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空天基地的观测大厅里,气氛像被拉满的弓弦。
王参谋站在观测大厅前端的指挥位,对着加密通讯器沉声下达指令:
“各单位注意,密切监控星刃一号各项数据,按预定流程做好接应准备!”
整个大厅如卫星发射现场般肃穆,数十个控制台前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动,主屏阵列实时闪烁着战机的各项参数,仪表盘的冷光映亮每个人紧绷的脸庞。
凌小渊靠在侧面的控制台旁,手里握着平板,屏幕上同步着超级凌传来的核心数据;大厅中央的主位上,张委员正襟危坐,身旁的工业部长黄瑞霖和国防部长赵建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死死锁定着最前方的主屏——上面,星刃一号的实时坐标正随着飞行轨迹缓缓移动。
“报告指挥组,还有五分钟,战机将进入预定空域!” 一名负责数据监控的工作人员立刻起身,对着指挥席朗声汇报。话音刚落,观测大厅的巨大主屏上,数据流随之刷新,将这些关键参数清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现在战机高度 3000 米,速度 1 马赫,磁流体冲压发动机运行正常,各项参数无异常。”
赵建军点点头,语气里带着期待:
“小渊,这战机的大气层内机动性能怎么样?能不能达到咱们之前约定的 6 马赫?”
凌小渊闻言站直身体,走到指挥席旁,指尖在平板上一点,主屏立刻切换出战机的气动模拟图。
“赵部长您放心,超级凌在超级工厂的模拟舱里,针对蓝星不同空域环境,做了整整 10 万次气动测试,6 马赫完全是常规操作。”
他指着屏幕上可变翼的动态演示。
“您看这个可变翼设计,在 3 马赫以下是三角翼形态,保证升力;超过 3 马赫后,机翼会自动收拢 40%,减少空气阻力,同时碳硼化钪-钛合金的机翼主梁能承受住高速带来的应力冲击。”
“而且它的极限速度能达到 8 马赫,”
凌小渊的声音里多了几分自信。
“机身的硅基气凝胶-氮化硼复合膜,耐瞬时高温能到 3500c,8 马赫飞行时的气动加热大概在 2500c,完全扛得住。”
话音刚落,主屏上的速度数值突然开始飙升,红色的数字像是挣脱了束缚的火焰,一路向上跳跃:1 马赫→2 马赫→3 马赫→4.5 马赫… 数据组的工作人员开始高声报数:“速度 5 马赫,发动机温度 1200c,复合膜温度 1800c,正常!”“5.5 马赫,机身应力值 3.2Gpa,未超过安全阈值!”
当数值稳稳地停在 6 马赫时,观测大厅里先是短暂的寂静,紧接着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黄瑞霖猛地拍了下桌子,激动地说:“成了!真的达到 6 马赫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从咱们夏国最北端飞到最南端,只需要半小时!以后再遇到突发情况,咱们的空天力量能瞬间抵达!”
秦峰的声音适时地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高速飞行带来的轻微喘息,却透着难掩的兴奋:“地面,星刃一号状态良好!6 马赫飞行平稳,可变翼切换流畅,没有出现震颤!”
又过了三分钟,秦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多了几分庄重:“地面,星刃一号高度已达 5 万米,即将脱离磁流体冲压发动机工作范围,准备切换冷聚变离子推进器!请求开启推进器!”
“准许开启,” 王参谋立刻回复,“阎罗,辅助秦峰同志调整推进器参数!”
“收到,冷聚变离子推进器启动程序已激活,”
阎罗的电子音平稳清晰,
“正在预加热反应堆,氘氚燃料注入正常,预计 10 秒后完成启动。”
秦峰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专注:
“阎罗,帮我将推力初始值设定为 300kN,逐步提升至 500kN,避免应力突变。”
“明白。冷聚变推进器启动中,3…2…1…启动成功!”
阎罗的声音刚落,主屏上的动力参数模块就发生了巨变,磁流体冲压发动机的功率曲线缓缓下降,冷聚变离子推进器的推力曲线则猛地向上攀升。
“推力正在从 300kN提升至 500kN,当前推力 420kN,战机加速度 0.8G,预计 12 分钟后到达 15 万米预定高度。”
大厅里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盯着屏幕上那道代表推力的绿色曲线。冷聚变技术,这是夏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也是星刃战机脱离空气依赖的关键,此刻正用最直观的数据,向所有人证明它的力量。
黄瑞霖看着主屏上的推力数据,忍不住感慨:“这推力,比咱们的长征火箭还强!凌小渊,这冷聚变技术真的是咱们自己搞出来的?”
“当然,燃料是从蓝星海洋里提取的氘氚,成本低,而且无污染。”
凌小渊调出燃料循环数据,
“您看,燃料利用率 98.7%,几乎没有浪费,要是量产,咱们的空天战机在大气层内可实现8马赫极限飞行,进入太空后更是能达到30马赫的等效速度,真正实现‘无限续航+极速部署’。”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过去,主屏上的高度数值不断攀升,10 万米…12 万米…14 万米… 当 12 分钟的倒计时结束时,主屏上的高度数值稳稳地跳到了
米,旁边弹出一行绿色的提示:“已到达预定亚轨道高度,进入巡航模式。”
整个观测大厅里,先是有人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紧接着,掌声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有人激动地互相击掌,有人甚至红了眼眶。这 15 万米,不仅仅是一个高度数字,更是夏国空天技术突破的里程碑,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军工人员心血的结晶。
“到达预定高度,”
阎罗的电子音依旧平稳,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心,
“当前环境温度 -196c,真空度 10??pa,辐射强度 1000Gy,均符合战机工作标准。生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生物电循环膜正在处理乘员呼出的 co?,o?生成效率 98%,饮用水纯度达一级标准,人工重力已启动,当前重力 0.8G。”
秦峰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甚至有一丝哽咽:
“地面,我现在能看到地球的弧线了!太壮观了… 深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层,还有那条淡淡的金色光晕,真的像课本里写的那样,美到让人说不出话。”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坚定,“而且战机状态很好,没有任何异常,人工重力也很舒服,不像在真空环境,就跟在地面的训练舱里一样。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完成好这次试飞任务!”
“好!太好了!” 赵建军猛地站起来,椅子被带得向后滑了一小段距离,他指着主屏,语气里满是激动,“现在测试机动性能!秦峰同志,让咱们看看这‘空天利剑’到底有多灵活!不管是横滚、俯冲还是拉升,都大胆地做,有咱们的技术做后盾,没问题!”
“收到,开始测试高空机动。” 秦峰的声音刚落,主屏上的战机就开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 横滚、俯冲、拉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甚至比在低空时更灵活。
“这机动性,简直像在太空跳舞!” 黄瑞霖忍不住拍手,“凌小渊,你这战机,比我想象的还厉害!”
凌小渊笑着点头,目光却没离开平板:“超级凌还在同步战机的结构应力数据,目前来看,碳硼化钪 - 钛合金的抗冲击性能完全达标,刚才那个俯冲动作,机身承受的应力是普通战机的两倍,却没有任何损伤。”
就在这时,超级凌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消息,平板和主屏上同时出现了红色的预警提示:“小渊,检测到战机右机翼前方 3 公里处,有一块直径约 8 厘米的太空碎片正在快速接近,相对速度 15 公里\/秒,预计 12 秒后相遇!”
观测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刚才的欢呼和掌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主屏上那个代表太空碎片的红色光点。8 厘米的太空碎片,在 15 万米的高空以 15 公里\/秒的速度撞击,威力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爆炸,要是撞到关键部位,后果不堪设想。
黄瑞霖的脸色瞬间白了,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这…这怎么办?能避开吗?”
凌小渊并没有慌乱,立刻对着通讯器喊道:“秦峰,保持冷静!取消常规规避动作!启动等离子体护盾!”
“收到!”
秦峰的声音异常沉稳,没有丝毫慌乱,
“已启动等离子体护盾!!”
“等离子体护盾已启动,护盾厚度 1 米,可完全抵御直径 50 厘米以内的碎片撞击。”
阎罗的电子语音依旧平稳,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大厅里的人稍微冷静了一些。
主屏上,代表星刃一号的蓝色光点开始快速移动,机身姿态模拟图显示战机正在向左偏转,高度数值也在快速上升。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10 秒…8 秒…5 秒… 碎片和战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张委员甚至站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紧盯着屏幕。
“碎片进入护盾范围!” 数据组的工作人员高声喊道。
就在这时,主屏上闪过一道银白色的光晕,代表太空碎片的红色光点在接触到蓝色光点外围的光晕后,瞬间变成了无数个细小的光点,然后消失不见。
“报告!碎片已被等离子体护盾击碎,未对机身造成任何损伤!右机翼柔性能源薄膜检测正常,没有出现划痕或破损!” 主屏幕上消息再次弹出,这次是绿色的安全提示。
观测大厅里先是短暂的寂静,紧接着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黄瑞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险… 太险了!这等离子体护盾真的管用!”
秦峰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轻松:
“地面,危机解除!等离子体护盾太厉害了,碎片撞上来的时候,我只感觉到轻微的震动,机身没有任何异常了!”
张委员看着主屏上恢复平稳的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赵建军说:
“老赵,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咱们的‘空天利剑’!不仅飞得快、飞得高,防御能力也这么强。这战机要是量产,咱们的空天防御体系就能再上一个大台阶,以后鹰国再敢来咱们的空域偷窥,咱们就能直接把它揪出来!”
“没错!”
赵建军的声音铿锵有力,
“有了星刃战机,咱们就能在亚轨道建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任何来犯之敌,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下午三点,试飞接近尾声。秦峰驾驶着星刃一号开始返航,磁流体冲压发动机重新启动,战机从 15 万米的高空缓缓下降,穿过云层,朝着秦州空天基地的停机坪飞去。主屏上的速度数值逐渐降低,从 3 马赫降到 2 马赫,再到 1 马赫,各项参数始终保持稳定。
当银灰色的战机出现在停机坪上空,平稳地调整姿态,起落架缓缓放下,最终以一个完美的姿态降落在跑道上时,观测大厅里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人甚至激动地哭了出来。
这掌声,是为秦峰的勇敢喝彩,是为凌小渊团队的智慧喝彩,更是为夏国空天技术的突破喝彩。
秦峰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地面,星刃一号返航成功!本次试飞完成所有预定科目,极限速度达到 8 马赫,极限高度 15 万米,机动性能测试达标,防御系统成功抵御太空碎片撞击,各项参数均达标,无任何故障!”
“好!好!好!”
张委员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地走过去拍了拍凌小渊的肩膀,
“凌小渊同志,你们立了大功!这是咱们夏国空天史上的一件大事,你们的名字,会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