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舟曾在杂书中见过记载,唯有修为精深、心怀慈悲的高僧圆寂后,经火化才会留下舍利,这意味着,那两位僧侣昨日静坐之时,便已圆寂。
为什么会圆寂?
元婴境界的修士那庞大的生命力与极高的生命层次,只要留有哪怕是残缺的元婴或是灵魂,其实都可以实现逆生活出第二世。
虽然伤成这样即使治好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复原的身体或是元婴很难再达巅峰,此生基本与化神无望。
但这些都不是这两位元婴修为的僧侣暴毙在此无法救治的原因,所以是什么导致其连垂死挣扎都做不到。
除非,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赴死。
这里是迷失之舟的清净之地,每一位迷失在苦海中的渡舟将被遣送在此。
而每一位迷失之舟的结局,都将是破碎沉溺在这片苦海中。
这是晦舟又一次感受到方丈所言的残酷,迷失究竟是什么?而迷失的渡舟可否将其引回原先的航道?
晦舟不知道,但在此时一股无形且并不是同以往那种不安与焦躁,是一种环绕于全身的窒息与内心的恐惧。
不过随后在佛经的帮助下,那股窒息感渐渐消散,心湖也重新归于平静。
晦舟睁开眼,看着殿内依旧专注诵经的僧侣,看着空荡荡的蒲团,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这种有关佛经的力量,或许从来都不是驱散恐惧,而是在看清残酷之后,依旧能守住心中的慈悲与坚定。
他低下头,重新捻起佛珠,诵经声融入殿内的梵音之中。
···········
得到方丈的允许晦舟得以下山,并将这蜿蜒的台阶当作一种修行方法,在每日的早上依旧在大殿内与众位僧侣一齐诵经。
晨课一毕,晦舟便换上粗布僧鞋。
初时,他还未能掌握走阶吐纳的节奏,灵力在经脉中乱撞,往往走至半山腰便浑身酸痛,只能靠在石阶旁的古松上歇息片刻,再咬牙继续。
从日出到日落,整整三个月,他才摸清规律:每踏一级石阶,便随呼吸引灵力入丹田,恰好完成一次周天循环。
不过掌握这种规律晦舟用了三个月,从一开始的从早到晚,歇息片刻便再次返回,直到在早晨念经敲木鱼才有片刻休息时间。
但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与习惯下,修为与年龄的增加,这种时间不断被晦舟压缩,直至有一部的时间可以让其在附近的城池边缘驻留一小段时间。
而这晦舟足足用了八年时间才完成这一目的,整个身体也已是有成年者一般。
只是他的修为进度,远不及山中风灵气韵那般充沛。
八年苦修,他才抵达炼气九层;又过二十年,待道基温养得浑厚无匹,才终于突破至筑基境。
不过按大殿内的僧侣所言,相比之下自身也只是慢不了多少。
并在此用大量时间来研读经书,虽然已是熟知理解大部分,可晦舟心中清楚,自己始终未能触及真正的“佛法”。
那些经书中的奥义,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好在他并未停滞,反倒根据自身修行感悟,自创出几套法术。
这二十年间,天因寺也添了几分寂寥。三位曾与他一同诵经的僧侣相继圆寂,火化时也都留下了舍利,被方丈收存。
有时晨课开始,方丈的身影也迟迟未现,法台上空留一盏孤灯,映着满殿静坐的僧侣,更显肃穆。
而这些年里发生的一些事件也被晦舟所知晓。
染天院内出现一位神魂天赋易斌的少女,就说身负墨魂这一奇特体质,被其宗门列为这随后千年内有最有希望证道的存在。
这是让晦舟最为感触的事情,因为其知晓这发生的一切。
自那场关于天的禁忌事件后,人族需要新的道君来维持霸主的地位,接下来的万年内证道者至少要要出一位人族。
但一位道君的诞生何其难,一万年内诞生一位道君才是常态,所以只能通过一些禁忌之法来诞生一位天赋易斌之人。
向世间万族展露强势一面避免露出疲态,否则人族以前所犯的罪孽可要好好清算一番。
这位墨魂的拥有者便是表露在明面的存在,毕竟为其所行只是当时可是被传开了,无法强行隐瞒。
不过这其实算是一件小事,只是晦舟亲身经历才感触这么深。
死了那么多的生灵,对于中洲来说也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这让晦舟直至今日依旧难以接受。
涌现的天才并不只有这一位,封天门与堕天谷各自出现了一位天赋易斌的传承者。
七门中心门的一位弟子将漠门的一位弟子所引出沉眠之地,跟随在其身后。
斩天阁内出现一位以筑基修为,从山脉的一端开始,杀尽宗门内的所有筑基与结丹修士,血染整个山脉。
整个山脉被血雾所笼罩,惨叫声不绝,整整响彻了三日才结束,而这位修士被斩天阁任命为少庄主。
而中洲最具影响的年轻一辈是那位命门门主,更换了一位门主,不再是曾经晦舟亲眼所见的那位白发修士。
只是一位练气期的少年,担当了命门门主,一位练气期的生灵担当命门门主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因为在历代门主接手这位置时,不乏有凡灵。
不过最后每一位命门门主最后都会证道,甚至不存在会陨落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也是在所有的百门更替中,未曾断代的门派。
真正影响的是命门门主更替所带来的意味,每一次的更替代表着一个时代即将落幕与一个时代的新生。
而用什么才能让时代展现出落幕的样子?
是众生万族的悲鸣哀啸与修士道君的死亡葬送,是席卷五域的鲜血与疯狂。
这也是人族为何会在短短一万年时间下损失六位证道者后,需要新的天人道君坐镇,否则只需等待数百万年即可重新恢复元气。
在其余四洲也传来一些广为知晓的事情,在西洲的佛山走出一位背负佛子的生灵,传言能直视佛山漫天佛经醒而不堕。
北洲爱门出现了门主,这是其第三位门主,一位拾起大爱一道的存在,即使是一位筑基修为的存在,在门内有天人道君的情况下,依旧坐上这一位置。
在东洲的太古遗地中,太古一脉的年轻一辈出现了一位领袖,一位来自被誉为翼族之王的乌族,据说悟得太阳真意。
折服其余遗族的年轻一辈天才,成为太古一脉的名义上的领袖。
道教中被誉为现今最可突破证道的化神境生灵一痕真君,证道失败陨落。
可这些消息,依旧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