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基地的选址很严格,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首先就是地理位置的选择,必须要是水域开阔的地方,便于舰船集结、操练,其次水深要足够,要能停泊大型战舰,还有足够的平地用于建造军营、船坞、仓库、衙门。而且交通要便利,陆路与官道相连,才能方便物资运输。
还有就是必须要考虑当地的水文条件,他们通州的海岸线绵延数里,其中就有可供建设深水港口的天然港湾。而且包括海面的宽度、深度、流速等都很合适用作水军的日常训练。
最后经过考量,选择了康宁县靠海的一大片位置作为基地,这附近没有多少户居民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众人经过商量最终选定了这一片位置。
当然最高兴的就得属康宁知县邓万州了,这又是主动送上门来的政绩,自己最近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啊,果然跟对了上官就有他的好处。邓万州想起这两次的功劳都是因为知州大人才带来的,不由的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牢牢抱住林知州的大腿,这么粗壮的金大腿,此时不抱更待何时。
这把其他的两位知县羡慕的够呛,他们县的地方依他们看也挺合适的啊,大人们怎么就不考虑考虑他们呢,唉,又让那个邓万州沾了光,这就是妥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真是嫉妒的眼睛发红了。
确定完地方后事情还没有结束,首先就是监造司必须得先建立起来,专司舰船设计、建造、维修,以及船坞、港口设施的营建。他们一行人来也不只是勘探地方,而是要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拿出去给殿下还有陛下看。
林璟宣本来是没有资格参与这些事的,只是离京前太子殿下特意交代准许通州知州参与其中,尤其是林璟宣前些日子还受到了陛下的赏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陛下和殿下对这位的赏识,只要他能一直这样,将来的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
众人在这里待了一个月,在反复的商量之后终于是确定了建立水军的具体方案,包括建造基地、募兵还有训练等等。
众人回去复命,林璟宣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段日子陪着几位大人四处勘察还真是有点累了。
回到屋里,就看见自己的小儿子乖巧的躺在床上,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紧紧盯着唐漓手中的拨浪鼓,时不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林璟宣换了一套常服就把儿子抱在怀里,这段日子太忙都没有好好跟小宝相处过,小孩子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如今的林小宝已经不是刚出生时的那个皱皱巴巴的小猴子了,如今长的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跟小时候的大宝长的也很是相似。
小孩子被他爹抱起来很是开心,在林璟宣的怀里动个不停,不一会,大宝散了学就噔噔噔的跑了进来,然后就围在林璟宣身边也逗自己的弟弟玩,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林璟宣尽量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偏向是不可取的,这样容易让兄弟俩离心。
如今大宝三岁多一点,按这个时候的计算方式也算是四岁了,刚好城里面有启蒙的私塾,林璟宣就将大宝送了去,其实也可以请人来家里教书无非就是多花点银钱,但林璟宣还是觉得小孩子还是需要跟同龄人相互交流才行,这个私塾的夫子是秀才出身,林璟宣见过几次,对方为人不错而且脑子转的快做人不迂腐,林璟宣这才放心将孩子交给他。
他和唐漓商量过后,决定他们就只有这两个孩子就够了,以后也再不生了,子孙贵在精而不在多,虽然林璟宣有些遗憾没有可爱的闺女,但一想到将来闺女还要嫁人他就难受,而且还有遇人不淑的可能性,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只有两个儿子就够了,生孩子对女人的身体都是损害,他并不想自己的妻子再遭那种罪了。
在苟大人等人向皇帝复命的同时,有一些工部的官员已经留下了开始建造船坞,水军主要依仗的武器是船只和火炮,所以不仅要建造战船,还要同步建造运输船、巡逻艇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舰队体系。当然船只也有不同型号的,就如高大的楼船、灵活的蒙冲还有快速的走舸等。
围绕船坞,还要同步建设军营、指挥衙门、军械库、粮仓、练兵场等。工部还是有不少能人的,林璟宣看过图纸,在港口外围还有哨塔、拦江铁索、弩炮阵地等,就是防止敌军偷袭。
这些都是由朝廷拨款工部负责建造,林璟宣不懂船只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康宁县附近的百姓很是高兴,朝廷要建这么大规模的地方,那肯定需要人力,于是众人就有了赚钱的地方。
船坞先行建造,朝廷的旨意很快就下达了,又拨了一大笔银子用来建设水军,至于银子还是掌握在户部左侍郎苟全重手里,他被任命为钦差全权负责此次的建设,黄将军及林璟宣从旁协助。
于是林璟宣便又多了一项活,时不时的就得去往康宁县查看船坞的建造情况,而苟侍郎作为户部之人,自然是银子掰成两半花,没有任何人可以从他手里拿走多余的钱,这样一来也为朝廷省下不少的银钱。
至于贪污,底下的人虽然有点想法但谁都不敢这么做,毕竟现在整个朝廷就盯着这里,还有顶头的几位大人可不是好糊弄的,他们思忖后也就歇了这样的心思。
从京城到通州的运河经过开凿和疏通已经畅通无阻,所以有些建造材料和物资能够直接被运抵。
船坞在如火如荼的建立着,而黄将军作为此次水军的将领,自然是得将募兵提上日程,南边之人多习水性,自然是优先从沿海、沿江地区招募熟悉水性的青年。同时,也会从现有的陆军中挑选体格强健、忠诚勇敢者进行转岗训练。
要知道,他们成朝陆地周边的国家已经被打破了,所以军队很久都没有打过仗了,可是不打仗的话功劳从哪里来呢,怎么升官呢,于是这次很多人就将目光转到水军上,认为这里面潜力巨大,所以来报名的人数不胜数,有些将领也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