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这就来!”孟栀赶紧拉着孩子过去。
刚走到仓库门口,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打在树叶上、岩石上,发出密集的声响。
很快,雨点连成了线,雨水如同瓢泼一般倾泻而下,视野迅速变得模糊。
豆大的雨点砸在基地的铁皮屋顶和水泥地上,噼啪作响,汇成一道道急促的水流。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远处的山峦和树林都隐没在雨幕之后。
张姐,一个四十多岁、身材微胖但行动利落的女人,披着雨衣正在安排人员烘干衣物、检查房屋是否漏雨。
“没带伞吧?”张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正好趁这雨大,外面没什么活儿,我带你去转转,看看咱们的家底儿。”
孟栀有些诧异,毕竟她觉得这些地方,不会随便给人看的吧,还是尺寸物资的地方。
但还是点点头,她也挺好奇的,现在基地究竟有多少东西。
便随着张姐穿过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广场,朝着后面那座不起眼的小山包走去。
山包向阳的一面看起来普普通通,长满了灌木和杂草。
张姐走到一处藤蔓格外茂密的地方,熟练地拨开层层绿意,露出了后面一个经过加固的的金属门。
门是厚重的合金材质,边缘有橡胶密封条,上面装着机械密码锁和一道需要钥匙开启的厚重门闩。
张姐一边输入密码,一边掏出钥匙。
“咔哒”一声,门闩打开。
张姐看上去毫不费力地推开沉重的金属门,孟栀这才想起来,张姐可是一个很强的力量型异能者,一般的异能者根本扛不住她一拳的,怪不得她来管后勤守仓库呢。
一股混合着泥土、干燥谷物和淡淡机油味的、略显阴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门内并非想象中的黑暗,反而有昏黄但稳定的光线透出。
她跟着张姐迈步进去,身后的雨声瞬间被隔绝了大半,只有沉闷的轰响。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这哪里是一个普通的山洞,这分明是一个被精心改造过的、规模宏大的地下仓储堡垒。
山洞显然经过人工拓宽和加固,穹顶很高,目测有七八米,整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之大,堪比一个标准室内体育馆。
穹顶和部分墙壁都喷射了水泥砂浆加固层,还能看到一些地方打着粗壮的金属支撑架,防止岩体松动。
照明系统是自给的,几根粗大的电缆沿着洞壁规整地架设,连接着悬挂在穹顶下方的几盏大功率LEd灯,发出稳定而节能的冷白光。
角落里,还有几盏应急灯和沿着主通道铺设的诱导灯,显然考虑了断电情况。
“姐只带你看啊。”张姐挤挤眼睛,其实她不知道,但是张姐这些人多少都知道,她救了很多异能者。
这座大山,也是她找到的庇护地点,
平时为人又善良开朗,张姐对谁警惕,都不会对她。
孟栀则是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他们对山洞的利用简直是叹为观止,怪不得地上的建筑虽然明晃晃,但开发的土地实在是不算多的。
而这个山洞,应该是最大的了。
整个山洞被划分成了几个清晰的功能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超市货架。
靠近洞口,是面积最大的粮食储备区,方便通风和取用。
一排排用坚固木材和金属框架搭起的货架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和密封箱,每个货架和箱子上都贴着清晰的标签。
主粮区一袋袋码放整齐的高粱、谷子、玉米、各种豆类,黄豆、黑豆、绿豆。
旁边还有专门区域存放着封装好的面粉、米粉和耐储存的压缩干粮。
张姐拍了拍一个麻袋:“光是这些主粮,省着点,够咱们现在这些人吃上小段时间,不过你们种出来了之后,我们就能撑更久。”
副食区摆放着成筐的、在阴凉处晾晒好的红薯和土豆,看样子保存的很好,表面干燥,没有发芽。
还有密封箱装着的干蘑菇、木耳、海带等干货,以及珍贵的食盐和白糖。
种类来说,比起孟栀空间里的少多了,但是看着安心呀,旁边还有人不断地搬进来架子,是为了之后继续储存的。
紧邻粮食区,这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加工工具,比如石磨、碾子。
靠墙是一排用土法烧制的大陶缸,上面用厚木板和塑料布密封着。
张姐揭开一个缸口,一股浓郁的酸香飘出:“这是腌菜,那边几缸是咸蛋和腊肉,不多,但关键时候顶用,还有你们上回做的,都在这里了。”
旁边还有几个密封的铁皮桶,装着自榨的、数量有限的植物油。
油倒是很少,孟栀立刻就想到要种些油菜花什么的,来做菜籽油。
“油少了些,我回去跟老陈和海哥说。”孟栀好像明白张姐的意思了,她看过之后,心里有数,就知道怎么查漏补缺了。
张姐看她上道,就笑得更真切了:“我不是经常跟着你们吃嘛,吃人嘴软,那两个老家伙忙死了,我可不好开口。”
位于山洞中段,货架上分类摆放着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品,上面挂着个“物资工具区”的牌子。
各种农具,崭新的和维修过的铁锹、锄头、镰刀、耙子,分类捆绑,刃口都做了防锈处理。
各种工具:,斧头、锯子、锤子、钳子、螺丝刀、绳索、铁丝、钉子……
还有最大量的生活用品:,叠放整齐的衣物,多是耐磨的工装和迷彩服、被褥、毛巾、肥皂、牙膏、卫生用品等,虽然数量有限,但码放得一丝不苟。
还有一部分医疗物资,几个带锁的柜子,里面是宝贵的药品、消毒剂、绷带和简单的手术器械。
张姐特意指了指:“祁医生定期派人来清点呢,吓死我了,这是重中之重。”
位于山洞最深处,能是源与设备区,也是最干燥、戒备最森严的区域。
这里整齐地码放着周锐他们刚刚带回来的、砖块似的凝固燃料,像一堵暗褐色的墙。
旁边是几十个密封的油桶,上面标注着“柴油”。
还有一堆堆收集好的、捆扎整齐的干柴和木炭,看来收集柴草是常态。
几台备用的发电机、水泵、以及一些重要的仪器设备,都用防雨布盖着,保养得不错。
“姐,那天我听到我们那边有个人,好像会烧炭,我去给你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