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的锒铛入狱和境外资本代理人的落网,仿佛为天云医药扫清了阴霾。公司内外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振奋,“安神一号”的审批进入快速通道,股价稳居高位,新建生产基地的工地更是日夜轰鸣,一派欣欣向荣。
然而,李凌霄书桌上的一份由慕容雪秘密提交的报告,却揭示了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暗流。报告显示,几个之前与长生集团及境外资本往来密切的账户,在风波稍平后,又开始异常活跃,资金流向更为隐蔽,最终汇入了一些看似与医药行业毫无关联的智库、学术赞助基金以及政策游说机构。
“他们换了打法。”李凌霄将报告递给坐在对面的顾清欢,“从台前的打砸抢,转向了幕后的规则游戏。”
顾清欢快速浏览,眉头微蹙:“智库,学术基金……这是想从政策和行业标准层面,给我们设置障碍?”
“没错。”李凌霄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塑造一个对我们不利的‘大环境’。比如,推动更严苛的、针对创新药的定价管制政策;或者,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植入有利于他们传统技术路线的条款,让我们的新技术在审批时面临‘不合规’的窘境。”
这时,苏晴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和不满:“凌霄,我刚刚收到‘国际神经药理学会’年会的邀请函,但我们提交的关于‘安神一号’作用机制的三篇核心论文,全都被拒稿了。审稿意见很模糊,只说‘创新性有待商榷’,‘临床关联性不足’。”
李凌霄和顾清欢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了然。国际学术舞台,也是战场的一部分。
“看来,他们的手伸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长。”李凌霄冷声道,“没关系,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还有别的平台。”
正当他们商讨对策时,韩雪瑶气呼呼地推门而入,将一份报纸拍在桌上:“你们看看这个!那个所谓的‘民生医药论坛’,公开发表报告,指责创新药研发投入过高,推高了医保支出,呼吁政策层面限制药企利润!这矛头,分明就是对着我们来的!”
报道中引用的数据片面,逻辑牵强,但其背后的导向性却十分明确——将天云医药这样的创新企业,塑造成抬高药价、增加民众负担的“元凶”。
“舆论战的新马甲。”李凌霄拿起报纸,扫了一眼,“雪瑶,这种报告,背后肯定有金主。查一下这个‘民生医药论坛’的资金来源。”
“已经在查了!”韩雪瑶斗志昂扬,“给我点时间,非把他们老底掀出来不可!”
局面变得愈发复杂。对手不再直接攻击数据或人身,而是开始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试图从政策、学术、舆论等多个维度,慢慢束缚住天云医药的手脚。
几天后,一个更具体的麻烦找上门来。药监局的一位资深评审专家,在非正式场合向苏晴透露,关于“安神一号”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可能会参照一个尚未正式颁布、但已在内部讨论的新增附录标准,该标准对无菌制剂的环境监控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如果严格执行,天云新建的生产线可能需要巨额改造。
“这个新增附录,据说是几个国际药企巨头联合提议,并通过某个国际组织向国内推荐的。”苏晴忧心忡忡,“我们的设计已经远超国内现行标准,但如果按照那个提议来,成本和工期都会大增。”
权谋的阴影,化作了具体的技术壁垒。
李凌霄沉吟片刻,眼中闪过锐光:“不能总是被动接招。他们要玩规则,我们就参与制定规则!”
他立刻做出部署:“清欢,你动用所有人脉,了解这个新增附录在药监局内部的讨论进展和关键支持者。苏晴,你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研究那个提议标准,找出其不合理或过于保守之处,准备技术论据。我们要在它正式发布前,就施加影响。”
“另外,”李凌霄看向韩雪瑶,“雪瑶,配合一下,找几个有分量的健康领域媒体,从患者获益和产业创新角度,做几期深度内容,探讨如何在保障质量与促进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舆论,不能总被他们带偏。”
“明白!”顾清欢和苏晴齐声应道。
韩雪瑶更是拍胸脯保证:“放心,保证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让老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
安排妥当后,李凌霄独自沉思。他知道,这种层面的较量,光靠商业手段和舆论反击还不够,需要更强大的同盟和更高层面的认可。
他想起了一个人——之前多次帮助过他们的周文斌副局长。他拨通了电话。
“周局,最近有些关于行业标准动向的困惑,想向您请教……”李凌霄没有直接提及天云医药的困境,而是以探讨行业发展的名义,与周文斌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
通话结束后,李凌霄心中有了底。周文斌虽然话语谨慎,但暗示国家层面同样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并鼓励企业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工作。
这无疑是颗定心丸。
周末,为了缓解连日来的紧张压力,也为了创造一个更轻松的交流环境,李凌霄接受了顾清欢的建议,邀请几位核心成员到他在郊外的一处静谧别墅小聚。没有繁文缛节,只是简单的烧烤和闲谈。
暮色四合,花园里的灯光亮起,映照着几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面孔。顾清欢娴熟地翻动着烤架上的食物,苏晴和韩雪瑶在一旁帮忙,偶尔因为笨手笨脚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慕容雪则安静地坐在角落,警惕的目光不时扫过周围,但紧绷的神经也明显放松了许多。
李凌霄拿着啤酒,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优秀的女性,不仅是他的得力干将,更在一次次风雨中,成为了他可以信赖的伙伴。
“喂,李大老板,别光看着啊,过来帮忙!”韩雪瑶冲他喊道,脸上沾着一点酱料,显得俏皮又生动。
李凌霄笑着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刷子:“好好好,韩大总监吩咐,岂敢不从。”
气氛轻松而融洽。苏晴趁着间隙,对李凌霄低声道:“技术论据我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有几个点确实能击中那提议标准的软肋。”
顾清欢也一边烤肉一边说:“药监局那边我接触了一下,支持理性讨论的声音还是主流。关键是我们的证据要有力。”
就连慕容雪也难得地开口:“那个‘民生医药论坛’的主要金主,已经锁定了一家与辉瑞关系密切的公关公司。”
看似闲谈之间,工作的脉络已然清晰。
夜色渐深,众人围坐在露台的沙发上,享受着难得的宁静。韩雪瑶叽叽喳喳地说着娱乐圈的趣闻,逗得大家笑声不断。顾清欢体贴地为每个人倒上热茶。苏晴则和慕容雪低声讨论着什么,偶尔露出恍然的表情。
李凌霄靠在椅背上,感受着这片刻的温馨。他知道,无声的硝烟仍在弥漫,前方的规则之战或许比之前的明刀明枪更加艰难。但看着身边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他心中充满了信心。
“来吧,”他举起茶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对手出什么招,我们接着就是。”
茶杯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吹响了迎接下一场战斗的号角。只是这一次,他们更加从容,也更加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