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此言一出,整个两仪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
那是李世民内心里永远都不可磨灭的一根刺!
这是李世民心中最深,最不能触碰的逆鳞!
是奠定他帝王之基,也是缠绕他一生梦魇的禁忌!
如今,却被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在这朝堂之上,以如此尖锐的方式,血淋淋地踢了出来!
如果之前是在私下,非正式的场合里提出的话,那么这次,就是在这朝堂之上,堂堂正正的提了出来!
李世民痛苦的闭上了双眼,浑身的气势陡然一泄!
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里满是痛苦,
他指着李承乾,手指剧烈的颤抖着,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发不出任何声音。
“当年,废太子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要刺杀父皇您,您那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息事宁人,反而走上了玄武门那一条路呢?!”
李承乾捕捉到了李世民那一瞬间的僵硬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痛楚与慌乱。
他知道,他击中了!他毫不犹豫,继续逼近,字字诛心:
“当年,父皇您是否也觉得,高祖的考量有失公允?
是否也觉得,除了那条路,再无他法可求一个公道?是否也觉得.......这煌煌天日之下,若连至亲都要夺我性命,毁我根基,那么......掀了这桌子,让一切重来,又何妨?!”
“你...你...你不要说了!”李世民嘴唇哆嗦着,踉跄的后退了半步,若非身后就是御座,他几乎要瘫坐在了地上。
李承乾的话,仿佛是一把能打开他尘封已久记忆匣子的钥匙,那记忆如同凶猛的洪水,冲了过来!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给他回忆的时间,而是他亲自讲述起了那个故事!
“武德九年,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假借北伐突厥之名,调走鄂国公、卢国公等人,并计划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时刺杀父皇您,不知我说的可对?”
“闭嘴!你不要再说了!”
“那就是对咯!那为什么那时候的您怎么就没想起来,他们是你的一母同胞的兄弟了呢?”李承乾自顾自的说着!
“够了!!你给朕闭嘴!”
此刻的李世民状若疯魔,他拍案而起,大声道:
“朕!没有错!凭什么!这个大唐大半都是朕打下来的!当年高祖皇帝,握着朕的手说,若大事可成,因这天下大半都是你打下来的,我必将立你为太子!”
然后他目光再也不躲闪,直视起了李承乾道:
“是他说话不算话在先!更何况,那日,他明明知道,隐太子在齐王李元吉的怂恿下要杀朕!
他非但不阻止,他想的竟然是,要将朕派往洛阳!他有没有想过!
如果有一天,隐太子登基为帝,那么便是朕死无葬身之地之时!”
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杀意,但是李承乾知道,那杀意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他记忆里的那个李建成和李元吉!
“所以朕,决定先发制人!朕收买了守将常何,获得了宫门的控制权!”
大殿内一个武将模样的人,跪在了地上,那人正是常何。
“朕率领八百人,埋伏玄武门,朕引诱他们入宫,在临湖殿突袭,朕一箭射死了李建成!”
“那个一遍一遍迫害朕的李元吉想要跑?!朕就追,但是朕却差点让他给反扑,幸亏是尉迟敬德救了朕,并且杀了他,朕没有亲手杀了他实乃平生一大憾事!”
尉迟敬德听到这儿,冷汗都下来了,合着我抢了人头了是不?
也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呵,对啊,您现在想起来,都是这个,可是当初,您可有考虑过我们!那日一早,母亲一早便早早的起来,手持利剑站在屋中门口,守护着我们!”
李承乾回忆着记忆中的画面,想起来那个温婉的女子,化身成为一个女将军,成了守护他们的最后一个屏障。
“当时冯立,还有薛万彻率兵攻打秦王府,您可知,就差一点儿,他们就成功了!!”
得,大殿内扑通扑通的瘫坐了两个人,冷汗都打湿了他们的前后衣衫,
他们此刻内心就一句话,怎么就突然扯到他们身子上了?!
夭寿啊!
李承乾闭上了双眼,突然又睁开了。
麻蛋!差点让李世民给岔开话题了!
“父皇,当初您可是选择了直接亲手杀了隐太子,还有您刚刚说的,您可是十分遗憾没有亲手杀了李元吉。
那么,李泰!!他密谋张亮,谋害本宫,本宫就是杀了他!
也是遵循父皇您的旧事罢了!!父皇,做人,可不能太双标咯!!!”
李世民如遭雷击,
对啊,这次事件跟他当年何其相似?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巨大的恐惧攫住了李世民的心脏。
眼前的李承乾,与当年那个在玄武门前,同样被逼到绝境,最终选择挥刀向前的自己何其一样?
他这一刻,终于明白了当初李渊看着他的眼神里的那种痛苦,还有他当初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
他低声喃喃道:“父皇,我终于明白了,那时候你有多难。”
而他也逐渐成为了李渊。
这一刻,历史在他眼前重演,是他亲手造就了又一个“李世民”。
他不怕李承乾造反,他有的是兵马和手段镇压;
怕的是这大唐的传承,再次染上洗不掉的鲜血!
终究是他错了!
此刻的李泰可是完完全全的傻掉了,巨大的恐惧占据了内心。
御座上的父皇,口口声声的说,没亲手杀了李元吉,是他平生憾事。
而李承乾话里的意思就是效仿当年父皇的旧事罢了。
合着,就是我去死呗?
李承乾仿佛看穿了他所想一般,淡淡的说道:
“放心,本宫不会杀你,要杀你,那日便杀了!
就算是为了向母后承诺。”
听到李承乾的话吗,李世民所有的怒火,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
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颓然坐倒在御座之上,脸上的愤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灰败。
而两仪殿,满朝寂静,唯有李泰压抑的抽泣声和李世民粗重的喘息声交织。
不多时,李世民抬起头,缓缓道:“朕,龙体不适,决定去翠微宫调养一段时间身子,这段日子,就由太子监国吧!”
说着无力的挥了挥手,宣布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