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号四合院的人还没从傻柱调回食堂的震惊中走出来的时候,一则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消息突如其来。
三天后,两名穿着蓝灰色制服的年轻人走进了95号四合院。
“同志,我们是法院的,请问张小花是住在这个院子里吗?”
阎埠贵打量了一眼两个年轻人身上的穿着的制服,瞳孔一缩,整个人都变的拘谨。
法院的同志来了,还能有什么好事?
“张小花……”
他疑惑的念叨着这个名字。
“我们院子里好像没有这个人啊,同志,你们是来宣布判决的吧,这个张小花犯了什么事?”
法院的同志自动忽略了阎埠贵的问话,从公文包中抽出一张判决书,认真的看了一遍,喃喃道。
“没有张小花这个人吗?没错啊,这里是南锣鼓巷95号。”
接着看向阎埠贵问道。
“同志,不麻烦你了,我们再问问其他的同志。”
“诶,同志,我在这个院子里熟,我来帮您问。”
阎埠贵急忙说道,然后看向其他的住户,扯开喉咙问道。
“这两位是法院的同志,你们有谁认识张小花吗?”
张小花?
现场的住户面面相觑,纷纷表示不认识这个人。
“张小花会不会是贾张氏啊?”
这时,下班回来的许大茂在听到了大家的话后,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也不怪他有此猜测,上次贾张氏被街道办抓走后,王霞就放了话,要将贾张氏送到河农场改造。
再一看这两位同志穿着法院的制服,顿时就将贾张氏联系了起来。
“哦……”
阎埠贵拖了一个长音,恍然大悟的说道。
“两位同志,对不起,我们只知道贾张氏这个名字,还真不知道她的本名,她家就住在中院,我带你们去。”
说着,阎埠贵就屁颠屁颠的往前带路。
很快,两位法院的同志,和一些看热闹的住户,就来到了贾家的门前。
“呯呯呯……”
随着敲门声响起,秦淮茹打开门走了出来。
看着门前两名穿着制服的年轻人,和后面围观的住户们,秦淮茹顿时就愣住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两位同志,她就是贾张氏的儿媳妇秦淮茹。”
见状,阎埠贵连忙说了一声。
“同志,你们这是?”
秦淮茹回过神来,连忙问道。
“同志,我们是东城区人民法院的。”
两名法院同志中,其中一人从公文包中拿出了判决书说道。
“你的婆婆张小花,因为长期搞封建迷信,影响十分恶劣,且屡教不改,同时犯下诽谤罪,诈骗罪等数罪并罚,被东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
“过两天会将张小花送去清河农场服刑,你们家属这两天准备一些衣服送过去。”
“这是判决书,你收好。”
说完,法院的同志将判决书塞到了秦淮茹的手里。
秦淮茹整个人都似懵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她的婆婆贾张氏判了两年零六个月。
隐隐之中,心里莫名的涌起一股子快意。
这个好吃懒做的死老太婆,以前动不动就骂她,打她,现在好了,遭到报应了。
活该。
大家自然不知道秦淮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在听到这个判决后,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贾张氏找何雨水要粮食,大骂李翠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大家原以为贾张氏最多是被街道办批评两句,再不济就是罚去扫大街,没想到这次会判的这么重。
看来,街道办对这个院子里的人厌恶到了极点,也不像之前那样调解了,直接扭送到派出所,并且要求重判。
一时间,人人自危。
特别是像周春梅那种喜欢嚼舌根,挑拨是非的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同的是,许大茂满脸喜色,兴奋的大喊了一句。
“感谢法院的同志为民除害,总算是将这个撒泼打滚的封建余孽送到农场去了,这下院子里清静多了。”
闻言,两个法院的同志复杂的看了许大茂一眼,也没说什么,笑了笑便离开了。
不远处,东厢房的屋檐下,看着仍然是处在怔愣当中的秦淮茹,李翠兰嘴角的弧度快压不住了。
“一家子白眼狼,活该。”
她暗暗骂了一句,便往后院走去。
不多一会,拖着一身疲惫的贾东旭回到了家中。
他皱了皱眉,直觉告诉他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他的媳妇满脸凄苦,眼眶都是红的,好像哭过一样。
而棒梗也没了之前的机灵劲,像个木头一样,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只有3岁的小当,软软的喊了他一声爸爸。
“这是怎么了?”
贾东旭沉着脸问道。‘
“东旭……”
秦淮茹刚一开口,眼泪就流了下来。
“妈,她,她被判了……”
她颤颤巍巍的将判决书送到了贾东旭的手中。
贾东旭接过判决书,扫了一眼,顿时如遭雷击。
“为什么会这样?”
他怒吼了一声,将判决书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呯”的一声巨响,棒梗和小当吓得瑟瑟发抖,满眼畏惧的看着贾东旭。
“东旭,别吓着孩子们。”
秦淮茹也吓了一跳,看着处于暴怒边缘的贾东旭战战兢兢的说道。
这次,贾东旭意外的没有打他,全身的力气就像抽空了一般,软软的靠在椅子上。
“完了,我们贾家完了。”
“傻柱犯了那么严重的盗窃罪,都没有送去农场劳改,反而是又把他调回了食堂,他们凭什么送我妈去农场劳改,太不公平了。”
谁知,听到贾东旭喃喃自语的秦淮茹神情轻轻一震,不敢相信的问道。
“东旭,你说什么?傻柱又调回食堂了,这不可能吧?”
贾东旭目光复杂的看着她,喃喃说道。
“是啊,你高兴了,傻柱又调回食堂了。”
“不是,东旭,我不是这个意思……”
秦淮茹急忙说道。
“东旭,你知道的,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