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中的动荡,如同瘟疫般蔓延,终于无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北疆重镇——汉中。
这一日,汉中太守府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将严颜,正对着手中一份来自成都中都护府的公文,怒目圆睁,虬髯戟张。公文以李严的名义发出,措辞强硬,以“国用不足,整饬武备,北防曹魏”为由,要求汉中郡即刻上缴库府存粮十万石,精铁五千斤,并征发民夫三千,限期送往南郑大营。
“岂有此理!李正方欺人太甚!”严颜勐地将公文拍在桉上,震得茶杯乱跳,“汉中地处边陲,直面魏贼兵锋,存粮铁器皆为军国重器,维系防线之根本!他李严在后方穷奢极欲,滥征私兵,如今竟将手伸到老夫这里来了!还要征发民夫?眼下春耕在即,抽调民夫,来年军民吃什么?喝西北风吗?!”
堂下众将僚属亦是义愤填膺。严颜镇守汉中多年,威德并施,深得军民爱戴,更与李严素来不睦。如今李严借权敛财,竟算计到汉中头上,如何能忍?
“太守!李严此举,分明是假公济私,欲壑难填!我汉中将士,宁可饿死战死,也绝不受此羞辱!”一员猛将愤然道。
“是啊,太守!绝不能答应他!否则我汉中防线必将空虚,若魏贼趁机来攻,如何抵挡?”
严颜胸膛剧烈起伏,强压怒火,沉声道:“回复中都护府!就说汉中存粮仅够自给,铁器皆为修缮城防、打造军械所用,实无余力支援。至于民夫,春耕事关国本,万难征发!请李中都护体谅边镇艰难,另寻他法!”
他这番回复,可谓强硬至极,几乎等同于直接抗命。文书很快拟好,用印发出。
然而,不过旬日,李严的第二道命令又至,语气更加严厉,甚至隐含威胁,指责严颜“拥兵自重,藐视中枢”,若再推诿,便要以“贻误军机”论处!
与此同时,严颜安排在成都的眼线也传回密报,称李严已在朝中散布谣言,说严颜年老昏聩,不堪守边重任,且有与魏国暗通款曲之嫌,意图为其更换汉中守将制造舆论。
“匹夫安敢如此!”严颜接到密报,气得几乎吐血。他一生忠于汉室,浴血沙场,如今竟被李严这等小人如此污蔑!
“太守,李严这是铁了心要拿我汉中开刀啊!”长史忧心忡忡,“若再不妥协,只怕……”
严颜勐地站起身,苍老的身躯挺得笔直,眼中射出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妥协?老夫镇守汉中之日,他李正方还在南阳玩泥巴!想要汉中的粮,汉中的铁,除非从老夫的尸体上踏过去!传令各营,加强戒备,没有老夫手令,一粒米,一斤铁,一个人,都不许离开汉中!再派人,八百里加急,给丞相府送信,陈明利害,请丞相主持公道!”
他知道,自己与李严的冲突已然公开化,再无转圜余地。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诸葛亮身上。然而,他更清楚,诸葛亮此刻在成都,恐怕也是步履维艰。
汉中与中都护府剑拔弩张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到了与之毗邻的荆西。
夷陵都督府内,陈砥看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情报,眉头微蹙。李严与严颜的矛盾激化,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李严这是利令智昏了。”马谡摇头叹道,“汉中乃蜀汉北大门,严颜老将军更是国之柱石。动汉中,便是动摇国本。他为了揽权敛财,竟不惜自毁长城,简直疯狂!”
苏飞则更关注军事层面:“主公,汉中若乱,无论严颜是屈服还是反抗,都必然导致汉中防务动荡。魏国张合、郭淮绝非庸才,绝不会放过此等良机。一旦汉中有事,我军荆西侧翼亦将受到威胁!”
陈砥点了点头,走到巨大的疆域沙盘前。汉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像一把钳子,一头扼守着蜀汉的北大门,另一头则与荆西所在的荆州西部山水相连。汉中不稳,则蜀汉北方屏障洞开,魏军可能长驱直入;同时,与汉中接壤的荆西北部,也可能面临来自魏军或蜀汉溃兵的压力。
“李严此举,无异于开门揖盗。”陈砥沉声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第一,立刻行文襄阳,禀报汉中变故,请赵叔(赵云)加强荆北与汉中接壤区域的巡防,警惕魏军异动及可能的流民溃兵。第二,我军北部防线,即刻提升戒备等级,‘荆山营’抽调一部,秘密向房陵、上庸方向移动,与襄阳兵马形成掎角之势。第三,加派斥候,深入与汉中交界的山区,严密监视任何兵马调动及不明人员活动。”
他的部署,既考虑到了来自北方的直接威胁,也预防了蜀汉内乱可能带来的波及。
“主公,我们是否……可以暗中给予严颜一些支持?”马谡试探性地问道,“比如,通过某些渠道,传递一些李严不法之事的证据给严颜,助其与诸葛亮抗衡?”
陈砥摇了摇头,目光深邃:“不必。此刻插手,过于明显,易引火烧身。严颜性格刚烈,无需我等煽风点火。而诸葛亮……他若连这点局面都掌控不了,也就不是诸葛孔明了。我们静观其变即可。眼下,我们自己的根基,才是最重要的。”
他再次强调了对荆西内部的深耕。外部的风暴愈烈,内部的稳定就愈显珍贵。
成都,丞相府。
诸葛亮同时接到了严颜的求援信和李严关于严颜“抗命”、“有通敌之嫌”的弹劾奏章。他坐在灯下,看着这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久久沉默。
烛火映照着他消瘦而疲惫的脸庞,剧烈的咳嗽声不时打破书房的寂静。先帝托孤时那“统内外军事”的遗命,如同一条毒蛇,缠绕在他的心头,让他举步维艰。
李严对汉中下手,既在他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深知李严的贪婪与短视,却也没想到其会如此迫不及待,如此不顾大局。动汉中,这是要掘蜀汉的根基啊!
而严颜的求援,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若明确支持严颜,便是与手握“大义”名分的李严公开决裂,朝局必将大乱;他若默认李严的行为,则寒了边关将士之心,更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丞相,李严此举,天人共愤!若不制止,国将不国啊!”蒋琬情绪激动。
费祎相对冷静:“然李严手握遗诏,名分上统辖军事,其以整饬武备为名行事,我等若强行阻止,恐被其反诬为擅权。且其党羽如今在朝中亦有不少……”
诸葛亮抬起手,示意他们不必再说。他何尝不知其中的艰难?
“回复严老将军,”诸葛亮的声音沙哑而坚定,“就说朝廷已知汉中情状,正在筹议。令其务必以国事为重,谨守防区,绝不可与中都护府发生直接冲突,一切待朝廷明断。”
这是拖延之策,先稳住严颜,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那李严那边……”董允问道。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以朝廷名义,下发文书至中都护府。言汉中乃国之屏障,严颜老成宿将,不可轻动。所需粮草军资,朝廷将设法从别处筹措部分,望中都护以大局为重,暂缓对汉中征调。同时,催促其尽快平定南中叛乱,以安民心。”
这同样是拖延,既稍稍安抚了李严,也给他套上了“平定南中”的紧箍咒,更暗中点明了朝廷(实则是他诸葛亮)并未完全放手。
“另外,”诸葛亮看向蒋琬,“公琰,你亲自去一趟李严府上,就以商议南中军务为名,探探他的口风。顺便……将我们掌握的,关于其在巴西、巴郡征兵时,其麾下督邮贪贿枉法、激起民变的几份确凿证据,‘无意中’让他看到。”
蒋琬心领神会,这是警告,也是试探。既要让李严知道诸葛亮并非毫无准备,也要看看李严的反应,判断其疯狂的底线在哪里。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成都的暗夜里激烈进行。诸葛亮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在有限的棋枰和规则内,竭力与疯狂的李严周旋,试图稳住这艘在风浪中剧烈摇晃的帝国航船。
就在蜀汉内部因为汉中征调之事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一直密切注视蜀中动向的司马懿,终于露出了獠牙。
洛阳,大将军府。
司马懿听着司马师关于蜀中李严、严颜冲突的最新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李严果然不负我所望!竟敢去动严颜的汉中!真是自寻死路!”司马懿抚掌轻笑,“严颜那老匹夫,性情刚烈,岂是肯吃亏的主?这下,有好戏看了。”
“父亲,我们是否……”司马师做了一个进军的手势。
“不,还不是时候。”司马懿摇了摇头,目光幽深,“让他们先斗着。李严越是疯狂,诸葛亮就越是束手束脚,蜀汉的内耗就越严重。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给他们再加一把火,同时……办好我们自己的事。”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汉中方向:“传令张合、郭淮,加大对汉中方向的侦察和挑衅力度!做出随时可能大举南下的姿态!但要记住,是佯动,是威慑,不可真的发起大规模进攻。”
他要利用魏军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严颜的困境和李严的疯狂,逼迫蜀汉内部矛盾总爆发。
“另外,‘鹰巢’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司马懿问道。
“回父亲,‘鹰巢’已按计划转入蛰伏,通道保持畅通,物资也已隐蔽。只是……近来乌桓和素利部的骚扰虽减,但谷外似乎多了些来历不明的窥探者,不像是胡人,倒像是……南边来的。”司马师回道。
司马懿眼神微凝:“南边?陈砥的人?还是……‘涧’?”他冷哼一声,“不必理会。只要‘鹰巢’不暴露,几条小鱼,翻不起大浪。告诉‘山君’,继续蛰伏,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轻举妄动!”
他的重心,依然放在搅乱蜀汉内部,以及那条若隐若现的古道上。在他看来,只要蜀汉内乱不止,江东暂时无力北顾,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更深远的布局。
各方势力的博弈,使得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漫长而压抑。
汉中,在严颜的强硬态度和诸葛亮的暗中安抚下,暂时顶住了李严的压力,但军民之心已然浮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不安。严颜下令加固城防,囤积守城器械,日夜巡防,不敢有丝毫懈怠。
荆西,陈砥在加强北部戒备的同时,对巫县山洞的探查也有了新的进展。探洞的“荆山营”精锐发现,那山洞内部极其深邃,岔路众多,似乎真的通向极远之处。他们在一条岔道的石壁上,发现了与永昌祭坛碑文类似的古老符号,这进一步印证了古道存在的可能性。陈砥下令封锁消息,仅在洞外险要处设立秘密观察点,继续监视。
成都,李严在接到诸葛亮的“安抚”文书和蒋琬隐晦的警告后,虽然表面上有所收敛,暂缓了对汉中的直接逼迫,但暗中更加快了在巴西、巴郡整合新军、安插亲信的步伐。同时,他对于南中李恢“发现古迹”的报告,采取了冷处理,既不同意增兵探查,也不再强行催促进攻,意图将李恢彻底晾在那里。他与诸葛亮的矛盾,已然公开化,只差最后那层遮羞布被彻底撕开。
南中,李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外有叛军威胁,内有督军使者掣肘,朝廷(李严)态度暧昧,援军粮草遥遥无期。他只能依靠手中有限的兵力,勉力维持着几条重要通道的畅通,防止叛乱进一步扩散,处境极其艰难。
而在北疆,魏军张合、郭淮部的佯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小股部队试图强行穿越边境哨卡的行为,虽然都被严颜军击退,但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天下这盘棋,似乎已经到了中盘绞杀的关键时刻。每一个落子,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决定最终的胜负。李严的疯狂,严颜的刚烈,诸葛亮的隐忍,陈砥的稳健,司马懿的阴鸷,各种力量交织碰撞,将整个局势推向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场酝酿已久的风暴,即将来临。而风暴的中心,很可能就是那牵动着各方神经的汉中,以及那条隐藏在山川迷雾之中的古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