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乃我所长算是彻底燃起了所有人的热情。这略知一二已经够唬人了,这所长之事,又会是什么样子啊。
上官仪其实也知道,自己今天有些不正常。平时的自己都是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有些热血,就想在这几人面前炫技。他觉得自己堕落了,竟然为了留在东宫,不惜如此。
杜荷赶紧把自己手中的奏本,郑重地递到上官仪手中:
还请上官大人,过目。
上官仪在弘文馆就是干这个的,非常明白,这是让自己润色、修订奏本。他打开奏本,开始翻阅,从头看到尾,最后点点头:
杜侍郎,好文采啊,行文流畅,字字珠玑,这还如何修订啊?上官仪说的是真心话,他觉得完全没必要重新草拟。
杜荷好歹也是一个进士,文采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他的奏本,想到李世民那里,可没那么容易。因为他的言论过于激进,还有些离经叛道,李世民看了几次,被气坏了,所以要求他的奏本必须让魏征和杜如晦过目修订后,才能递呈。
因为被人拦了一下,他的很多想法,就没法精准的抵达天听,而且有的时候魏征还会骂人,让回去重写,这就很糟心。
上官大人,我只求,这奏本能原原本本的把在下的意思,传达给陛下。杜荷极其认真。
上官仪想了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了,他指了指门的方向,小声说道:
是魏大人,拦下了?
李承乾点点头:确实如此,不知上官大人可有办法啊?
上官仪没多说什么,直接坐到案台前,展开纸卷,开始重新草拟杜荷的奏本。不消片刻,他就停笔了。
杜侍郎,看看吧。
杜荷拿过手卷,从头到尾的研读一遍,马上躬身行礼:上官大人,真是大才啊!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坐下,开始重新誊抄奏本,然后兴高采烈地冲出了门,去找魏征了。
魏征拿到奏本的同时,也同时抓住了批注的朱笔,准备例行公事,该删的删,该改的改。结果几次提笔,几次放下,一个字也没改成。他都没搭理杜荷,直接喊道:
杜相,您赶紧过来看看吧。
杜如晦以为杜荷又有了什么离谱的想法,都做好了骂人的准备。他拿过奏本看了一遍,直接傻眼了。这奏本李世民不会喜欢的,但是他俩却拦不住。
原因没有别的,这涉及到文人风骨。你可以改别人的文章,但是这个前提是你改的要比别人好啊,要是改砸了,会被人诟病一辈子的。如今眼前的奏本经过华丽的修饰,他们竟然没法下笔了。这已经不是奏本了,这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无懈可击。
虽然文无第一,但是你至少要站在那个高度,才有资格说这话,可惜他们现在不够高。
杜如晦看着眼前有些得意的儿子,感慨万千。两年前他还是个无可救药的纨绔,突然就要参加科考,竟然还考中了,随后就是平步青云,登堂入室,今天更是用一册奏本,挣脱了他这个父亲束缚他的枷锁。
他握着奏本的手,有些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儿子成长的欣慰,还是因为担心孩子未来的前途。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我会亲自呈于陛下。
杜荷嘴角一弯,直接拱手:那就有劳父亲和魏大人了。
说完他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此刻的李承乾已经坐在案台前,指着一纸契书说道:
上官大人,在东宫做事,是给钱的,这和你的俸禄没关系,和你是东宫属官也没关系,纯粹是我李承乾,自己掏钱,以表心意,你自己看看吧。
上官仪觉得新鲜啊,这是在雇佣官员,就没听说过。他觉得多半是那种需要表忠心,或者事关身家性命的文书。他不想看,更不想签,但是被这么多人看着,他也只能拿起契书浏览一下。
这一看他就觉得很平常,这就是一张普通的雇佣契书,明确了责任和福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看上官仪不说话,李承乾指着契书上,俸金的空位说道:
这数额,上官大人,可以自行填写。
这话是李承乾从秦川那里学来的霸总语录,一直都觉得很有霸道,只可惜一直没用上,没想到今天有幸使用了一次,感觉还不错。
上官仪又不傻,知道这是李承乾想要留住他,他本人也想留下。原本签字画押,就完事儿了,可是让李承乾这么一折腾,他有些糟心,不知道这个数额要怎么写。推脱有些假,直接写似乎有些不识好歹。
上官兄,你就随便写吧,反正太子殿下也兑现不了,就是个形式,东宫所有人都要签的。秦川拍了拍上官仪的肩膀。
上官仪看所有人都不太在意的样子,就填了一个五十贯。众人看上官仪落笔了,都挤过来看,这一看所有人面色精彩,只有李承乾脸黑了。
上官仪看李承乾面色不好,以为自己可能是不识好歹了。但是等他看了其他人的表情后,一下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是填少了。
他心里苦,他也不想这么小家子气。他出身上官氏,而且自己家这一支还地位显赫,只可惜自己运气不好,年幼时父亲就被宇文化及杀害,家道中落,最后还沦落到当和尚。是父亲的几位好友举荐他参加了科举,中了进士,这才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
他一年的俸禄核算下来也就50贯,所以他才随手写了这么个数,没想到还丢了人。
要不一百贯怎么样?上官仪拿着笔犹豫。
李承乾脸更黑了。
这真的不少了,微臣惶恐。上官仪觉得不能拿太多,这已经很多了。
赵节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道:上官大人,你把东宫当什么了?怎么好意思写出这个数目啊,至少也要俸金300贯啊。
上官仪内心吐槽,这300贯也没大气到哪去啊,但是人家都给提示,他就准备提笔修改。
李承乾气坏了,一把抢过契书,直接在上面写上了俸金200贯,然后拿着契书气呼呼就走了。
上官仪傻眼,这是一百贯嫌少,三百贯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