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天前,赛前技术组会开得有点火药味。
胡翔俊刚给李翔海布置完200蛙预赛就运用体力前冲后顶的战术。
小小的会议室里,姜庆教练拿着笔,在余思悦的报名表上点了又点。
“老胡我想给思悦,200混、400混,再加个100蛙,都报上。” 他语气挺坚决。
胡翔俊教练坐在对面,眉头微皱。
“项目太多了,老姜。” 他声音低低的,显然不同意这个做法:“七天九枪,强度太大,思悦的体能分配是个大问题,你不能不考虑。”
姜庆摆摆手:“老胡,我知道你顾虑,但思悦他平蛙那一下有特点!现在不趁着大赛压一压,多积累经验,锻炼一下他那脆弱的小心脏,什么时候压?现在我觉得检验的时刻到了。”
他看向余思悦:“思悦,你自己说,有没有信心扛下来?”
余思悦坐在旁边,感觉压力像山一样压过来。
他看看姜指导热切的眼神,又看看胡指紧锁的眉头,最后目光落在自己名字后面跟着的三个项目上。
他喉头动了动,终于说出了:“我……听教练安排。”
话是这么说,但想到那密密麻麻的赛程,心里还是直打鼓。
胡翔俊沉默了几秒,看着余思悦,他当然知道姜庆说得有道理,余思悦的平蛙技术在混合泳里确实是个亮点,耐力也好。
但连轴转的比赛,对技术和心理都是巨大考验,他能坚持的下去吗?
最终,他叹了口气,算是妥协了:“行吧,但训练计划也要随之调整,赛前减量要更细致。”
他转向余思悦,“你自己心里要有数,该拼的时候拼,该放的时候放,我给你重新改一下训练计划,你严格按照新的计划来。”
余思悦用力点头:“明白,胡指!”
李翔海在旁边听着,悄悄捅了捅余思悦的胳膊,小声说:“思悦,加油啊!九枪,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余思悦苦笑了一下,没说话。
回到现在,200蛙半决赛的枪声将要打响。
李翔海在男子200米蛙泳上,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预赛游出超过A标的成绩,刚好卡过奥运A标线2:10.35。
李翔海自己从泳池里爬上来,看到电子屏上的成绩和那个醒目A标标识,那份压在心口大半年的石头,终于卸掉了。
半决赛他游得相对克制,保存体力,排第五进了决赛。
歇了一天,彻底缓过来的李翔海在决赛场上火力全开。
出发依旧迅猛,前100米节奏控制得滴水不漏,技术动作干净得像教科书。
进入后程,他那练出来的体能优势完全展现,蹬腿力道十足,划水效率奇高。
最后触壁,成绩定格在2:10.85,虽然没有再破A标,但还是毫无悬念地将冠军赛200米蛙泳的金牌收入囊中。
看台上瞬间沸腾,h省队的教练、队员、工作人员,全都激动地站了起来为李翔海鼓掌、欢呼。
努力过后终于成功的激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胡翔俊站在池边,看着电子屏上的成绩和排名第一的位置,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很浅的笑容。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欢呼,只是走到泳池边,对着水里的李翔海伸出手。
李翔海抓住师父的手爬上来,胡指用力拍了拍他湿漉漉的肩膀,只说了两个字:“很好。”
另一边,余思悦的日子就没那么轻松了。
200米混合泳预赛,六十多号人抢十六个半决赛名额,竞争惨烈。
他拼尽全力,但状态似乎没调到最佳,最终遗憾没能晋级。
刚开赛就折了一枪,他低着头走回休息区,心情有点闷。
好在400米混合泳很快给了他证明的机会。
这是他的主战场,余思悦的平蛙技术在水里优势明显,蹬腿力量足,节奏感强。
比赛中,他抓住蛙泳段的机会,稳扎稳打,连续超越了多名对手。
更让人惊喜的是,进入最后100米自由泳冲刺时,这个平时以稳健着称的家伙,竟然也冲得起来。
虽然自由泳技术不算顶尖,动作幅度稍大,效率不算最高,答应教练的赛前战术和集训积累的体能支撑着他,愣是没让速度掉太多,硬生生地咬着牙顶到了最后。
触壁,成绩显示4:17.28,第四名!
虽然没能达到A标,拿不到单项奥运门票,但这个成绩将他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好几秒,余思悦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他从泳池里上来,抹了把脸上的水,长长舒了口气,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笑容。他做到了,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他顶住了,还游出了进步。
刚走到休息区,李翔海和姜庆教练就冲了过来。
李翔海直接给了余思悦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用力拍着他的背:“思悦!牛逼啊!最后那自由泳坚持住了!
姜庆教练也激动地拍着余思悦的肩膀,眼睛有点发红:“好小子!我就知道你能行!这蛙泳段游得真漂亮了!最后自由泳也没怂!”
余思悦被他们抱着,感受着那份属于教练和战友真挚的喜悦和支持,心里暖暖的,之前的疲惫和失落一扫而空。
他回抱住李翔海,笑着说:“咱俩都游得很开心!”
那份突破自我的满足感,比什么都珍贵。
接下来的100米蛙泳,对已经连续作战多日的两人来说,发挥的都不太好。
余思悦在预赛中明显体力透支,动作有些僵硬,没能发挥出水平,遗憾止步。
李翔海虽然进了半决赛,但状态也受到了影响,最终未能闯入决赛。
泳池边,张总指导手里拿着最新的成绩册,和录像带,目光扫过正在放松区拉伸的李翔海和余思悦。
李翔海在200蛙上的表现堪称惊艳,预赛破A、决赛再破A并强势夺冠,展现了他强大的爆发力和关键比赛中的绝对稳定。
而余思悦在400混中的表现,尤其是他在蛙泳段建立的优势和在自由泳冲刺阶段展现出的、超出预期的韧性与体能储备,同样让张宏印象深刻。
张宏看着成绩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