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开府当日,赵构身着铠甲——那铠甲是周显送来的御器中留存的明光铠,虽卸下了繁复的纹饰,却更显英武。他立于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聚集的军民,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顺着风传到每个人耳中:“金军占我汴京,掳我君王,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今日设大元帅府于相州,凡有血气之伦,愿随我北上复土者,不论出身,皆为大宋将士!”

话音落时,台下先是一阵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呐喊。人群中,一名满脸虬髯的壮汉率先挤出,他肩上扛着一柄生锈的斩马刀,刀身还带着干涸的血渍,声如洪钟:“俺叫王大牛,原是相州猎户,金军杀了俺全家,俺早想报仇!愿随殿下赴死!”说罢,“噗通”跪倒,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见血也浑然不觉。

紧接着,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有身披旧甲的退伍禁军,手按腰间弯刀,眼神锐利如鹰;有扛着锄头、背着弓箭的乡间壮士,虽未习过战阵,却个个腰板挺直;甚至有身着儒衫的落魄士子,怀揣策论,高声喊道:“殿下,学生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书写檄文,号召四方义士!”

赵构命人在台下设了三张大案,分置“募兵”“纳粮”“献策”木牌。负责募兵的军校忙得不可开交,登记名册的毛笔写秃了三支,砚台磨了又添,案前的队伍从校场一直排到了城门口。每日清晨,校场便响起整齐的呼号声,新兵们跟着老禁军操练,虽动作生涩,却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长矛、刀剑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不过十日,相州城外的营帐便连绵数里,青色的军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营门前的鹿角、拒马排列得整整齐齐。每日都有各地义士赶来,有的带着数十人马来投,有的孤身一人背着干粮步行数百里,甚至有江南的商人,自发运来粮草、布匹,不求回报,只留下一句“愿殿下早日收复汴京”便匆匆离去。

这日黄昏,赵构与谋士们在帅府内查看名册,案上的竹简已堆成小山。一名军校掀帘而入,双手捧着名册,高声禀报:“启禀殿下,截至今日,入营将士已过一万,其中骑兵两千,步兵八千,另有谋士、医官、工匠百余人!”赵构闻言,放下手中的舆图——那舆图上,相州周边已密密麻麻标注了义军聚集的地点,如点点星火。他走到窗前,望着校场上仍在操练的将士,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得铠甲、兵刃泛着暖红的光。远处,帅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似在呼应着四方赶来的热血,那一万余人的呼号声,混着马蹄声、兵器碰撞声,在相州城上空回荡,成了乱世中最振聋发聩的希望之音。

相州的呼号声犹在耳畔,赵构已率部东进,不日便抵东平。这东平城扼汶水之险,北望齐鲁,南接江淮,比之相州更显雄阔,只是城垣之上仍留着金军过境的焦痕,街边偶有流民探头,见那面“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赤红帅旗迎风猎猎,眼中便又添了几分怯生生的希冀。

大军刚在城外扎营,营门处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构正与谋士在中军帐内推演兵势,帐外亲卫高声禀报:“启禀殿下,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率部数千来会!”

赵构起身掀帘,只见营道之上,两队人马正列队而入。前列士卒衣甲齐整,虽无战时的肃杀,却也步履沉稳;后列则多是精壮骑兵,马蹄踏在冻土上,溅起的尘土里混着些许枯草碎屑。队伍正中,两人并辔而来,一人身着青色锦袍,腰束玉带,面容白皙,颔下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正是黄潜善——他端坐马上,目光扫过营中林立的刀枪剑戟,嘴角虽挂着笑意,眼神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游移。

另一人则是杨惟忠,他身披一副玄铁铠甲,甲叶上还沾着沿途的风霜,左臂甲胄处有一道深可见里的划痕,显是经受过战阵。他身形魁梧,面容黝黑,下颌留着短须,双手按在马鞍前的剑柄上,目光如鹰隼般掠过营中景象,落在赵构身上时,才微微颔首,透出几分武将的沉稳。

待两人到帐前下马,黄潜善抢步上前,躬身便拜,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刻意拿捏的恭谨:“臣黄潜善,幸得殿下在此举义,高阳关军民日夜期盼,今日终能率部来投,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说罢,他抬头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赵构腰间那枚先帝遗留的白玉带钩,眼神微闪,随即又低下头去,笑容愈发谦和。

杨惟忠则随后上前,双手抱拳,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洪亮如钟:“末将杨惟忠,奉高阳关路军令,率部护粮助战。殿下帐下若需驱驰,末将与麾下儿郎,刀山火海亦不辞!”他说话时,腰间佩剑的剑穗随风微动,剑鞘上的铜饰虽已磨损,却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凝。

赵构抬手虚扶,目光在两人脸上一掠,心中已自有数。他知黄潜善久在地方任职,精于吏治,却素来主张对金“暂避锋芒”;而杨惟忠出身行伍,曾在西北与西夏作战,是员能战的宿将,只是素来少言,多以军令行事。

“二位远道而来,辛苦至极。”赵构声音平和,“如今汴京未复,二帝蒙尘,正需诸位同心协力。帐内已备下热茶,且随我入帐议事。”

入帐后,黄潜善果然率先开口,话锋却绕开了北上复土的急务,反而提及“当前军弱民疲,金军势盛,不如先据东平、徐州之险,休养生息,再图后举”,言语间句句不离“稳妥”二字,隐然透着妥协之意。杨惟忠则多是静听,偶尔开口,也只言“粮草已运至营后,可支三月;麾下骑兵可随时调遣,愿为先锋探查金军动向”,句句皆务实战。

赵构听着两人言语,心中已然明了。黄潜善虽主和,却熟稔朝堂与地方的联结,能为大军筹措粮草、稳定后方;杨惟忠虽少言,却能带兵打仗,是军中难得的悍将。当下乱世,既要有人稳住后方、统筹庶务,也要有人领兵前驱、浴血奋战。

议事过半,帐外传来营中士卒操练的呼号声,黄潜善顺势起身,拱手道:“殿下雄才,聚天下义士于麾下,实乃大宋之幸。臣不才,愿为殿下打理后方庶务,让殿下无粮草之忧;杨总管勇冠三军,可掌军中先锋,如此内外相济,大事可成。”

杨惟忠亦起身抱拳道:“末将听凭殿下调遣!”

赵构颔首,目光扫过帐外飘扬的帅旗,沉声道:“既如此,便以黄潜善为帅府参谋,掌粮草、民政;杨惟忠为先锋统制,率部驻守东平北门,防备金军来袭。”

自此,黄潜善便与此前已在帐下的汪伯彦一同,成了赵构倚重的谋主。两人皆主“暂避金军锋芒,徐图恢复”,虽与帐中诸多力主北伐的义士意见相左,却因深谙政务、能稳后方,渐渐成了赵构决策时最为倚重的臂膀。而杨惟忠则率部驻守北门,每日操练士卒,营中刀枪碰撞之声,与校场上传来的呼号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东平城中,既沉凝又带着几分复杂的声响。

东平城外的操练声尚未远逝,因金军南逼的消息渐紧,赵构已率“天下兵马大元帅府”部众退守济州。这济州城临汶水南岸,城郭虽不及东平雄阔,却因水路便利,成了南北义军汇聚的天然枢纽。城墙上斑驳的箭痕里还嵌着半片生锈的箭镞,街边酒肆的幌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偶有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擦肩而过,腰间多别着短刀,眼中满是对乱世的警惕,见了那面赤红帅旗,才稍稍松了神色。

大军刚在城南旧粮仓改建的营寨扎稳,营门的鹿角还未完全排好,便有亲卫飞步闯入中军帐,单膝跪地禀报:“启禀殿下!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大人、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将军、侍卫马军都虞候刘光世将军,各率部众前来投奔,已在营外候命!”

赵构正与黄潜善、汪伯彦商议粮草调度,闻言当即起身,掀帘出帐。只见营外官道上,三队人马绵延数里,旌旗错落,虽风尘仆仆,却各有气象。

最靠前的一队,士卒皆着青色号服,步伐齐整却不张扬,队伍前方,一人骑着匹白马,身着月白锦袍,外罩一件素色披风,腰间悬着一柄镶玉短笛——正是朱胜非。他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文人特有的沉静,颔下短须修剪得整整齐齐,见赵构出帐,翻身下马时动作从容,袍角扫过地上的碎石,竟未沾半点尘土。他快步上前,拱手行礼,声音清亮却不张扬:“臣朱胜非,忝为东道副总管,闻殿下在此举义,率地方军民共守济州要道,今日特来归附,愿为殿下筹谋调度,稳定后方。”说罢,他抬手递上一卷文书,正是济州周边州县的户籍、粮草账簿,卷面用桑皮纸仔细包裹,墨迹工整,显是早有准备。

中间一队人马则截然不同,皆是精壮骑兵,胯下战马嘶鸣不已,马背上的士卒个个腰悬环首刀,肩扛长矛,甲胄上还沾着沿途的泥点与草屑,透着一股刚从战阵赶来的悍勇之气。队伍最前,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翻身下马,他头戴亮银盔,身披乌金铠甲,铠甲肩甲处嵌着一块磨得光滑的兽骨护心镜,脸上几道浅浅的刀疤从眉骨延伸至下颌,更添几分凌厉。此人正是韩世忠,他大步流星走向赵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颤,抱拳行礼时,手臂上的肌肉将甲胄撑得紧绷:“末将韩世忠,率宣抚司麾下三千轻骑,从淮东一路杀来!金军在楚州烧杀掳掠,末将已斩其先锋百人,今日特来投奔殿下,只求能跟着殿下北上,直捣黄龙,救回二帝!”他说话时,腰间的箭囊晃了晃,露出几支羽箭,箭杆上还留着暗红的血渍,眼神如烈火般灼灼,透着武将的桀骜与赤诚。

最后一队人马,则是清一色的马军,马匹皆为高头大马,毛色油亮,马身覆着薄甲,骑兵们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阵列规整如刀切。队伍前方,刘光世身着一副镔铁连环甲,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身形挺拔,面容方正,下颌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却梳理得一丝不苟。他骑马行至赵构面前,动作沉稳地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末将刘光世,奉侍卫马军司军令,率五千马军护粮来援。殿下帐下若需驰骋疆场,末将麾下儿郎,皆是能冲善突的精锐,愿为殿下前驱!”他说话时,目光扫过营中操练的士卒,眼神中带着武将对兵力的审视,随即又落回赵构身上,透着几分恭谨。

赵构上前两步,抬手虚扶三人:“三位远道而来,雪中送炭,实乃大宋之幸!济州虽小,却因诸位到来,便有了复土的底气。”他目光依次扫过朱胜非手中的账簿、韩世忠甲胄上的刀痕、刘光世麾下整齐的马阵,心中了然——朱胜非精通民政,可掌济州政务;韩世忠悍勇善战,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刘光世麾下马军精锐,能镇住济州防务。

朱胜非顺势将账簿呈上,语气恳切:“殿下,济州周边州县的粮草、民壮名册皆在此处,臣已命人清点妥当,可随时调拨,供大军支用。”韩世忠则拍了拍腰间的佩刀,朗声道:“殿下若要练兵,末将愿带麾下儿郎做个表率,让新兵们瞧瞧,对付金狗该用什么手段!”刘光世亦沉声补充:“末将已命人将粮草运至营后粮仓,马军也已在城西扎营,随时听候调遣。”

赵构颔首,指着帐内:“三位一路劳顿,帐中已备下热茶,且随我入帐,共商复土大计。”三人闻言,依次随赵构步入中军帐,帐外的阳光透过帘隙,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与营中操练的呼号、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让这座饱经战火的济州城,渐渐透出几分重整河山的生气。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