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笔记本小心收好,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日文文件。
他拿出那本《汉日词典》,借助微弱的自然光,开始更加耐心和系统地尝试破译。
大部分文件依旧是物资清单、地图标记和人员记录,枯燥而繁琐。
但当他翻到一沓用牛皮纸单独包裹的文件时,几张带有签名的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签名是汉字与假名结合,他仔细对照词典辨认——松平一郎!
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在几份关键文件上,似乎是某个项目的负责人或者高级军官。
其中一份文件似乎是一份撤离命令的副本,上面有松平一郎的签名,日期标注在日军投降前后。
另一份文件则像是一份物资封存责任的确认书,也由他签署。
“松平一郎……”李满仓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微眯。
从文件内容和签名位置来看,此人在这个地下堡垒的建设和物资封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很可能在投降前就提前撤离,逃回了日本。
一个在侵略战争中负有责任、可能掠夺了大量中国财富的日本军官,不仅逃脱了审判,如今会在哪里?
李满仓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记得前世改革开放后,确实有不少日本商人以投资的名义回到中国,其中不乏一些背景复杂之人。
这个松平一郎,如果还活着,凭借当年可能转移的财富,在日本恐怕也混得风生水起了吧?
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个“松平一郎”不会就此消失在历史中。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名字还会以某种方式,再次与他产生交集。
他将这几张有签名的文件单独收好,作为重点标记。
接下来的几天,李满仓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白天,他或是去公社和靠山屯收购山货,履行他采购员的职责;
或是在家指导孩子们学习、练习滑雪;
晚上,则挑灯夜战,借助词典一点点破译剩下的日文文件,并将有价值的信息默默记在心中。
灵泉水的滋养,让李满仓、李满屯两家的身体越来越好,头脑越来越清明,在看文件的时候,李满仓居然学会了部分日语。
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眼神却愈发深邃。
清除王起龙团伙只是扫清了眼前的障碍,但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他手中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日军的宝藏、王起龙的罪证及其背后的关系网、还有这个神秘的“松平一郎”……
这些都是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保家人平安,铺就坦途;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腊月二十七,李满仓去了一趟县城,给钢铁厂送年前最后一批山货,并结算了款项。
他特意留意了一下城里的风声。
果然,老粮站那边发现十几人失踪的消息已经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各种猜测都有,有人说他们是得罪了更厉害的黑道被灭口了,也有人猜他们是卷款潜逃了。
王起龙那个当割尾会主任的叔叔王主任据说暴跳如雷,暗中派人调查。
但现场被李满仓处理得干干净净,又都是一群底子不干净的社会渣滓,调查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成为一桩悬案。
听到这些消息,李满仓面色平静,心中毫无波澜。
这些人渣的消失,对于县城的老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除夕夜,李家新院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
看着围坐在桌前,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家人,李满仓举起酒杯,心中充满了守护的力量。
前世的家破人亡如同一场噩梦,这一世,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李满仓知道,随着时代洪流的涌动,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爆竹声中一岁除。
1976年的春节,在李家坳的祥和与李家新院的温暖中平稳度过。
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传统的年俗一样不少,李家今年因为李满仓的能干,过得格外丰足和体面。
孩子们兜里揣着压岁钱,穿着新衣,玩着滑雪板,脸上是纯真的快乐。
难得的年节闲暇,李满仓却没有完全放松。
除了必要的走亲访友和陪伴家人,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阅读和思考上。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从空间里拿出了近几年,尤其是75年和76年以来的《人民日报》、《桦市晚报》等各类报纸,仔细地阅读起来。
这些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官方报刊,在他眼中却蕴含着时代的脉搏和未来的方向。
他关注着政策的细微变化,分析着社论的措辞,寻找着任何可能影响他未来布局的信息。
果然,在翻阅1975年下半年的《桦市晚报》时,一则不太起眼的外事消息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
标题是《日本友好访问团抵达我省进行友好交流》。
报道内容不长,措辞官方,大致是说一个由日本民间友好人士组成的访问团,在上级安排下,于去年(1975年)秋末访问了本省,参观了部分工农业项目,进行了友好座谈,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云云。
报道旁边配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是一群穿着西装或中山装的人在某个工厂参观的合影。
这则看似寻常的外事新闻,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李满仓脑中几个原本孤立的信息点!
日本访问团——留在中国的日本后裔——地下堡垒——松平一郎!
一个清晰的链条在他脑中浮现:这个所谓的“友好访问团”,其真正的目的,恐怕绝非“友好交流”那么简单!
他们很可能借着访问的掩护,与潜伏在东北的日本后裔取得了联系,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像那个地下堡垒一样,
日军溃败时未来得及带走或刻意隐藏的物资、财富,甚至是重要的文件资料!
那三个被他灭口的日裔,他们的行动时间(大雪封山前后),是否就是受到了这个访问团暗中传递的信息或指令的驱动?
他们手中的简易地图,来源是否就与这个访问团有关?
而那个在文件上留下签名的“松平一郎”,如果真如他所料在日本身居高位,那么这个访问团里,会不会有他派来的人?或者,他本人就在其中?
想到这里,李满仓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他意识到,自己偶然撞破并截胡的那个地下堡垒,其背后牵扯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笔横财,更可能是一个跨越国界、持续了数十年的秘密搜寻网络!
自己不知不觉间,可能已经触碰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