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曹操悚然色变——对抗岳家军必须慎之又慎!
这突如其来的军情,使他刀锋般的目光再度刺向司马懿:仲达,你刚进府门,寇封的岳家军就出现在外,作何解释?
主公明鉴!属下对此全然不知,定是巧合!
休要狡辩!现命你即刻率部**岳家军,绝不可放虎归山!
司马懿领命点兵,带着五千铁骑疾驰而去。
岳飞故意暴露行踪让曹操府中守军察觉,这下司马懿百口莫辩!
一纸密信若还不足以取信曹操,岳飞亲自现身,更令曹丞相心头疑云密布。
司马懿比谁都明白,必须截住岳家军,生擒岳飞方是上策!
唯有如此才能洗刷冤屈,平息曹营众将的猜疑。
刚出相府,司马懿便传令急追,定要在岳家军抵达雁门前将其歼灭。他深知若让敌军踏入寇封领地,自己这五千精骑怕是连戚家军的刀锋都挨不着!
岳飞终究是沙场老将,既已暴露行踪,料定司马懿必派追兵。
他当即率部星夜兼程赶往雁门——只要进入那片地界,量他司马懿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将军既已差人送信至曹府,为何还要故意暴露行踪?
尔等不知,主公厚恩正该以性命相报。司马懿前脚刚进相府,我等后脚便现身,曹丞相岂能不疑心这是司马懿与寇封暗中勾结?
末将明白了!此举可令曹操疑窦更深。若司马懿追剿不力,反倒坐实纵敌之罪!
岳飞见将士皆已会意,不再赘言只顾策马奔逃。若真被五千铁骑追上,这五十儿郎纵然勇武也难敌千军。
他已备好后路:若被围困便诈降曹营,再反咬司马懿与寇封合谋诈降!
眼下堪称岳家军最之时——先前暗助曹军,如今反遭 ** 。
将军!后方尘烟大作,请速先行!
身为主帅岂能弃卒保命?尔等先走!
我等何曾贪生怕死?纵要战死也要拉十个曹贼垫背!
眼见司马懿追兵将至,岳飞与将士竟相争断后。
最终这支岳家军齐齐勒转马头,迎着滚滚烟尘亮出了刀枪。
飞沙走石间,司马懿率领的铁甲骑兵已近在咫尺。此时此刻,逃脱绝非岳家军风骨。
既已无路可退,不妨正面迎敌。岳家军将士个个骁勇,即便面对数千曹军精锐,依旧面不改色。
鹏举将军,区区这点兵力,不如归顺于我,尚可留个全尸!
仲达先生,未免高兴得太早!我岳飞向来不战而降?虽说兵微将寡,但对付你这般文弱书生,倒是绰绰有余!
岳帅乃当世名将,当真要在此血溅黄沙?
司马懿指挥铁骑将岳家军围得水泄不通,意图劝降。
若能得岳飞相助,司马懿定能扭转战局。岳家军之骁勇,曹营上下皆有耳闻。
得一良将,胜拥十万雄师!
望着密密麻麻的敌军,岳飞反而仰天长笑。以五十劲卒迎战五千铁骑,此战必当载入汗青!
司马懿见状频频颔首,心中已暗生招揽之意。
岳家军之勇武令司马懿为之倾倒。他帐下正缺这般忠勇兼备的劲旅。此刻起,他对岳飞油然而生敬仰之情。若能得此良将,纵使折损万人精兵也在所不惜。
众将士听令!岳飞乃忠义之士,伤他分毫者,军法处置!
司马懿高声喝令,自觉胜券在握。
这道军令却让五千铁骑进退维谷。不许伤敌,岂非坐以待毙?
本可全力围剿,如今却缚手缚脚。五千铁骑齐出,纵使岳家军有通天神威也难抵挡。
偏生主帅严令在前,铁骑们只得按兵不动。以五十对五千,本已胜算在握,如今却因顾忌而错失良机。
“众位弟兄,今日咱们被曹军困在此地,纵使战至最后一刻,也要多拉几个敌兵陪葬!我岳家军可曾出过孬种?”
“杀!”
岳飞振臂一呼,岳家军齐齐亮刃,迎着四周敌军冲杀而去!
远处观战的司马懿不禁动容——区区五十人面对五千铁骑竟敢主动出击!
曹军铁骑见状进退两难:若退则颜面尽失,只得咬牙迎战。混战中岳飞目光如炬,深知破局关键唯在斩首,当即挥枪直取司马懿!
见主帅遇险,百余铁骑立刻调转马头截杀岳飞,嘶吼声响彻战场。这五千精锐皆非等闲之辈,岳家军虽悍勇却也渐露疲态,转眼已有十余人倒下。曹军如狼群散开,每名岳家军竟要独战百骑!
司马懿凝视着在敌阵中左冲右突的岳飞,暗自惊叹:数百精锐合围仍奈何不得,当真勇冠三军!
“军师!”副将急谏,“岳飞这般骁勇,何不速速除之?将士们因您命令多有顾忌!”
“休要多言。”司马懿抚须叹道,“若非情势所迫,我绝不愿伤他性命。这般良将,世所罕见。”
另一将领跺脚道:“他对宋廷之忠不亚关羽事刘,留之后患无穷!”
“尔等岂知?”司马懿突然厉声,“都说赵云胆气无双,我看岳飞之勇犹胜三分!”
众将面面相觑——这情形,恰似当年曹操纵放关羽。眼见岳飞在重围中越战越勇,曹军铁骑却因顾忌军令,始终不敢痛下 ** 。
司马懿身侧的将领们早已按捺不住,手中兵刃渴望着饮血。他们原想击败名将岳飞建功立业,此刻才明白这不过是妄想。
岳家军兵力悬殊,仅剩的五十勇士苦战一个时辰后,唯余五名遍体鳞伤的战士还在坚持。
岳飞身陷重围,虽斩杀近四百敌军精锐,终是力竭退回。他搀扶着重伤的部下,长枪插地而立。
鹏举将军,败局已定。若我下令,尔等顷刻灰飞烟灭。
司马懿,你这懦夫必遭天谴!
狂妄!生死在我一念间。这锦绣河山,你再无缘得见。
大丈夫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斩敌数百,死而无憾!
司马懿仍不死心,试图招降,却见岳飞 ** 。
即便负伤,岳飞仍挺直脊梁。他拔出战刀,誓要与敌决死。
五名岳家军相互搀扶着站起,准备随主帅作最后一搏。
先生请下令!岳家军宁死不降!
何苦执着?识时务方为俊杰。
司马懿再次劝说,实不忍痛下 ** 。
无论怎样劝说,岳飞始终不改其志。
原定的诈降之计,因五十亲卫几乎全军覆没而作罢。
目睹兄弟惨死,岳飞宁可战死也要 ** 。
司马懿,此仇不共戴天!
正当岳飞准备冲锋时,身后突然杀声震天。
鹏举勿忧,子龙来也!
听闻是赵子龙,曹军将士皆惊,赵云既至,寇封的大军必定已在附近!
赵云奉寇封之命,与戚继光率三千戚家军前来接应岳飞!
岳飞见赵云赶到,心中顿安,残存的岳家军将士终于不必再白白牺牲!
司马懿的铁骑虽悍勇,但面对三千戚家军,胜算不过三成!
“鹏举,伤势如何?”
赵云与戚继光翻身下马,见岳飞虽负伤却无性命之忧,这才稍稍放心!
随后,赵云命戚家军将五名重伤的岳家军扶上战马,先行送回雁门救治!
“无妨,这点小伤还奈何不了我!区区曹军,我岳飞纵横沙场多年,何曾畏惧!”
“不愧是岳鹏举!你先稍作休整,这些曹贼,交给子龙便是!”
“子龙兄弟,此乃司马懿!他一路穷追不舍,若不能取我首级,回去恐难向曹操交代,还是由我来对付他!”
“子龙、鹏举,不必争执!不如我等合力冲杀,一举擒下司马懿!”
岳飞、赵云皆赞同戚继光之策,三人当即率军冲阵!
五千铁骑竟未能全歼五十名岳家军,足见寇封大军的威势!
如今三千戚家军在此,司马懿仅剩三千铁骑,形势已然逆转!
“先生,速速撤兵吧!戚家军不逊于岳家军,戚继光与岳飞的两大军团号称天下无敌,我军恐难抵挡!”
“是,来日方长!若不速退,只怕再无机会,请先生决断!”
“赵云、戚继光、岳飞三大猛将齐至,我军虽为精锐,士气却已受挫!”
司马懿见部下未战先怯,若真交锋,只怕军心溃散!
三千曹军铁骑对阵三千戚家军,确无胜算。司马懿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撤退!
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司马懿心知,若今日战死于此,反倒便宜了贾诩!
他留下一千铁骑断后,随即率余部急速撤离!
见司马懿败逃,赵云跃马追赶,一千曹军铁骑匆忙拦截!
戚家军加入战局,岳飞虽有伤在身,但对付曹军铁骑,依旧游刃有余!
此刻岳飞面对的并非孤身迎战数千铁骑的险境,而是游刃有余的横扫之势!
刀锋所向,曹军(acfj)应声而倒,岳飞毫不手软,誓要为阵亡的岳家军讨回血债!
千名曹军铁骑拼死阻击,只为替逃亡的司马懿争取时间,最终尽数殒命于戚家军阵前!
待岳飞冲破重围时,司马懿早已逃出十余里外!
他正欲乘胜追击,却被赵云与戚继光劝阻——穷寇莫追乃用兵常理!
须知司马懿虽败犹智,若途中设伏反击,恐有不测之祸!
此番纵虎归山,司马懿逃回冀州后,即便未能重创岳飞,曹操也必不会轻饶败军之将!
鹏举兄,主公正候你复命。赵云见岳飞凝视阵亡将士含泪伫立,沉声道:岳家军皆为好儿郎,他日我赵子龙定为诸位兄弟讨还公道!
岳飞遂令戚家军将四十五具烈士遗骸护送回并州。目睹袍泽罹难,他心如刀绞,唯愿以多诛曹贼告慰英灵。
返程途中,岳飞忽生疑惑:子龙、元敬,二位怎知我会在此遭遇曹军?若未及时驰援,岳某已决意血战至死。
戚继光愧然抱拳:主公与军师团早料曹军会伏击你们,特命我等率三千戚家军驰援中山。只恨鞭长莫及,致四十五位壮士殉国......
岳飞深知若非援军到来,自己早已命丧黄泉。沙场马革裹尸本是军人荣光,更何况岳家军斩敌无数。这些烈士英名将永镌寇封军史册——岳家军与戚家军从来以死为荣,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亦誓死效忠主公!
司马懿率军撤回冀州城外,远远望见曹操的亲信已在城下等候。
再次面见曹操时,司马懿早已失了先前的从容。损兵折将之人,哪还有底气争辩?
仲达,朕等了你许久。曹操冷冷开口,听闻你未能擒获岳飞,朝中有人参你故意纵敌,可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