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神修士常于子时观想自身为宇宙中枢,泥丸宫中现三十六天罡星,涌泉穴内藏七十二地煞星,脊柱化作天柱承转清浊。此时周身窍穴与周天星斗遥相呼应,吐纳间引动银河倒悬之势。
偶见大觉,忽悟昔日元婴如观池中月影,今朝化神方见天心圆月,然月晕之外犹有星河璀璨,此乃感应到分神期一念化千之玄机矣。
夫分神者,元婴化影之玄枢也。当化神圆满,忽觉泥丸宫中有双月同辉之象,此乃阴神阳神将分未分之兆。须引太阴太阳交会之气,依《周易参同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之旨,使元婴自囟门跃出,受北斗瑶光与南斗注生双星照射。
其间要经历三重天火煅烧,七重玄冰淬炼,历三昼夜星力流转,终分作阴阳二神。阳神赤如朝日,周身流转太阳真火,执掌造化生长;阴神皓若冰轮,眉间隐现太阴符印,统御寂灭归藏。
其分化之法有三要:
混沌开窍,观想丹田为鸿蒙未判之太虚,以紫府雷音震动九次,使元婴在雷音中自然分化,恰似《云笈七签》太一含真,分形化影之妙境,此时需持守灵台清明。
周天星图,需在春分秋分两日,同时引二十八宿星力灌顶。东方苍龙七宿青气贯阳神顶门,西方白虎七宿白芒入阴神紫府,使阴阳二神各具十四宿星图,暗合《天元玉册》星官各主其域,神只各司其职之理。
五行归元,取东方建木之芯、西方庚金之精、南方离火之种、北方玄水之魄、中央戊土之根,辅以朱雀衔来之南明离火,玄武吐纳之北冥真水,炼为五色神光萦绕二神。此过程需历七七四十九日丹火熬炼,方得圆满。
然二神分化圆满时,修士常入非空非有之境。泥丸宫中忽现混沌旋涡,原具三十六天罡星竟渐隐于无极,涌泉穴内七十二地煞星渐化作先天一炁。此时阳神赤色转淡如晨曦透雾,阴神皓光渐柔似冰融春水,俱显透明之景,此非修为消退,实乃形神始入太虚之兆,恰合《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至境。
阳神化千丈巨人巡天,却见指间山峦渐呈透明,方知万象皆备于虚;阴神作微尘芥子入冥,然观黄泉竟见星河倒影,乃悟幽冥本在太虚。
二神虽各显神通,然其形愈显则质愈虚,终至举手投足皆带空间褶皱,吐纳呼吸尽含时光涟漪。
二神分化后,可同时现于四海八荒。阳神巡游九霄时,忽感太虚之中有无形之手牵引,周身太阳真火渐化作琉璃净光,照见三千世界如观掌中纹。
阴神沉潜九幽时,顿觉冥寂深处有未名之渊召唤,眉间太阴符印流转间映出大千生灭,竟在归墟尽头睹见造化初开之景。
目运阴阳二气,可观万物前世今生,然每窥天机需以百载寿元为祭,故修士多慎用此能。
行走时身后显化先天八卦虚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相轮转,言出法随;谈笑间周身飘落混元道纹金花,每片花瓣皆蕴含天地至理,能与上古英灵共饮琼浆。
此境既成,方知昔日执着种族之别,犹如井蛙争辩天地广狭。然二神分而不离,合而不杂,恰似太极两仪相生相克。
阳神巡游时,阴神必守紫府;阴神出窍时,阳神镇守丹田。二者虽相隔万里,犹能心意相通,此乃后续合道之玄机,犹待破妄归真之日。
元婴化影叩玄关,星斗为浆洗玉颜。
阳神巡天调四时,阴神镇地安九泉。
法相随心破族阈,道躯如意越先天。
若问逍遥极处是,无阴无阳逍遥仙。
pS:从元婴到合体,我想参考道德经中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但总归感觉差点意思,就这样吧,我也懒得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