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为了设计一套挽留小雪的说辞,李向阳打了大半夜的腹稿。
天亮以后,朱玉瑾换上陈俊杰的衣服和解放鞋,在李向阳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赶往小木屋。
大哥提出要跟着去,被李向阳以招呼家里为由拦了下来。
李向东迟疑了下,张口道:“你要是跟朱叔叔商量小雪的去向,我看就放到项叔叔的坟前说。她在咱们秦巴生的,秦巴长的,父母也都埋在这儿,直接把话说明……”
这话让李向阳有点意外——大哥平时并不善言辞,一次说这么多,而且提出了确凿的理由,看来也是认真思考过。
显然,他也不希望小雪被带走啊!
“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李向阳点了点头,“你放心,我知道咋说!”
多日的天晴,路好走了很多。
但朱玉瑾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不善于爬山和长途跋涉,虽然一直坚持着不给众人拖后腿,但赶路的速度比往常慢了很多。
到达小木屋,已是黄昏时分。
李向阳按照秦巴的规矩——至亲来看望亡人,先让陈俊杰到坟前鸣了炮。
朱玉瑾一路都有些伤心,在看到小木屋时,情绪达到了顶点,他跌跌撞撞地扑到坟前,抓着黄土就开始放声痛哭。
这场祭拜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天黑,才安抚好了朱玉瑾的情绪。
原本想在坟前商量的事,也放到了晚饭时分。
三人在菜园子摘了些还能吃的青菜,连同自己带的肉,凑合着做了顿晚饭。李向阳开了瓶酒,劝着朱玉瑾喝了几杯。
看气氛差不多了,他清了清嗓子张口道:“朱叔叔,有些话,在我心里憋了好几天,今天在项叔叔和朱阿姨的老房子里,我想跟您说道说道。”
朱玉瑾迟疑了下,“向阳,你说!”
“您是小雪的舅舅,是她在世上最亲的人。您这么远来看她,我和我们全家,包括成文,心里又敬佩又感动。”
他先肯定并理解了对方的亲情。
“但是朱叔叔,我思前想后,如果您想带走小雪,我们虽然也放心,但肯定一万个舍不得!我觉得,小雪生长在秦巴,父母也在这儿,她的根在秦巴。”
“您看,以后小雪长大了,了解了情况,想爸妈了,吆喝一声,我们几个就能陪着她来坟前说说话,除除草、培培土……把她带走了,就等于把这根给掐断了……”
这是他提前想好的——打感情牌。
“我也知道城里面条件好,但我们家人多,热闹,心齐。我爸我妈,是拿她当亲闺女疼。上面不但有四个哥哥护着,还有小云这个比她亲姐姐还亲的玩伴日夜陪着。”
他转而又提到了成长环境:“您家里是三个小子,盼姑娘,我理解。可小雪在我们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连两条狗都围着她转。被一大家子捧在手心里,比单一的家庭环境,更能让她快乐。”
“再说,您也看到了,咱家这产业——荒山、鱼塘、菌菇基地……我不敢说大富大贵,但能保证小雪衣食无忧、快快乐乐,我李向阳有这个能力和决心!”
朱玉瑾默默地听着,半晌没有说话。
坐在一旁的陈俊杰急了:“朱叔叔,您可能不知道,我也是李家收养的孩子,以前都是靠要饭偷东西过活的叫花子,是我哥把我带回家,先是让我上学,我不去,这才跟着他跑山打猎,就这,每月还有固定的六十块零花钱……”
王成文也连忙补充:“朱叔叔,我也是。家里三个小子,父亲去世得早,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是向阳叔带着我,教我本事,每月还给我开六十块钱工资……”
王成文和陈俊杰的话引起了朱玉瑾的兴趣,听完两个小子的说辞,他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李向阳也趁热打铁,提出了解决方案:“朱叔叔,我也不是要割断您和小雪的亲情。我的想法是,这里永远是她的家,但您那儿也是她的家。”
“往后,寒暑假,四个小时的火车嘛,我们送小雪去您那儿长住,让她也感受感受城里的生活。平时,我们勤写信,让她记得,在堰城还有疼她的一家人。”
朱玉瑾静静地听他说完,目光从李向阳的脸上,移到王成文和陈俊杰这两个半大小子身上。
最后,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向阳,首先我要代表我,我们朱家,代表我妹妹、妹夫感谢你,感谢你们家!还有成文,俊杰!”
他端起酒杯,跟李向阳碰了一下,又向王成文和陈俊杰示意。
“向阳,成文,俊杰……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说实话,来之前,我很担心,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放在别人家,还是个女孩子,会不会被虐待,会不会被当成童养媳,我特别害怕……”
“我当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把苦命的外甥女接走,给她我认为最好的生活,也算对我妹妹、妹夫有个交代。”
“但这几天,我亲眼看了,亲耳听了……也跟小雪聊了很多!你们说得对,她的父母在这里,她的根就在这里。我把她硬生生带走,并不合适。”
他看向李向阳,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小雪有你们护着、陪着、疼着……这种热闹和踏实,确实是我家给不了的。”
“就像俊杰和成文说的……”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动容,“你能对没有血缘的孩子都这么尽心,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最后,他再次举起酒杯,情绪明显轻松了许多:
“好!就按你说的,秦巴是家,堰城也是家!以后寒暑假,我盼着她来!平时,咱们就勤通信!来,为了小雪,也为了……咱们成了一家人,干一杯!”
从小木屋回来的第二天,朱玉瑾就要告辞离开。
他留出车票钱,坚持要把身上剩下的一百多块钱全部交给李家。
李向阳想到他家有老人需要赡养,还有三个儿子,知道即便是大学老师,这年头日子也并不宽裕,但这是人家作为舅舅的心意,所以他没有全拒绝,只收了一百让小雪自己攒着。
知道堰城物资也紧张,他估摸着朱玉瑾能拿动的分量,特意装了两蛇皮袋鱼干和腊肉,开着拖拉机,载着大哥、小云、小雪和陈俊杰,一起把朱玉瑾拉到车站,还买了站台票,和小雪一起把他送上了火车。
小雪的事尘埃落定,李向阳总算松了口气。
但更重要的事迫在眉睫——阳历已经五月过半,他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到救灾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