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司令部里,刘川一夜未眠,布满血丝的眼睛依盯着地图和不断送来的情报。
“报告,三十八军结合部清剿战斗结束,确认击毙美军渗透侦察部队,缴获部分器材和地图,他们重点侦察了我军炮兵阵地和通往纵深的道路。”
“报告,后勤部门拼死送上去一批弹药,但数量远不足以弥补消耗,特别是韩楚那边,反坦克火箭弹和炮弹缺口很大。”
“报告,美军夜间轰炸有所减弱,但侦察机活动频繁,似乎在确认轰炸效果和我军调动情况。”
每一条信息在刘川脑海中逐渐构成对手可能的行动蓝图。李奇微的谨慎和多疑,范弗里特的强硬和善于使用装甲力量,这些特点都在眼前的态势中若隐若现。
“敌人的主攻方向……”刘川在地图上几个可疑区域来回移动,“突破口正面压力仍在,但更像是牵制。侧翼渗透被我们打掉,他们会认为我们已经加强了戒备……那么,最有可能的……”
他最终停在了一个之前并未被重点关注,但地形相对平坦,适合装甲部队突击的区域—位于四十军与三十九军结合部稍靠后的位置,地名“碎石谷”。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防御弱点,但正因为如此,可能更容易被忽视。
刘川突然开口:“命令,四十军李云龙部,立刻从其预备队中抽调一个精锐步兵团,配属军属炮兵一个营,秘密向‘碎石谷’侧后机动,构筑反坦克伏击阵地,动作要快,要隐蔽,”
“命令炮兵司令朱锐,预先标定‘碎石谷’及周边地域的射击诸元,做好火力覆盖准备,”
“命令合成第五军白天以防御为主,保存实力,但要做好随时向指定方向反击的准备,”
“给三十九军吴全、三十八军梁行初发报,要求他们提高警惕,尤其是结合部地区,严防敌军小股部队穿插和装甲突击,”
这一系列命令带着强烈的预判性。刘亚参谋长略微迟疑了一下:“老总,抽调四十军的预备队去‘碎石谷’,万一敌军主攻还是选择韩楚的突破口或者四十军正面……”
“执行命令,李奇微不是莽夫,他喜欢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强攻我们严阵以待的突破口,不符合他的风格。‘碎石谷’看似安全,恰恰可能是他选择的‘奇兵’所在,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是赌博,但我们必须赌一把,”
就在志愿军紧张调整部署的同时,美军前线指挥部里,范弗里特同样彻夜未眠。他看着航空侦察照片和侦察兵传回的零星情报,眉头紧锁。
“中国人的防线依旧坚固,尤其是那个该死的突破口,像颗拔不掉的钉子。”他对着电话另一头的李奇微说道,“他们的炮兵似乎有所调整,但具体动向不明。夜间补给迹象显示他们很困难,但意志依然顽强。”
电话那头,李奇微冷静分析:“詹姆斯,不要被表象迷惑。中国人擅长伪装和欺骗。他们的指挥官刘川,是一个极其狡猾的对手。他肯定预判了我们会继续强攻突破口。我们需要改变节奏。”
“你的意思是?”
“声东击西。”李奇微缓缓道,“继续对突破口施加压力,做出不惜代价也要拔除的态势。同时,你的装甲拳头,应该砸向那个叫“碎石谷”的地方。”
“这里地形相对开阔,虽然距离他们的主力不远,但正因如此,他们可能会松懈。利用晨雾和炮火掩护,让你的装甲部队快速穿过这里,直插他们的纵深炮兵阵地和指挥枢纽,只要打掉他们的支援火力,正面的钉子不攻自破,”
范弗里特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好主意,我立刻安排,第一装甲师的一个团已经做好了准备,”
“动作要快,要狠,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李奇微叮嘱道。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西线战场迎来了短暂的宁静,但这宁静之下,是双方统帅基于对彼此风格的深刻理解而布下的致命杀机。
刘川赌李奇微会选择“碎石谷”作为奇兵突进的方向,提前埋下了一支伏兵。
李奇微则果真选择了“碎石谷”,企图用装甲突击打破僵局。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照亮那片代号“碎石谷”的寂静地域时,美军m26“潘兴”和m46“巴顿”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开始缓缓向前涌动。而在他们预定路线侧后的山脊反斜面,志愿军精锐步兵团的战士们,已经握紧了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炮兵的观测员则死死盯着目标区域,手指放在通话器上。
破晓时分,杀机四伏。这场关乎西线战局走向的关键碰撞,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