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子龙是何许人也?当朝正二品大员,南京工部尚书!尽管是留都的官职,品级与声望却丝毫不打折扣。这块分量十足的金字招牌,立刻就被张国维巧妙地用作了绝佳的“面子工程”。

他逢人便感叹,言辞恳切,神情并茂:“诸位且看!连陈子龙尚书这般饱受非议、家境并非豪富之人,都愿变卖珍藏,倾囊相助,凑足一万两白银支持治水!这是何等的情操!何等的胸怀!吾辈读书人,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难道还能不如陈尚书明事理、识大体吗?”

这番话,如同软刀子,扎得那些尚在犹豫观望的官员士绅面红耳赤,难以反驳。

与此同时,柳如是也展现了她在秦淮河畔深厚的人脉与非凡的活动能力。她并未以尚书夫人的身份施压,而是以旧日情谊与通透的事理,在昔日姐妹与各家画舫老板间巧妙斡旋。

她的说辞同样击中要害,带着几分看透世情的淡然与犀利:“妈妈、姐妹们心中想必也清楚,张钦差这般‘兢兢业业’地在河上‘办公’,长久下去,各位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与其日日提心吊胆,门庭冷落,不如凑上一笔‘善款’,既是支持了利国利民的好事,博个美名,也算是……破财消灾,买个清净。张大人拿到了实实在在的银子,自然也就有了理由,不再终日在此‘流连忘返’了。”

这番话,可谓说到了众多画舫老板和管事的心坎里。

她们不怕花钱,就怕这位“扫黄钦差”没完没了地堵在门口,那才是真正的断人财路。如今既然有位高权重的陈尚书夫人亲自出面说和,给出了台阶,哪还有不顺势而下的道理?

于是,在柳如是穿针引线之下,加之画舫老板们期盼这位“活阎王”能稍作消停、还她们一个正常经营环境的迫切心愿,一笔笔“善款”迅速汇集起来。

不过数日功夫,各方“心意”便凑足了整整十万两雪花银,被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张国维的临时衙署。

看着眼前这白花花的十万两银子,张国维抚掌大笑,对身旁的几位将领说道:“瞧瞧!这就叫‘堵不如疏’!陈尚书夫妇,真乃我之福星也!”

他当即“信守承诺”,果然减少了在秦淮河畔“办公”的频率与力度,让那些心惊胆战了许久的画舫终于得以喘了口气。

而陈子龙与柳如是这番“仗义疏财”与“出面调停”的举动,也在南京城中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议论。

有人讥讽陈子龙是“破罐子破摔,与酷吏为伍”;

也有人佩服柳如是“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亦有真豪情”;

更有人暗自思忖,连陈子龙和这些风月场中人都如此支持治水,自己若再一毛不拔,恐怕在道义和面子上,都快要站不住脚了。

张国维则志得意满,他不仅成功“化”来了巨款,更意外地获得了一位重量级官员和一位特殊社会活动家的公开支持,这为他后续的行动,无形中增添了不少底气与合法性。

数日之后,

南直隶境内多处漕运枢纽及水道要冲,一改往日的宁静或只是小打小闹的维护,骤然变得风风火火,人声鼎沸。

张国维募集的大批工匠与民夫,如同决堤之水,迅速涌向了预先勘定好的各个工段。

这位张大人行事,向来是“钱到位,人到位,立刻开干”,绝无半分拖泥带水。

一时间,从长江沿岸到运河腹地,处处可见旌旗招展,闻听号子震天。

拓宽! 在那些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易发拥堵的险要之处,成千上万的民夫赤膊上阵,挥动铁锹镐头,将两岸的土石方奋力挖开、运走。

原本仅容数船并行的河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两侧扩张,变得豁然开朗。巨大的夯锤被数十人合力拉起,再重重砸下,将新拓宽的堤基夯实,那沉闷而富有韵律的“咚、咚”声,回荡在河谷之间,宣示着人力对自然的改造。

改道! 在几处河道过于迂回、水流不畅的古旧河段,张国维果断放弃了费力不讨好的全程疏浚,而是依据地势,指挥工匠们开辟出更为笔直、顺畅的新河道。

虽然工程量巨大,但他计算过,长远来看,这能极大提升航运效率,减少淤积。新开的河道如同利剑,劈开田野,笔直向前,展现出一种高效而冷酷的美感。

巩固! 这则是花费最大的部分。在关键闸口、险要堤岸,不再是简单的泥土堆积,而是运来了成船的石料和巨大的桩木。

技艺娴熟的石匠们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条石,将它们严丝合缝地垒砌成坚固的护坡;粗大的木桩被硬生生砸入河底,构成堤坝的筋骨。银钱如同流水般花出去,换来的是一段段“石帮铁底”、足以抵御更大洪峰的坚固工程。

张国维本人更是如同上了发条,终日奔波于各个工地之间。

官袍下摆沾满了泥浆,靴子磨破了底,他却毫不在意,常常站在施工最前沿,对着图纸指指点点,与工匠头领激烈讨论,时而因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解决了一个难题而抚掌大笑。

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则负责调度兵士维持秩序、护卫物料,以及监督工程进度。

他们看着眼前这规模远超此前贾鲁河工程的宏大场面,看着张国维那近乎燃烧自己的投入,心中那份对其“化缘”手段的腹诽,也渐渐化为了某种程度的叹服——此人或许行事不拘一格,但这份干实事的决心与能力,确是无人能及。

在这片治水热潮中,南京工部尚书陈子龙的鼎力支持,成为了张国维最坚实的后盾。

这位曾因个人选择而饱受士林非议的尚书大人,如今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实务之中。他利用职权,从南京工部的名下,为张国维调拨了数量可观的熟练工匠与一批批急需的建筑材料,让工程的推进速度大大提升。

然而,陈子龙的支持远不止于公文往来。更令人动容的是,每日下朝之后,他竟脱下象征品级的绯色官袍,换上一身与民夫无异的粗布短打,亲自来到喧嚣的工地上。

他不摆架子,不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加入到劳作的队伍中。

或与工匠一同探讨石料垒砌的角度,或与民夫一道传递土石。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衫,泥浆沾满了他曾经只握笔杆的双手,他甚至学着使用那些粗重的工具,动作虽显生疏,神情却无比专注和坚定。

这位二品尚书的亲身参与,其象征意义和激励效果,远超任何言语的鼓舞。

而他的夫人柳如是,同样以自己的方式,为这浩大工程贡献着力量。

她深知这些远离家乡、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民夫工匠们的艰辛与孤寂。于是,在几个华灯初上、工地暂歇的夜晚,她邀约了几位意气相投、同样精通音律的昔日姐妹,来到了工棚聚集的河岸旁。

她们没有浓妆艳抹,只是素净衣着,携着琵琶、箫管等乐器,寻一处平整的高地,便开始了表演。

没有奢华的画舫背景,没有附庸风雅的宾客,听众是成千上万席地而坐、满身尘土的建设者。

吴侬软语唱的不是靡靡之音,而是悠扬的江南小调,甚至是铿锵有力的民间号子。婉转的琵琶声与清越的箫声,混合着江水的气息,在夜空中飘荡,洗刷着劳作者一日的疲惫。

这一幕,构成了南京城前所未见的奇景:

一边是尚书大人赤足踩在泥泞中,与民共担劳苦;

一边是尚书夫人于星空下为民夫抚琴清歌,慰藉心灵。

工地上下的民夫、工匠乃至兵士,无不为陈子龙夫妇的举动所感动。他们私下议论:

“陈尚书是真正的好官啊!一点都不嫌弃我们这些苦力!”

“柳夫人更是菩萨心肠,这歌声……比酒还醉人!”

“朝廷若是多几个这样的大人,我等累死也心甘!”

这份超越阶层的关怀与尊重,化作了巨大的凝聚力,使得工地上的士气空前高涨。

而陈子龙与柳如是,也通过这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我价值的重塑与升华。他们不再仅仅是舆论漩涡中的焦点,更是与这项利国利民的宏大工程血脉相连的一份子。

工地一隅,到了短暂的歇工饭点。

刘文秀捧着一张比他脸还大的干硬面饼,正啃得费劲,一扭头,却发现身旁的张煌言捧着饭碗,眼神发直,筷子举在半空许久未动,目光痴痴地望向远处。

“喂!你看什么呢!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刘文秀用胳膊肘使劲捅了捅张煌言。

“哦……嗯……”

张煌言猛地回过神,脸上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慌忙低下头,胡乱地扒拉了两口饭,含糊其辞。

“嗯??????”

刘文秀见他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好奇心大起,顺着张煌言刚才望去的方向仔细瞧去。

“………………”

只见不远处,柳如是身侧,不知何时多了一位身着素雅衣裙的女子。

她并未施太多粉黛,却眉目如画,气质清冷中带着一丝疏离,正低头轻声与柳如是交谈,偶尔抬手拂过被江风吹乱的发丝,姿态娴静优雅,与这尘土飞扬的工地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莫名地吸引人的目光。

“谁啊??????”

刘文秀用气声追问,他虽然觉得那女子好看,却并不认得。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闷闷的声音。

只见李定国左右手各抓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嘴里还塞得鼓鼓囊囊,他费力地吞咽下去,才带着几分“这你都不知道”的了然神情,压低声音道:“寇白门。江湖上……嗯,秦淮河畔鼎鼎有名的寇白门。”

他顿了顿,用一种男人都懂的眼神瞟了一眼还在窘迫中的张煌言,用肩膀撞了他一下,揶揄道:“啧……张兄,好眼光啊!”

张煌言被李定国这话闹了个大红脸,梗着脖子辩解:“休得胡言!我……我不过是觉得,觉得柳夫人身边这位……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女子,故而多看了两眼……”

“是是是,气度不凡,绝非寻常……”

刘文秀学着张煌言那文绉绉的语气,怪腔怪调地重复着,和李定国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窃笑。

李定国又咬了一大口包子,含糊地补充着听来的消息:“听说……这位寇姑娘,性子烈得很,颇有侠名,可不是光有皮相……张兄,任重道远啊!”

张煌言被两人调侃得无处躲藏,只得埋下头,假装专注于碗里的饭菜,只是那耳根的红晕却久久未退。远处,寇白门似乎察觉到了这边的注视,目光淡淡扫过,张煌言顿时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就在张煌言埋头胡乱扒饭,恨不得把脸埋进碗里的时候,刘文秀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竟一抹嘴,大大咧咧地站起身,径直朝着柳如是和寇白门的方向走了过去。

只见他堆起一脸憨直的笑容,先是恭敬地向柳如是行了礼,随后便自然地和寇白门搭上了话。

他边说边比划,目光还不时地瞟向张煌言这边,最后甚至直接伸手指了过来,同时朝着张煌言挤眉弄眼,丢过来一个“兄弟够意思吧,你懂的”的暧昧眼神。

张煌言在远处看得真切,只觉得一股热血“轰”地冲上头顶,脸颊烫得能烙饼,恨不得当场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没过多久,刘文秀便心满意足地晃了回来,一屁股坐在张煌言身边,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和戏谑,压低声音,笑嘻嘻地宣布:“成了!兄弟我出马,一个顶俩!人寇姑娘说了,念在张将军治水辛苦,风雅可敬……今晚戌时三刻,在她的画舫‘听雪阁’一叙!让你务必准时!”

这消息如同一个惊雷,在张煌言耳边炸响。他猛地抬起头,嘴里的饭都忘了嚼,一双眼睛瞪得溜圆,写满了难以置信与惊慌失措。

“你……你你你……你都跟人家说了些什么?!” 张煌言又急又窘,舌头都有些打结,“我……我何曾说过要去……”

“哎呦喂,我的张兄!”

刘文秀一把搂住他的肩膀,打断他的辩解,“这时候还害什么臊?人家姑娘都点头了,你个大老爷们还扭扭捏捏的?这可是秦淮河上鼎鼎大名的寇白门相邀,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你小子,偷着乐吧!”

一旁的李定国也凑了过来,虽然没说话,但那眼神里分明写着“自求多福”和“看好戏”几个大字。

张煌言只觉得心如擂鼓,思绪乱成一团麻。去?他从未经历过这等阵仗,不知该如何应对,生怕唐突了佳人。

不去?那岂不是更失礼,而且……内心深处,似乎又有一丝难以抑制的期待与悸动。

他下意识地又朝寇白门的方向望了一眼,却见那素雅的身影已随着柳如是翩然远去,只留下一个令人遐想的背影。

整个下午,张煌言在工地上都显得有些神不守舍,铲土的动作都比平日慢了几分,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刘文秀的那句话——“今晚戌时三刻,听雪阁”。这突如其来的邀约,让这位在战场上都能保持冷静的年轻将领,第一次体会到了何为“方寸大乱”。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