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三年四月中旬,汴京城内春意盎然,但朝廷内部的政治氛围却愈发紧张。就在苏明远为即将到来的御前汇报忧心忡忡之际,一个意外的邀请悄然而至。
这天傍晚,苏明远正在户部整理相关材料,准备为可能的皇帝召见做最后的准备。夕阳透过窗棂洒在案头的文书上,给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镀上了一层金辉。他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酸涩的双眼,心中盘算着明日的安排。
苏大人,有人求见。门外传来书吏的通报声。
这么晚了,是什么人?苏明远疑惑地问道。
来人自称是郑府的管家,说有郑大人的亲笔信要面呈。
苏明远心中一动。郑怀远,那个曾经在清远县为他带来京城消息的神秘文士,如今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他连忙整理衣冠,让人请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精明管家,神态恭敬却不卑不亢。他从怀中取出一封用上等信纸写就的书信,双手奉上:苏大人,这是我家主人的亲笔信,特地让小人送来。
苏明远接过信件,只见封面上用工整的小楷写着明远贤弟亲启几个字,笔法遒劲有力,一看就知出自文人之手。他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道:
明远贤弟台鉴:近日朝政纷扰,新政之争愈演愈烈。兄观时局变化,深感人心向背之重要。明日酉时,兄在舍下设小宴,邀集朝中诸友,共议时政。贤弟才学过人,见识深远,正值用人之际,不可独善其身。望勿推辞,务必赏光。郑怀远顿首。
看完这封信,苏明远的心情复杂起来。郑怀远的邀请来得如此及时,显然不是偶然。在当前这个敏感时刻,任何政治聚会都可能有深层的含义。
请转告郑大人,苏某明日准时到达。苏明远对管家说道。
苏大人,我家主人还特别交代,明日的聚会比较随意,不必过于正式。另外,可能会讨论一些朝政问题,请大人有所准备。管家恭敬地补充道。
送走管家后,苏明远独自站在窗前沉思。郑怀远在朝中的地位特殊,既不是朝廷正式官员,却与各方都有联系。他的聚会往往能聚集朝中重要人物,是观察政治风向的重要场所。
在这个关键时刻,郑大人邀请我参加这样的聚会,到底有什么用意?苏明远在心中揣摩着。
他想起了几个月前初到京城时的情景。那时郑怀远就曾暗示,朝廷需要有实际经验的改革派官员。现在,在新政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刻,这个邀请是否意味着什么特殊的安排?
夜深了,苏明远仍在思考明日聚会可能遇到的情况。从郑怀远信中的措辞来看,参加聚会的应该都是朝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这样的场合,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解读出政治含义。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了解朝中各方态度的好机会。苏明远最终下定决心,而且,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也需要更多的支持。
第二天一早,苏明远特意早起,仔细考虑着今天的装扮和准备。这种非正式但重要的政治聚会,服装既不能过于正式显得生疏,也不能太随意失了分寸。最终,他选择了一套质地上乘但式样朴素的青色文士服,既体现了身份,又不会过于张扬。
在户部处理了一上午的公务后,苏明远提前离开,回到住处做最后的准备。他重新整理了近期的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新政执行的数据、各地反馈的情况,以及自己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虽然不确定今晚会讨论什么具体问题,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下午时分,苏明远收到了一个意外的访客——张世亨。
明远兄,听说你今晚要参加郑大人的聚会?张世亨神情有些紧张地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苏明远有些意外。
郑大人的聚会在朝中很有名,参加的都是重要人物。张世亨解释道,我是从一个在翰林院工作的朋友那里听说的。
这让苏明远意识到,郑怀远的聚会确实不是秘密,在朝中有相当的知名度。
世亨兄,你对郑大人了解多少?苏明远询问道。
张世亨想了想,说道:郑大人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职,但在朝中很有影响力。据说他与王相公关系密切,但也与其他派系保持联系。他的聚会往往能聚集各方人士,是京城重要的政治沙龙之一。
那参加他聚会的都是什么人?
主要是朝中的中高级官员,也有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士和学者。不同政治立场的人都有,所以讨论往往很激烈。张世亨详细介绍道。
这些信息让苏明远对今晚的聚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看来,这将是一个各方政治力量汇聚的场所,而他作为新政的代表人物之一,必然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明远兄,参加这样的聚会要很小心。张世亨提醒道,在那种场合,一句话说错了可能就会得罪人。
我明白,会谨慎的。苏明远点头,不过,在当前的形势下,也不能完全回避。
下午时光很快过去,夕阳西下时,苏明远开始为晚上的聚会做最后准备。他换上精心挑选的服装,检查了随身携带的文件,然后静心调息,让自己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今晚的聚会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苏明远对着镜子整理衣冠时想道,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要保持冷静和智慧。
酉时将至,苏明远出发前往郑府。郑怀远的府邸位于京城的文人聚居区,是一座典型的文人宅院,既有书香气息,又不失雅致。门口已经停了几辆马车,显然其他客人已经陆续到达。
门房认识苏明远,连忙迎上前来:苏大人,我家主人已经恭候多时了。
走进府邸,苏明远听到从花厅传来的谈话声。声音不大,但透着一种严肃认真的氛围。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这场可能改变他政治命运的重要聚会。
无论今晚会发生什么,我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苏明远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随着脚步声的临近,花厅里的谈话声逐渐安静下来。苏明远知道,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出现。这个从清远县走来的年轻官员,即将在京城最重要的政治沙龙中,面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考验。
夜幕正在降临,而这场关系到新政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政治聚会,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