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纵队的加急电报很快发到延安总部。
此时的延安,因华北局势全面稳定,此前坐镇前线统筹作战的彭老总与左副参谋长,已在组织示意下返回延安,重新参与日常军事决策工作。
李同志的窑洞里,灯火通明,祝老总、邹同志、彭老总、左副参谋长等核心首长围坐一堂,桌上摊着曾夏勇发来的电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欣慰的笑容。
“曾夏勇同志这份报告,真是振奋人心啊!” 李同志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赞许,
“舰艇入列、舰载机起降成功、海军陆战队组建成型,这才短短一个多月,独立纵队就建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军,速度之快、成效之显着,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祝老总连连点头:“这离不开夏勇同志的远见卓识和独立纵队全体将士的努力。有了这支海军,我们就能牢牢掌控渤海湾,不仅能防范日军的海上反扑,还能为后续的全国反攻提供强大的海空支援,意义重大啊!”
邹同志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海军的建成,让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美苏英等国正密切关注我们的发展,这支海军的出现,必将让他们更加重视与我们的合作,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众人纷纷表示认同,随后话题自然转向了电报中最核心的请求 —— 调李云龙、赵刚、张大彪、邢志国等人前往独立纵队,组建两栖合成旅领导班子。
李同志放下电报,目光投向彭老总和左副参谋长:“老彭、左参谋长,你们长期在前线指挥作战,对李云龙、赵刚同志的情况最为了解,说说你们的看法。”
彭老总缓缓说道:“李云龙这个人,打仗确实有一套,是个难得的猛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但他的毛病也很突出,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不服从指挥、遇事不请示。当年苍云岭战斗,他擅自改变作战计划,虽然打赢了,但打乱了总部的整体部署;后来打平安县城,更是好家伙,没向任何上级请示,就带着部队发起攻击,虽然最后攻克了县城,歼灭了大量日军,但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批评。”
左副参谋长也附和道:“彭总说得对,李云龙的指挥风格太‘野’,喜欢临场发挥,不按常理出牌。但不可否认,他的战术头脑确实灵活,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破局的办法,打了不少硬仗、恶仗,是个能打胜仗的将领。”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有赵刚同志在,情况就不一样了。赵刚同志文武双全,政治觉悟高,做事沉稳严谨,正好能弥补李云龙的不足。他们两人搭档多年,配合十分默契,赵刚既能帮李云龙把控方向,又能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是李云龙的最佳搭档。”
左副参谋长看向众人,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这次是让他们去独立纵队,由曾夏勇同志指挥。夏勇同志是全军公认的优秀指挥员,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战术水平,纪律性极强。有他坐镇,再加上赵刚同志的协助,我相信李云龙一定能收敛性子,发挥出他的作战优势,带好这支新的两栖合成旅。”
邹同志好奇地问道:“我听说,曾夏勇同志好像是李云龙的老部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没错!” 左副参谋长点了点头,详细解释道,
“夏勇同志最早是李云龙同志领导下的原 386 旅新一团六连连长。当年在李家坡战役中,夏勇同志带领六连,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先进的装备和顽强的斗志,立下了大功。战后,彭老总看中了夏勇同志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能力,将六连直接划归总部指挥,编为总部直属独立旅,这才有了后来的独立纵队。”
他笑着说道:“夏勇同志是李云龙一手带出来的,对李云龙的脾气性格非常了解;而李云龙也十分欣赏夏勇同志的才华,对他的指挥也会信服。有这层渊源在,他们之间的配合肯定会很顺畅。”
众人听完左副参谋长的介绍,心中的顾虑都打消了不少。
李同志沉思片刻,语气坚定地说道:“李云龙虽然有缺点,但他的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两栖合成旅是一支新质作战力量,需要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指挥员,李云龙正是这样的人选。再加上赵刚、张大彪、邢志国等同志的协助,以及曾夏勇同志的统筹指挥,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把两栖合成旅带成一支精锐之师。”
祝老总表示赞同:“我同意李同志的看法。用人要用其所长,我们不能因为李云龙有缺点就否定他的能力。只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他一定能为革命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邹同志也说道:“独立纵队正在快速发展,急需各类优秀人才。李云龙、赵刚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的到来,不仅能加强两栖合成旅的领导力量,还能把丰富的作战经验传授给部队,对独立纵队的整体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充分讨论,各位首长一致同意了曾夏勇的请求。
“好!那就给曾夏勇同志复电,批准他的请求!” 李同志拍板决定,
“另外,给晋冀鲁豫军区发一份电报,让他们尽快安排李云龙、赵刚、张大彪、邢志国同志交接工作,前往独立纵队报到,不得延误!”
“是!” 一旁的参谋人员连忙记录下来,准备起草电报。
很快,两份电报就起草完毕,经各位首长审阅无误后,以最高优先级分别发往独立纵队和晋冀鲁豫军区。
独立纵队指挥部内,曾夏勇正和李保华、陈定国等人商议两栖合成旅的后续训练计划,通讯参谋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司令员,总部复电!批准您的请求了!”
曾夏勇心中一喜,连忙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
电报中明确表示:“同意调李云龙、赵刚、张大彪、邢志国同志至独立纵队,分别担任两栖合成旅旅长、政委、参谋长、副旅长职务。望你部做好接收工作,加快两栖合成旅建设,尽快形成战斗力,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太好了!总部批准了!” 曾夏勇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把电报递给身边的李保华等人,
“有老团长他们来,两栖合成旅的建设一定能事半功倍!”
李保华等人看完电报,也纷纷表示祝贺。
陈定国说道:“司令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接收工作吧?给李云龙旅长他们安排好住处和办公场地,再把两栖合成旅的相关资料整理好,等他们一到,就能立刻开展工作。”
“好!” 曾夏勇点了点头,
“定国,你负责安排食宿和办公场地;林锐,你负责整理两栖合成旅的编制、装备、兵员等相关资料;卫国,你继续推进部队的基础训练,等老团长他们到了,再配合他们调整训练计划。”
“是!” 众人齐声应答,立即投入到准备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