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看着众人那副魂不附体的样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把柴油机熄了火,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众人的喘气声。
“村长,各位叔伯婶子,”林墨的声音再次响起,把众人的魂儿都拉了回来,“我说的这些,不是吹牛。”
他指着那台还冒着热气的柴油机。
“这东西,只要给它喝油,它就能一直干活,咱们家的电灯,就能一直亮着。”
“以后,咱们合作社的药材,需要烘干、切片、磨粉,都可以让它来干。”
“大家伙儿想想,那得省下多少功夫?咱们又能多种多少地?多挣多少钱?”
林墨的话,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每个人的心上。
多挣钱!
这三个字,比什么神仙显灵都来得实在!
村民们的心,一下子就从对未知的恐惧,变成了对未来的狂热期盼。
“墨儿……你……你说的是真的?”村长颤抖着声音问道,他需要再次确认。
“当然是真的。”林墨斩钉截铁。
“那……那这电灯,能……能安到俺们家里不?”人群里,一个汉子鼓足了勇气,小声问了一句。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墨。
是啊!林墨家亮了,他们家还摸黑呢!
谁不想自家晚上也跟白天一样亮堂?
林墨笑了。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能!”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只要大家想,我就有办法让家家户户都通上电,都用上这电灯!”
轰!
人群彻底炸了锅!
“俺要安!墨儿,多少钱俺都安!”
“俺也要!砸锅卖铁也要安一个!”
“林神医!不!林理事长!您就是俺们的活菩萨啊!”
村民们疯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自己落下了。
刘婶也混在人群里,她挤不到最前面,只能在外围拼命踮着脚尖,扯着嗓子喊:“墨儿!婶子家也要安!婶子给你磕头了!”
她现在哪还有半点嫉妒,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讨好。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林墨抬高了声音,压下了嘈杂的人群。
“安电灯可以,但不是现在。”
他解释道:“第一,拉线、安灯泡都需要材料,这些东西我得慢慢去镇上淘换。”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这发电机喝的是柴油,那玩意儿金贵,不好弄。现在这台小的,只够我家自己用。要想全村都用上电,咱们得弄一台更大的发电机回来!”
“所以,大家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把合作社干好,把路修通,把药材种出来!”
“等咱们挣了钱,别说电灯,以后拖拉机、大汽车,咱们村都要有!”
林墨的这番话,有理有据,又画出了一张无比诱人的大饼。
村民们虽然心急,但也明白这个道理。
想过好日子,就得先跟着林墨好好干!
“理事长说得对!咱们听理事长的!”
“对!先把路修好!挣大钱!”
人群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工地上干个通宵。
林墨看着大家高涨的热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股拧成一股绳的劲儿。
送走了村民,林家院子里终于清静下来。
李秀莲看着儿子,眼神复杂得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墨儿,你跟娘说句实话,你……你到底是从哪儿学来这些本事的?”
林墨扶着母亲坐下,又给父亲和二叔递上烟。
他看着家人担忧的眼神,叹了口气,半真半假地说道:“爹,娘,二叔,其实我之前大病一场,昏迷的时候,做了个很长的梦。”
“梦里有个白胡子老神仙,说我命不该绝,传了我一身的本事,有医术,有种地的法子,还有这些摆弄铁疙瘩的机关术……”
他知道这个解释很扯,但在眼下这个时代,却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
果然,李秀莲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她双手合十,朝着天上拜了拜:“哎哟,原来是这样!我说呢!这是老天爷开眼,神仙保佑啊!”
林大山和林大河也对视一眼,默默地抽着烟,脸上的凝重也化开了不少。
神仙托梦,这个说法,他们信。
只有苏清清,她安静地坐在林墨身边,一言不发。
她不信什么神仙托梦。
她只相信,她的男人,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不管他有什么秘密,她都会陪着他,守着他。
……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又去了一趟黑市。
有了上次的合作,老鬼对他热情了许多。
林墨这次的目标很明确,他需要更多的铜线、灯泡、开关,还有一些制作简易电动机的零件。
这些东西零零碎碎,但加起来也花了他不少钱。
老鬼看着他列出的清单,咂了咂嘴:“小兄弟,你这是要大干一场啊!镇上最近可到处都在传,有个神人能抓雷电当灯用,不会就是你吧?”
林墨笑了笑,不置可否。
“老鬼,我还需要一台小点的柴油机,一千瓦左右的,有门路吗?”
“有!当然有!”老鬼拍着胸脯,“不过那玩意儿也紧俏,价钱可不便宜。”
“钱不是问题。”
林墨又拿出了一根小黄鱼。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在这个时代,钱有时候还不如这黄澄澄的玩意儿好使。
三天后,林墨带着李二牛和张狗蛋,又一次悄悄地把一台小了一号的柴油机和一大堆零件运回了杏花镇的药铺。
他准备给药铺也通上电。
这天晚上,林墨关了铺子,就在后院里忙活起来。
赵龙、李二牛、张狗蛋几个,则是满脸好奇地围观。
当林墨熟练地接好线路,启动那台小柴油机时,熟悉的轰鸣声再次响起。
紧接着,他按下了开关。
“嗡!”
一瞬间,整个药铺的后院,连带着前面的店铺,都被雪亮的白光彻底照亮!
药铺里那些名贵的药材,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天呐!”
赵龙和李二牛他们,更是直接看傻了眼。
就在这时,铺子的大门被人“砰砰砰”地敲响了。
“林神医!林神医在家吗?”
门外传来了杂货铺王老板那标志性的谄媚声音。
“出什么事了林神医?您家这……这是着火了吗?怎么这么亮堂啊!”
赵龙拉开门栓,杂货铺的王老板一个趔趄就冲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好几个探头探脑的街坊,有对面布店的,有旁边粮油店的,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惊疑。
“我的老天爷!”
王老板一脚踏进铺子,整个人就像被点了穴,瞬间僵在原地。
他预想中火光冲天的景象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让他毕生难忘的璀璨光明。
整个清清百草阁,从里到外,亮得跟传说中的水晶宫一样。
那光,白花花的,不刺眼,却亮得人心里发慌。
铺子里每一个药柜的纹理,地上每一块青砖的缝隙,都看得一清二楚。
“王……王老板,这……这是啥呀?”跟在后面的布店老板,声音都哆嗦了。
“神……神仙灯……”王老板嘴唇发干,下意识地吐出这三个字。
他之前听村里来买东西的人说过,说林神医能抓雷电当灯用,他当时还当是乡下人没见识,吹牛皮。
现在亲眼所见,才知道人家说的,还是太保守了!
这哪里是灯?这分明是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挂屋里了!
林墨从后院走了出来,看着门口这群目瞪口呆的邻居,脸上挂着和煦的笑。
“王老板,各位街坊,晚上好啊。”
“林……林神医……”王老板回过神来,脸上瞬间堆满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指着屋顶那发光的灯泡,结结巴巴地问,“您……您这是……”
“哦,没什么,自己弄了个小玩意儿,叫发电机,以后晚上看店方便些。”林墨说得云淡风轻。
发电机?
众人听不懂,但这不妨碍他们理解这件事的震撼性。
“林神医,您这灯……也太亮了!”粮油店的张老板满脸羡慕,“比我那十盏马灯捆一块儿都亮!”
“是啊是啊!”布店老板娘也凑了上来,一双眼睛放着光,“林神医,您这手艺,真是绝了!这……这灯,费油不?”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成本问题。
林墨笑了笑:“还行,那台机器喝的是柴油,不算便宜,但也不算贵。”
他当然不会说实话。
王老板眼珠子一转,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他搓着手,腆着脸凑到林墨跟前,压低了声音:“林神医,您看……我这杂货铺就在您隔壁,您这灯这么亮,光都照到我铺子里了……”
“能不能……能不能也拉根线到我那儿去?让我也跟着沾沾光?”
他生怕林墨拒绝,赶紧补充道:“我给钱!给电费!您说多少就多少!”
这话一出,其他几个老板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对啊!
可以给钱啊!
“林神医还有我!我家布店也要!”
“我粮油店也要!林神医,只要您点头,价钱好商量!”
一时间,铺子门口吵嚷起来,这几位平日里精明得跟猴儿一样的老板,此刻为了能拉一根电线,差点没打起来。
他们太明白这灯的价值了。
杏花镇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除了国营饭店,谁家铺子不是早早就关门了?
要是自家铺子晚上也能亮如白昼,那生意不就能多做一两个小时?
这一两个小时,多挣的钱,还怕付不起那点电费?
这哪里是电灯?这分明是一棵摇钱树啊!
林墨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里早有预料。
他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老板的心情,我理解。”
“不过,我这台发电机不大,带不了太多家。而且拉线也需要材料和人工,不是件简单的事。”
听到这话,几个老板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王老板更是急得抓耳挠腮。
林墨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呢,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这样吧,我这台机器,除了带我自家,最多还能再带四家铺子。”
“谁想要,可以。但有几个条件。”
“您说!林神医您说!”王老板抢着表态。
“第一,拉线、买灯泡开关的材料费,你们自己出。”
“第二,每家每个月,交五块钱的电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墨的眼神扫过每一个人,“我只把电拉给真心实意跟我们清清百草阁交好,愿意跟我们一起,把这条街的生意做红火的邻居。”
“那些背后说闲话,使绊子的,给多少钱,我也不伺候。”
这番话,说得软中带硬,既给出了合作的价码,也立下了自己的规矩。
五块钱一个月!
这个价格,让几个老板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年头,一个壮劳力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挣个十来块。五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他们转念一想,又觉得值!
太值了!
只要晚上能多开一个小时的门,五块钱算什么?一天就能挣回来!
至于第三个条件,更是让他们心里一凛。
这林神医,看着年轻,手段却老辣得很。
这是在用电灯,整合他们这条街的势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我干!”王老板第一个拍了板,他从兜里掏出五块钱,恭恭敬敬地递到林墨面前,“林神医,这是这个月的电费,您先收着!以后您就是我亲哥!谁敢跟您过不去,我王胖子第一个不答应!”
“我也干!”布店老板娘也赶紧掏钱。
“还有我!”
转眼间,四个名额就被抢购一空。
没抢到的两个老板,捶胸顿足,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林墨收了钱,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整条街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知道,林神医要带着隔壁几家铺子,一起发财了。
赵龙带着几个老板,忙前忙后地买材料、拉电线。
到了晚上,当清清百草阁周围的四家店铺,同时亮起那璀璨的白光时,半个杏花镇的人都跑出来围观。
这条原本普普通通的街道,在夜晚变得如同白昼,灯火通明,成了整个镇子最亮眼、最繁华的地方。
生意,也随之火爆起来。
无数人被这光明吸引,晚上都爱往这边凑。
几家通了电的铺子,营业额蹭蹭往上涨,老板们天天嘴都笑得合不拢,见了林墨,比见了亲爹还亲。
而那些没通上电的铺子,则是一片愁云惨淡,眼巴巴地看着对面人来人往,自家门口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