着草根,浑不在意地哼道:“王掌柜,这可怨不得俺们!你这米袋自己不结实,经不起搬扛!俺们兄弟出的力气可一点没少!工钱照算啊!”
那王掌柜气得浑身发抖,却似乎不敢得罪这些地头蛇般的力夫,只能自认倒霉。
沈墨轩默默看着,心中一动。一个模糊的念头开始浮现。
他起身,走下茶棚,在那片混乱的堆放区附近仔细勘察。他发现,并非所有货物都如此狼狈。偶尔有几批货物,使用了统一的、较为结实的大竹筐,或者上面盖着厚实的防水油布,堆放得也相对整齐,损耗显然小得多。只是这类货物似乎属于少数几家大商号,他们有自己的人手和规范。
差距显而易见。大多数中小货主,根本没有能力建立这样的体系。
一个商机如同电光石火般劈入沈墨轩脑海!
如果他来提供一种服务呢?一种标准化的、低成本的临时仓储与包装改善服务?
比如:定制一批坚固耐用、规格统一的竹筐或木箱,租赁给货主使用,减少搬运中的破损; 提供大面积的、分区管理的防水油布,有偿覆盖货物,防雨防尘; 甚至,圈出一小块临河的空地,作为简易但管理有序的临时堆场,派人统一看管、登记,收取微薄的管理费……
这对于单次运输量不大、无力自建体系的中小货主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即便每次只收取微不足道的费用,但积少成多,在这每日吞吐量惊人的汴河码头,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能借此接触到三教九流的人物,编织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
越想越觉得可行!这并非多么高深的点子,只是将现代物流中基础的标准化和集中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地应用到这原始的码头环境中!
关键是执行和抢占先机!
他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很快锁定了刚才那位损失了米粮、愁眉苦脸的王掌柜。
沈墨轩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走上前去,拱手道:“这位掌柜请了。”
王掌柜正心烦意乱,见一个陌生年轻人搭话,没好气道:“何事?没见老子正晦气着吗?”
沈墨轩不以为意,指着地上狼藉的米粒和散乱的麻袋,语气诚恳道:“在下方才无意间看到掌柜货物受损,深感惋惜。其实此等损耗,并非不可避免。”
“嗯?”王掌柜抬起眼皮,打量了一下沈墨轩,“你说得轻巧!这帮杀才手脚毛糙,天气又说不准,有什么办法?”
“人力有时尽,天意更难测。然事在人为。”沈墨轩微笑道,“在下有一法,或可解掌柜之忧。掌柜下次运货,可试用以坚固竹筐盛放米粮,虽成本稍增,但可极大减少漏洒。若担心雨雪,在下还可提供大片油布覆盖,只需支付少许租金即可。甚至,若掌柜信得过,可将货物暂存于在下设于附近的临时堆场,有专人看管登记,免却您在此风吹日晒之苦,亦能避免丢失破损。”
王掌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窦:“竹筐?油布?堆场?你是什么人?真有这等好事?价钱几何?”
沈墨轩早有腹稿,报出了一个极其实惠的价格,并强调:“在下亦是初试此法,只求薄利,与各位掌柜行个方便,建立个信誉。掌柜可先小批试之,若有效,下次再惠顾不迟。”
价格确实低廉,低到几乎让人无法拒绝。王掌柜看着地上狼藉的米粒,又看看眼前这个气质不像骗子的年轻人,犹豫了片刻,终究是心疼货物,一咬牙:“好!就信你一回!我后日还有一批绸缎要到,正愁没地方堆放看管!你若真能保我货物无损,钱不是问题!”
“掌柜爽快!”沈墨轩心中一喜,“后日清晨,请掌柜的船泊在东三里外的那个旧渡口,在下会在那里等候,一切为您安排妥当。”
之所以选择稍偏的旧渡口,是为了避开码头主流力夫势力的注意,悄悄试点。
两人简单敲定了细节,王掌柜虽仍将信将疑,但总算多了份指望。
初步成功!沈墨轩心中稍定,正欲离开再去寻找其他潜在客户,忽然——
几个膀大腰圆、穿着短褂、露出古铜色结实肌肉的力夫,面色不善地围了上来,堵住了他的去路。为首一个脸上带疤的壮汉,抱着胳膊,斜睨着沈墨轩,语气森冷:
“喂!小白脸,哪儿来的?在这儿嘀嘀咕咕,跟王掌柜说什么呢?挖墙角挖到爷爷们的地盘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