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勒住战马,竹节鞭在掌心缠了两圈,指腹摩挲着鞭身凸起的竹节纹路,目光如淬了冰的刀,从王棣头顶凤翅兜鍪一路碾到白马鎏金蹄铁。骤雨斜织成帘,却被王棣周身气势劈出一道缝隙——但见他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白马银枪,立马阵前!
雨珠顺着王棣下颌弧线滚落,在锁骨处聚成银线,沿着甲胄兽首吞口的纹路滑进衣襟,倒像是给白皙的肤色镶了道流动的冰边;双目如星子坠湖,瞳仁在雨幕里凝着冷光,偏生眉弓微挑处带了三分皎皎明月的清润,端的是刚柔相济。
“好个锦马超!”杨再兴忽然低笑,竹节鞭“啪”地甩在马臀上,惊得白马踏前半步。骤风卷着雨丝扑来,王棣的白袍被吹得猎猎作响,银铠在天光里明灭不定,恍若碎玉砌成的铠甲,每一片甲叶都凝着雨珠,随着战马轻晃便抖落万点银星。狂风吹起王棣战袍下摆,杨再兴看那月白锦缎被雨浸得半透,却仍挺括如霜,忽然觉得喉间发紧——不是杀意,是见着好刀时,刀匠掌心发痒的滋味。王棣座下白马忽然昂首嘶鸣,鬃毛上的雨珠甩成银线,正落在杨再兴银甲肩头,碎成万点寒星,倒像是两军阵前,先替这对儿敌手行了个英雄相惜的礼。
王棣端坐在马上,银铠映着天光,竟比他见过的任何星辰都要灼眼。他忽然想起家乡老人们讲的三国故事,说锦马超银枪挑灯夜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眼前这人,怕就是现世的马超,偏生顶了个文臣之后的名头,端的是造物弄人。
“杨某这杆枪,许久没遇着像样的对手了。我这杆滚银枪,今日便要会会你这‘锦马超’。”杨再兴舔了舔唇上雨水,丹唇扯出个狠戾的笑,却在眼底藏了抹转瞬即逝的光,“王宣抚使,可敢与在下赌个彩头?若你胜了,我便卸甲替你牵马坠镫;若我胜了……”他银枪在指间转出个花,枪尖点在王棣喉前三寸,“便留你这颗俊俏的头颅,给我的枪缨添朵红!”
话音未落,手中银枪已挽出三重枪花,最里层的枪花裹着雨珠,在雨幕里透出幽蓝冷光,恰似把西天的残霞都绞碎了,揉进这杆枪里。远处松涛阵阵,与两人战马的鼻息声混在一起,倒像是天地间架起了战鼓,只等这两个谪仙人儿,用银枪玉骨,敲出段震古烁今的传奇。
王棣听闻此言,非但不恼,指尖反而轻轻摩挲起枪杆上的雕花纹刻,雨珠顺着枪缨红穗滑落在护腕甲叶上,碎成细小的银鳞。他抬眼时,剑眉微挑,竟将漫天雨势挑出个缺口——只见他嘴角噙着抹清浅笑意,恰似春雪初融时,寒梅枝头凝着的那滴露水,清冽中带着几分疏狂。
“杨兄弟果然快人快语。”他屈指弹了弹枪杆,嗡鸣之声混着雨声荡开,惊得杨再兴座下白马踏水后退半步。虎头湛金枪在掌心转了个圈,枪尖挑起的雨丝在暮色里划出半轮残月形状,“某虽不才,却也知‘文死谏,武死战’的道理。若今日能与将军一战,纵是马革裹尸,也算不负这身甲胄。”
骤雨忽然转急,王棣的银铠在电光中泛起青芒,恰似被雷火淬过的精铁。“便以在下的项上人头为注——若杨兄弟胜了,尽可取去,权当在下给英雄磨枪的贽礼;若在下侥幸得胜……”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杨再兴腰间竹节鞭上,“望杨兄弟暂卸甲胄,随某回营饮盏薄酒,听某说段《张翼德义释严颜》的故事如何?”
话音未落,手中长枪已如白蛇出洞,枪缨在胸前炸开的刹那,竟将斜斜扑来的雨丝劈成两段。他胯下的“照夜白”通灵,察觉到主人战意,忽然人立而起,前蹄在半空踏碎雨幕,溅起的水花落在杨再兴银甲肩头,竟化作点点火星——原是王棣枪尖寒芒太盛,映得水珠都带了火光。
“不过在战之前……”王棣忽然俯身,从马鞍侧解下皮囊,反手抛给杨再兴。皮囊划破雨幕时泼出些酒液,在两人之间织出道琥珀色的线,“先饮些烈酒驱寒。某这酒叫‘破阵’,还是去年在太原府,用八百里加急运来的葡萄酿的。”
杨再兴伸手接住皮囊,指腹触到皮面上“醉里挑灯看剑”的刻字,忽然想起方才王棣袖口露出的红绳银铃——原来这文臣之后,竟也藏着“金戈铁马”的心思。他拔开木塞深吸一口,浓郁的酒香混着雨气撞进鼻腔,竟比他平日喝的烧刀子更烈三分。仰头灌酒时,酒液顺着下颌流进甲胄,在胸口烫出条火线,倒像是给这具冰雕玉琢的身子,浇了勺滚油。
“好个‘破阵’!”杨再兴随手将空皮囊抛回,银枪在指间转出残影,“王宣抚使既欲学张翼德,在下便做这严希伯!且看你这杆虎头枪,能不能挑得动我这杆滚银枪——”骤雷滚过天际时,他忽然露出雪白牙齿,“更要看你这文人骨血里,究竟有没有藏着三分武将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