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安的身份曝光后,专项小组的核心任务转向“锁定其实时位置”。技术科将突破口放在了暗网通讯记录上——通过还原“血色黎明”平台的服务器数据,提取到了17段“幽灵”与赵天成、蝰蛇、沈明的加密语音通话录音,声纹比对成为锁定顾维安的关键。
“这些通话都经过了多层变声处理,原始音色被严重扭曲,常规的声纹分析无法识别。”技术科负责人调出一段录音,播放出的声音如同机械合成的低频噪音,“但变声软件只能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和语速,无法完全消除说话人的发声习惯——比如气流通过声带的摩擦音、鼻腔共鸣特征、独特的停顿节奏,这些都是天生的,难以伪装。”
技术人员启动了“声纹去噪还原系统”,通过频谱分析、谐波分离等技术,剥离录音中的电子噪音和变声干扰,提取核心发声特征。“我们先建立了‘基础声纹模型’,再将还原后的声纹与顾维安的公开语音样本进行比对。”负责人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顾维安五年前在医学论坛做过直播讲座,我们找到了当时的录音,提取了他的原始声纹。”
屏幕上,两条声纹波形逐渐重叠,关键特征点的匹配度不断攀升。“你看这里——”负责人指向一处波峰,“顾维安说话时,在‘实验’‘控制’‘数据’等词汇后会有一个极短的鼻腔停顿,这个特征在还原后的暗网录音中完全一致;还有这里的谐波频率,两者的误差不超过0.3赫兹,远超偶然匹配的概率。”
最终的比对结果显示:暗网录音中“幽灵”的声纹,与顾维安的公开声纹样本相似度高达98.7%,结合dNA证据,可确认“幽灵”就是顾维安。
“声纹锁定不仅印证了身份,还能帮我们追踪他的位置。”技术人员补充道,“我们对录音中的背景音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其中三段通话的背景里,存在独特的环境噪音——低频的机械运转声、高频的热带虫鸣,还有电网的工频干扰(50赫兹)。”
通过噪音溯源,技术人员锁定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机械运转声来自大型生物反应器,与科锐生物核心实验室的设备噪音特征一致,说明其中部分通话是顾维安在国内时录制;二是虫鸣声音频与巴西亚马逊雨林边缘的昆虫种群特征匹配,且电网工频干扰符合巴西部分地区的供电标准,结合沈明逃往巴西的线索,推测顾维安目前很可能藏身于“31”生物农场。
“还有一个关键细节。”林砚看着声纹分析报告,“顾维安在通话中提到‘蜂巢’‘最终实验’时,语速会明显加快,呼吸频率上升,这说明‘最终实验’对他至关重要,甚至可能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他结合侧写补充,“高智商罪犯通常极度冷静,但涉及核心目标时,情绪仍会通过细微的发声特征暴露,这也印证了他对‘完美傀儡’的偏执追求。”
江澈立刻联系国际刑警组织,将声纹分析报告、背景音溯源数据同步给巴西警方,请求协助调查“31”生物农场的具体位置,实施秘密监控。“巴西警方反馈,‘31’生物农场位于马瑙斯郊区,周围是热带雨林,地理位置偏僻,安保严密,对外宣称是‘药用植物培育基地’。”侦查员汇报,“他们已经安排卧底潜入农场附近,初步确认农场内有大型实验室,且近期有大量物资和人员进出,疑似在筹备某项重要实验。”
与此同时,技术科对顾维安的通讯习惯进行了分析,发现他每次通话都使用暗网的加密语音软件,且通话时间固定在北京时间凌晨3点(巴西当地时间下午3点),每次通话时长不超过8分钟。“这符合他‘谨慎、注重规律’的性格特征。”林砚说道,“他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处于睡眠状态,警方监控的警惕性较低;而巴西当地是下午,实验室的工作处于高峰期,背景噪音能掩盖通话痕迹。”
专项小组决定利用顾维安的通讯习惯,实施“定位诱捕”。技术人员模拟赵天成的语气和声纹特征,编写了一段加密语音信息,内容为“国内实验体陈安逃脱,核心数据可能泄露,请求指示是否提前启动最终实验”,并通过赵天成之前使用的加密账号发送给顾维安。
“顾维安对实验体和数据极其敏感,收到这条信息后,大概率会回复或主动发起通话。”江澈解释道,“我们已经联合巴西电信部门,对‘31’生物农场所在区域的通讯信号进行监控,一旦他接入通话,就能通过基站定位锁定他的具体位置。”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北京时间凌晨3点整,技术科的监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加密账号登录提示——顾维安上线了。
“目标接入系统!正在建立通话连接!”技术人员紧张地操作着设备。
几秒钟后,顾维安的语音从扬声器中传出,经过去噪处理后,清晰地回荡在指挥室里:“赵天成已经落网,你是谁?陈安的情况详细汇报,否则立刻终止通讯。”
他的声音冷静而警惕,显然对这条陌生信息产生了怀疑。但这短暂的通话,已经足够技术人员锁定信号来源。
“定位成功!信号来自巴西马瑙斯郊区‘31’生物农场的核心实验室区域!”技术人员大喊道,“坐标已经同步给巴西警方,他们的突击小组已经出发!”
江澈立刻下达指令:“密切关注巴西警方的行动动态,同时联系泰国警方,让他们加强对‘蜂巢’实验基地的监控,防止蝰蛇收到消息后转移实验体或销毁数据。”
林砚看着屏幕上的定位坐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从雨夜弃厂的女尸案,到六芒星符号的解码,再到dNA与声纹的双重锁定,历经数十天的追查,他们终于找到了“幽灵”的藏身之处。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顾维安经营多年的犯罪网络遍布全球,“最终实验”的真相、“蜂巢”基地的秘密,还有那些仍在受苦的实验体,都需要他们一一去揭开、去拯救。
而此刻,巴西“31”生物农场的核心实验室里,顾维安挂掉通话后,脸色阴沉地盯着屏幕上的通讯记录。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暴露了位置,但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游戏该结束了。”他对着对讲机说道,“通知蝰蛇,提前启动‘最终实验’,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对讲机那头传来蝰蛇的回应:“明白,‘蜂巢’这边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你的指令。”
顾维安转身看向实验室中央的培养舱,舱内的实验体正安静地漂浮着,身上插满了各种导管,纳米芯片发出微弱的蓝光。“很快,你们就会成为完美的作品,帮我清理掉所有障碍。”他的声音带着狂热,眼神中闪烁着偏执的光芒。
远在清迈的“蜂巢”实验基地,蝰蛇挂掉电话后,立刻召集所有研究人员:“启动‘最终实验’程序,注入Y-327终极版试剂,激活纳米芯片的神经控制功能!”
一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危机,正在全球两个角落同步酝酿。专项小组的指挥室里,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等待着巴西警方的突击结果。他们知道,接下来的24小时,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阻止顾维安的疯狂计划,将这场持续五年的罪恶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