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西侧的晨光刚漫过战壕,石刚就带着两个侦察兵滚爬着回到阵地,军裤上沾着半截麦茬——他凌晨摸去日军营地外围,连露水都没干就往回赶,脸上的泥污遮不住眼里的急色:“副师长!鬼子要耍花样!俺们看到他们分了两股,一股往正面来,另一股绕着往滇军后侧去,像是想夹击!”
陈砚刚在核心阵地看完炮兵排校准炮位,闻言立刻抓起望远镜,顺着石刚指的方向望。远处的麦田里,果然有零星的日军身影在移动,虽然隔着雾看不太清,但那股“避着正面走”的架势,明显是想绕后。“传我命令!”陈砚转身对通讯兵说,“1营守正面,赵老栓你把新得的重机枪架在碉堡两侧,别让正面的鬼子冲进来;李达,你带3营去滇军后侧,跟他们把防线接紧,别让鬼子钻了空子;石刚,你继续盯着日军主力,有动静立刻报!”
赵老栓刚把重机枪固定好,就见新参军的栓柱抱着子弹箱跑过来,小脸涨得通红:“赵班长,俺给您送子弹!俺刚才还跟马小虎哥学了换弹链,您看……”说着就想上手演示。赵老栓笑着把他推开:“先别忙,等会儿鬼子来了,你在旁边看着,学明白再动手——这机枪可是咱们的命,不能瞎碰。”栓柱点点头,乖乖蹲在战壕边,眼睛却死死盯着重机枪,连眨都不眨。
李达带着3营往滇军阵地赶时,正遇上滇军的通讯兵往这边跑,两人撞了个满怀。“李营长!可算等着你们了!俺们团长说,后侧发现鬼子的影子,正缺人呢!”通讯兵急得满头汗。李达一拍大腿:“巧了!俺们就是来帮你们守的!快带俺去阵地!”
两人赶到滇军后侧时,日军已经开始试探性进攻。大概一个中队的日军,猫着腰往战壕冲,掷弹筒的炮弹时不时往这边砸。滇军团长正带着人趴在战壕里,见李达来了,赶紧喊:“李营长!你们守左翼,俺们守右翼,咱们把这股鬼子堵在这儿!”李达应着,立刻指挥3营士兵架起轻机枪:“都给俺盯紧了!鬼子敢露头就打,别让他们靠近战壕!”
正面的战斗也很快打响。日军的主力大概五百人,推着两辆坦克往战壕冲,炮火先炸了起来。罗二柱抱着重机枪,躲在碉堡里,等炮火一停就猛地探身:“狗娘养的,看俺不揍扁你们!”重机枪的子弹扫过去,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倒了一片,后面的赶紧趴在麦田里,不敢再往前。
马小虎在旁边帮着递子弹链,突然瞥见一辆坦克的观察孔里有日军探出头,赶紧喊:“二柱!打观察孔!”罗二柱立刻调整枪口,“哒哒”几发子弹过去,那日军惨叫着缩了回去,坦克顿时像没了头的苍蝇,歪歪扭扭地停在原地。“好样的!”马小虎拍了他一把,又转头对蹲在旁边的栓柱说,“看到没?打坦克就得找软地方,别瞎打钢板!”
栓柱看得心痒,手里的步枪攥得紧紧的。这时有个日军想从战壕侧面爬进来,栓柱想都没想就举枪瞄准——他昨天刚跟马小虎学了“三点一线”,屏住呼吸扣下扳机,那日军晃了晃,一头栽进战壕外的泥里。“俺打中了!俺打中了!”栓柱激动得跳起来,差点忘了躲子弹,马小虎赶紧把他拽下来:“傻小子,别高兴太早,还有的是鬼子呢!”
右翼的李达那边也打得热闹。日军见正面冲不动,想从滇军和3营的结合部突破,李达带着几个老兵抱着炸药包就冲了过去:“跟俺上!把鬼子的掷弹筒炸了!”老兵们跟着他,借着麦田的掩护往前挪,离日军掷弹筒阵地还有几十米时,猛地扔出炸药包——“轰隆”一声,掷弹筒炸飞了,日军顿时乱了套。滇军团长见状,立刻带着人从右翼冲出来,两边一夹击,日军哭爹喊娘地往回跑,连丢了两挺轻机枪。
“别追太远!”李达喊着,让人把缴获的机枪扛回来,自己则捡起一把日军的刺刀,擦了擦上面的血:“俺说过,想夹击俺们?没门!”滇军团长跑过来,拍着他的肩膀笑:“李营长,你们黔军这股冲劲,真叫俺们佩服!以后有啥硬仗,俺们还跟你们搭伙!”
核心阵地里,陈砚正盯着望远镜看日军的动向。正面的鬼子见绕后的计划没成,进攻的势头弱了不少,有的甚至开始往后撤。“炮兵排!”陈砚对老张喊,“调整坐标,打鬼子撤退的路上,给他们留点‘念想’!”老张立刻调炮,“咚咚”两发炮弹过去,日军撤退的队伍里炸起两团泥柱,吓得他们跑得更快了。
没一会儿,石刚从侧面跑回来,手里还拎着个日军的军用水壶:“副师长!鬼子撤了!俺们跟着追了一段,看到他们往主营地退,好像还丢了些粮食袋!”陈砚点点头,让王锐派后勤兵去捡——能多一分物资,就是多一分底气。
这边刚安排完,就见栓柱跟着马小虎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弹壳,兴奋得脸都红了:“陈副师长!俺打中鬼子了!马小虎哥说俺打得准!”陈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样的!下次继续努力,争取多杀几个鬼子,给家里争光!”栓柱用力点头,把弹壳揣进怀里,像是藏了个宝贝。
战壕里的士兵们也渐渐放松下来,有的靠在战壕壁上擦枪,有的去帮炊事班抬粥桶。老木匠蹲在后勤房门口,正帮着修一把卡壳的步枪——他昨天跟着陈二牛来送粮,见士兵们的枪有的锈得厉害,就主动留下来帮忙,手里的刨子改改,居然成了修枪的好工具。“大爷,您这手艺真行!”王锐蹲在旁边看,手里的账本都忘了翻,“这枪之前卡得厉害,您一弄就好了!”老木匠笑着摆手:“俺在家修了几十年农具,这点活儿不算啥——能帮着杀鬼子,俺乐意!”
中午的饭桌上,炊事班煮了新捡回来的大米粥,还蒸了两笼白面馒头——是昨天从日军补给点缴的,之前舍不得吃,今天打了胜仗,特意拿出来给弟兄们改善伙食。李达捧着碗粥,蹲在战壕边跟赵老栓聊:“赵班长,俺看栓柱那小子是块料,下次再打仗,俺想把他调到3营来,跟着俺练!”赵老栓笑着点头:“行啊!这小子胆子大,学得也快,跟着你正好多学点真本事!”
陈砚正跟吴剑平在核心阵地看地图,通讯兵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副师长!李宗仁长官来电!说友军已经往台儿庄合围了,让咱们再守几天,等合围完成,咱们就一起反击!”
这话一喊,周围的士兵们都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期待。罗二柱放下碗,激动地喊:“合围!俺们要把鬼子包圆了!”马小虎也跟着笑:“到时候俺们的重机枪,可得多打几个鬼子!”
陈砚举起电报,声音洪亮地对大家说:“弟兄们!友军快到了,咱们再咬牙守几天,等合围完成,咱们就跟鬼子好好算总账!这些天,咱们新添的弟兄不怕死,百姓们也一直支持咱们,咱们没理由守不住!”
“守得住!”士兵们齐声喊,声音震得麦田里的麦子都簌簌作响。栓柱也跟着喊,虽然声音不大,但腰杆挺得笔直——他现在终于明白,马小虎说的“当兵为家国”,到底是啥意思了。
夕阳西下时,阵地上又开始忙碌起来。1营的士兵在加固战壕,3营的人跟着李达熟悉滇军那边的地形,石刚带着侦察连往日军营地方向又摸了一趟,老木匠还在后勤房修枪,陈二牛带着村民送来的新一批草药,正往医疗站搬。
陈砚站在土坡上,望着远处的台儿庄,心里格外踏实。日军的夹击没成,友军又要合围,队伍里新添的弟兄越来越像样,连老木匠这样的百姓都愿意来帮忙——这样的队伍,这样的民心,就算矶谷廉介再调多少兵来,他们也能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