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高考的队伍在傍晚时分回到了李家坳。
拖拉机的轰鸣声尚未停稳,年轻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斗,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憧憬的红光,相互讨论着报名时的见闻,对未来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
整个村子都因为他们带回来的这股生气而变得活跃起来。
春梅和铁蛋回到家里,依旧兴奋难平,围着李满仓、李满屯和王秀芹,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县里的见闻,有多少人报名,场面多么热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学校门的轮廓。
李满仓耐心地听着,看着儿女眼中璀璨的光芒,心中那份因守护而生的冷硬,也不自觉地柔软了几分。
夜色渐深,喧嚣慢慢沉淀。
李满仓洗漱完毕,正准备歇下,院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随即是两下克制的敲门声。
“满仓哥,睡了吗?”是胡秋萍的声音,比平日里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李满仓有些意外,还是走过去打开了院门。
月光下,胡秋萍站在那里,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围巾松垮地搭在脖子上,脸颊被夜风吹得微红,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蕴藏着两簇跳动的火焰。
“秋萍?这么晚了,有事?”李满仓侧身让她进来。
胡秋萍走进院子,却没有进屋,只是站在清冷的月光里,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脚尖无意识地碾着地上的小石子。
她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积蓄勇气,然后抬起头,直视着李满仓的眼睛。
“满仓哥,我……报名了。”她轻声说,“我想考到北京去。”
“这是好事。”李满仓点头,语气平和而肯定,“以你的基础和这半年来的用功,没问题。北京天地广阔,适合你这样的年轻人去闯荡。”
他的肯定让胡秋萍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随即又被更复杂的情绪覆盖。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更低了,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坦诚:“可是……我……我心里念着你。”
这句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李满仓心间漾开一圈涟漪,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姑娘,青春正好,才华初显,未来有无限可能。
而他,一个灵魂饱经沧桑、拖着四个女儿、生活在偏远山村的中年男人,何德何能,又何其忍心,成为她前程的牵绊?
他微微叹了口气,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秋萍,你还年轻,见过的世界还小。”
他顿了顿,借着月光,能更清晰地看到她的执着。
也正是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更能看出李满仓这两年的变化。
常年劳作的痕迹似乎被悄然抹去,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却细腻紧致了许多,眼角眉梢虽仍有岁月沉淀的沉稳,
但那张脸部的线条却奇异地显得柔和而富有棱角,丝毫不显老态,反而透出一种历经世事、洞明练达的中年男子特有的成熟魅力。
三十七岁的他,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身体挺拔如松,气息沉稳如山,与两年前那个略显沧桑的农民形象已然有了微妙而显着的区别。
“你觉得我好,”李满仓继续用那平和而理性的声音说道,
“或许只是因为在你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恰好出现,又恰好……能帮上一些忙。
等你去了北京,去了大学,那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青年,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有更广阔的天地和见识。
到那时,你再回头看,就会发现,我李满仓,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山里汉子,没什么稀奇。”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说辞,理智,冷静,近乎残忍地将两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为她,也为自己,斩断那不该滋生的情愫。
然而,胡秋萍听完,却没有他预想中的失落、争辩或者泪水。
她忽然笑了,那笑容不像平时那样爽朗干练,反而带着几分狡黠,像一只窥破了秘密的小狐狸。
她往前凑近了一步,距离近得李满仓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混合着皂角和书香的气息。
她踮起脚尖,温热的气息轻轻拂过李满仓的耳廓,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如同梦呓般的声音低语:
“满仓哥,你骗不了我。”
李满仓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
胡秋萍的声音带着一丝得意,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昵和笃定:
“这两年,你给我的水……我一直在喝。我的身体变好了,以前冬天容易感冒,现在很少病了。
干一天活也不觉得累,就连……就连女孩子每个月那几天,都不怎么疼了。
还有,我的记忆力变得特别好,以前要背好几遍的文章,现在看一两遍就记住了。”
她微微后退半步,仰头看着李满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眸,那双聪慧的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满仓哥,我知道,你身上有秘密。很大的秘密。”
李满仓的心猛地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
胡秋萍看着他,笑容愈发像只偷腥成功的猫儿,她轻轻摇头,语气郑重而温柔:“但是,你放心。这个秘密,我会烂在肚子里,永远不会告诉任何人。”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也正因为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所以我才更清楚,我对你的心意,不是因为年少无知,也不是因为见识太少。
等我去了北京,见了更大的世面,我胡秋萍的心意,也不会变。”
说完这番话,她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完成了一次郑重的宣告,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不再给李满仓反驳的机会,转身就像一只轻盈的蝴蝶,飘出了院子,消失在溶溶的月色里。
院子里,只剩下李满仓一人独立。夜风吹拂,带着深秋的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波澜。
他低估了这个姑娘的敏锐和执着。灵泉水的效果,终究还是引起了身边最亲近之人的注意。
幸好,是胡秋萍,这个聪明且知分寸的姑娘。
她最后的告白,如同在她即将远行的航船上,抛下了一根坚韧的缆绳,固执地系在了他这块看似稳固,实则内心孤寂的礁石上。
李满仓抬头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良久,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这声叹息里,有无奈,有触动,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坚定选择的暖意。
前路漫漫,暗流依旧汹涌。
但此刻,这月夜下的心照不宣,却成了风暴眼中,一抹独特而温暖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