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暖阳裹着潮湿水汽漫过航站楼,停机坪引擎轰鸣震耳。
空气中飘着厚重煤油味,混着岭南草木特有的腥气,地面瓷砖沾着细碎水渍,踩上去发滑黏鞋。
陈宇攥着抓捕指令,指尖捏得发紧,纸张边缘被揉出褶皱,眼底沉得锐利,已带着赵刚、施尔昌埋伏许久。
他目光扫过机场出口,指尖摸过腰间配枪,枪托冰凉抵着腰窝,呼吸刻意放轻,没半点多余动作。
赵刚攥紧拳头站在一旁,军装外套裹得严实,袖口沾着些许灰尘。
天津话压得低沉:“介特务藏得够深,还敢乔装回国,这次绝不能让他跑了。”
指尖抠着裤缝,指甲泛白,眼神死死盯着出口方向,腮帮微微鼓胀,满是警惕。
施尔昌靠在柱子旁,先摸了摸腿上延边联防留下的疤,指尖蹭过结痂,触感粗糙发涩。
随即攥紧警棍,指节捏得发白,余光警惕扫过周围人群,耳朵贴紧环境,不放过任何异常声响。
广州本地公安提前布控,几名干警乔装成旅客,手里拎着鼓鼓的行李。
胸前别着隐蔽证件,目光默契配合陈宇等人,形成合围之势。
群众联防队员也分散在机场角落,穿蓝布衫的大叔拎着网兜,眼神警惕排查,牢牢守住侧门出口。
穿碎花衫的大妈靠在长椅上,假装织毛衣,余光却始终盯着主出口,没敢松懈。
“郑少将伪装成香港商人入境,穿米白西装,拎棕色皮箱,边角有磨损。”
陈宇低声叮嘱,声音稳得没半点波动,指尖又补了句:“皮箱锁扣是黄铜的,反光明显,特征不会错。”
赵刚点头应声,指尖依旧抠着裤缝,眼神更沉,生怕错过目标身影。
施尔昌轻轻点头,警棍在掌心转了圈,做好随时动手的准备,动作利落不拖沓。
没过多久,机场出口传来一阵沉稳脚步声,一道身影缓缓走出。
正是乔装后的郑少将,米白西装熨得平整,却难掩周身沉郁气场。
棕色皮箱拎在手里,边角磨损痕迹清晰,黄铜锁扣反光刺眼,与情报描述分毫不差。
他左手悄悄攥着口袋里的泛黄照片,指尖摩挲着照片边缘,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郑少将左右张望片刻,眼神警惕扫过周围,见没人刻意留意自己。
嘴角勾起一抹隐晦弧度,抬脚往机场外的出租车方向走,脚步刻意放缓,却难掩急切逃离的心思。
穿蓝布衫的大叔见状,立刻上前两步,伸手拦住他:“同志,借过问点事,机场外出租车好打吗?”
掌心按在郑少将胳膊上,力道不重却拦得扎实,嗓门亮堂,故意拖延时间。
郑少将脸色微变,眼底闪过慌乱,强装镇定抽回胳膊:“不清楚,我赶时间。”
话音刚落,便要绕开大叔往前走,脚步比之前快了几分,显然察觉不对。
“动手!”陈宇低声喝令,率先冲了出去,脚下踩过瓷砖水渍,身形稳得没半点晃动。
赵刚、施尔昌立刻跟上,布鞋踩在地面哒哒响,速度快得惊人,没给对方反应时间。
郑少将察觉身后动静,脸色彻底骤变,猛地将皮箱砸向身后追兵。
转身就往机场侧门跑,皮箱摔在地上,里面的伪造证件散落一地,纸张飘得四处都是。
还有一张泛黄照片滑了出来,上面是个年轻士兵,笑容青涩,边角已磨得发白。
施尔昌侧身避开皮箱,快步追上,警棍挥得精准,狠狠砸在郑少将膝盖后方。
对方闷哼一声,踉跄着跪倒在地,膝盖磕在瓷砖上,发出沉闷声响。
疼得额头冒冷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面瓷砖上,晕开小水渍。
赵刚立刻冲上前,抬手按住郑少将后背,力道大得让他动弹不得。
手铐咔嚓一声扣在他手腕上,金属冰凉触感传来,郑少将挣扎着嘶吼,声音发颤还带着不甘。
“你们别得意,破冰计划还没结束!”他仰头嘶吼,眼神里满是戾气,却难掩慌乱。
“带走!”陈宇冷声吩咐,率先弯腰捡起地上散落的伪造证件和那张泛黄照片。
指尖捏着照片,触感粗糙,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示意干警押着郑少将往机场外的警车走。
沿途群众纷纷投来目光,眼神里满是愤慨,有人忍不住骂出声:“原来是特务,抓得好!”
押回临时审讯室,屋内灯光昏暗,桌上摆着一盏台灯,火苗跳动,映得墙面忽明忽暗。
郑少将坐在椅子上,手腕被手铐锁在桌腿上,脸色阴沉,抿着嘴不肯开口,指尖死死攥着衣角。
陈宇坐在对面,将那张泛黄照片放在桌上,指尖敲了敲桌面:“说说吧,照片上的人是谁?”
声音平静却带着压迫感,目光锐利盯着郑少将,没给对方回避的机会。
郑少将瞥见桌上的照片,身体猛地一颤,眼底闪过痛苦,嘴唇动了动,却依旧没开口。
林悦端着一杯热水走进来,衣袖带着淡淡的碘酒味,将水杯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推到他面前。
“你以为不说就能蒙混过关?我们已经掌握大量证据,破冰计划骨干大多被抓。”
她目光锐利,指尖沾着墨渍,随手从包里掏出证据清单,拍在桌上,声响清脆。
郑少将看着清单上的证据,又瞟了眼桌上的照片,眼神闪烁片刻,心里防线渐渐松动。
指尖蹭过水杯边缘,掌心沾着水汽,呼吸渐渐急促,胸口起伏明显,没了之前的强硬。
沉默许久,他终于松口,声音发颤还带着几分颓丧:“照片上是我侄子,当年在战场上牺牲了。”
呢喃着补充:“本想完成他的嘱托,没想到还是栽了。”语气里满是无力,人性矛盾尽显。
“别绕弯子,如实交代破冰计划剩余内容。”陈宇冷声追问,目光没半点松懈。
郑少将垂着头,指尖抠着桌缝,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破冰计划最后一步,是在1955年五一劳动节,在城市制造破坏事件,破坏庆典,颠覆新生政权。”
这话一出,陈宇、林悦等人脸色骤变,赵刚猛地拍桌起身,嗓门提得老高,天津话加重。
“介混蛋!竟敢破坏新生共和国安稳的主意,简直丧心病狂!”指节捏得发白,腮帮鼓胀,满是愤怒。
陈宇掌心黏糊糊的,蹭了蹭裤腿,眼神沉得吓人,立刻起身:“林悦,立刻拟电报上报中央,说明情况;赵刚,联系北京公安,同步传递情报。”
动作干脆利落,没半点迟疑,眼底满是紧迫感,生怕耽误时机。
林悦立刻掏出纸笔,笔尖飞快划在纸上,沙沙声不停,字迹工整却透着急切。
写电报时笔尖突然断墨,她低头吹了吹笔尖,随手从抽屉里拿出备用墨水,添墨时指尖蹭到墨渍。
添完墨水,她加快速度赶完电报,立刻起身往电报室跑,布鞋踩在地面哒哒响,脚步急促。
中央接到电报后,立刻下达指令,调整五一安保部署,陈宇带着团队连夜返京。
刚落地就直奔天安门广场,与北京公安、群众联防队员汇合,展开全面排查。
老张带着几名干警,手里拿着天安门广场周边布局图,指尖沾着墨渍,仔细排查每个角落。
“特务再狡猾,也躲不过咱们的眼睛,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老张边查边念叨,胸前旧警徽晃了晃。
陈宇蹲在广场花坛旁,指尖摸过花坛边缘的瓷砖,冰凉触感传来,突然闪回1949年北平解放时的场景。
那时他也在天安门附近排查特务,鼻尖似又闻到那时的煤烟味,指尖触感格外熟悉。
“陈部长,这边有情况!花坛底下藏着东西,摸起来硬邦邦的,像是爆炸装置。”一名群众联防队员喊道。
他伸手指着花坛角落,掌心沾着泥土,眼神紧张,声音压得偏低却难掩急切。
陈宇立刻起身跑过去,蹲下身拨开花坛里的草木,果然看到一个黑色装置,外壳粗糙,上面连着导线。
正是特务藏的爆炸装置,他立刻示意众人后退:“都离远点,我来拆,别乱碰。”
说着从包里拿出工具,指尖捏着螺丝刀,避开导线划痕区域,呼吸放轻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指尖触到导线时微微发麻,金属螺丝拧动时发出“吱呀”轻响,额角冒出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汗珠滴在爆炸装置外壳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眼神始终专注,没半点分心。
没过多久,第一个爆炸装置成功拆除,陈宇松了口气,指尖擦了擦额头汗水,蹭得脸颊沾了些灰。
起身时又叮嘱队员:“仔细排查,别漏了任何角落,特务大概率不止藏这一个。”
众人立刻散开,继续仔细排查,没过多久,在城西废弃仓库的灯柱后方又发现一个爆炸装置。
外壳裹着黑布,导线藏在灯柱缝隙里,格外隐蔽,若不是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
陈宇再次上手拆除,指尖捏着工具,动作比之前更沉稳,指尖偶尔碰到导线,发麻感依旧清晰。
呼吸始终放轻,生怕触动引信,周围众人都屏住呼吸,眼神紧张盯着他的动作,没敢出声。
第二个装置拆完,众人刚松口气,又在座椅底下发现第三个爆炸装置,体积比前两个略大。
外壳上的导线更复杂,陈宇蹲下身,仔细观察装置结构,指尖轻轻拨动导线,确认引信位置。
拧螺丝时格外谨慎,金属碰撞声格外清晰,额角汗水越冒越多,滴在地面上,砸出小坑。
十几分钟后,第三个爆炸装置也成功拆除,众人彻底松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线索查明】:通过机场埋伏抓捕郑少将、审讯逼出“五一城市爆炸”阴谋、城市各处排查拆除3枚炸弹,成功阻断破冰计划最后一步,证据全部固定。
审讯室里,陈宇再次提审郑少将,指尖将拆除的爆炸装置照片放在他面前:“你的阴谋已经破产,如实交代所有同伙。”
郑少将看着照片,脸色彻底垮掉,眼神里满是颓丧,却突然勾起一抹诡异笑容。
声音压低,带着几分神秘:“就算你们拆了爆炸装置,也没用,公安部内部还有一个隐藏最深的卧底,只有我能认出他。”
这话一出,陈宇眼神骤沉,指尖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心里泛起波澜。
卧底藏在公安部内部,意味着后续工作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行动。
赵刚气得拍桌,嗓门提得老高,震得桌上水杯晃了晃,差点倒在地上:“你少故弄玄虚,赶紧说出卧底是谁!”
郑少将却不再开口,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嘴角始终挂着隐晦笑容,任凭众人追问,再也不肯透露半句。
章尾钩子:公安部内部卧底身份成谜,郑少将拒不配合指认,陈宇等人排查陷入僵局,而卧底已察觉危机,正暗中计划销毁证据,威胁步步紧逼!
【历史档案:1950年代国庆安保工作】建国初期,各类反动势力频繁企图破坏新生国家的生产生活。
公安部门联合群众联防力量,提前布控排查,精准打击特务阴谋。
通过人力侦查、线索深挖,多次拆除爆炸装置,筑牢安保防线,保障庆典活动顺利开展,彰显隐蔽战线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