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升龙城,明军临时帅府。

大堂之内,气氛凝重。李二苟、刘长青、沈廷扬、林锐四人围坐在一张铺着安南及周边海域地图的桌案前。

李二苟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咱们的两位‘盟友’按捺不住了,在蕉林里偷偷会了面,还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刘长青接口道,语气平静却带着寒意:“意料之中。恐惧和野心会驱使他们做出不理智的选择。根据内线情报,他们寄希望于南边的红毛夷,荷兰人。”

海上布网——沈廷扬的决断!

海军司令沈廷扬闻言,目光立刻投向了地图上的南海区域。

他手指点向巴达维亚(雅达维亚)方向:“荷兰人狼子野心,台员(台湾)之败岂能甘心?他们若来,必是抱着复仇与重新夺回据点之心。”

他随即提出了应对之策:

1. 调动郑氏水师:“立刻以海军司令部和内阁的名义,向郑芝龙发出命令。他的福建水师对南洋航路、西洋战舰习性最为熟悉。

令其主力前出至吕宋(菲律宾)以西、暹罗湾以东海域,进行‘例行巡航’,实则密切监视任何从巴达维亚方向北上的西洋舰队动向。一旦发现,不必接战,立即以快船通报于我主力舰队!”

2. 诱敌陷阱:“我主力舰队,‘镇海’、‘定波’等舰,不能龟缩港内。应大张旗鼓地在涂山港外海进行日常操练,示敌以弱,亦可作为诱饵。同时,派出轻型快艇,巡逻附近海岛、岬角,构建预警体系。”

沈廷扬语气斩钉截铁,“海上之事,交由我海军。只要荷兰人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李二苟点头:“海上就拜托沈司令了。需要陆师如何配合,尽管开口。”

坚壁利炮——林锐的蓝图。

工部左侍郎林锐的目光则始终停留在涂山港的规划设计图上。他推了推鼻梁上的水晶眼镜(小型放大镜),沉稳地说:

“港口与炮台,是舰队根基,亦是岸防生命线。请沈司令放心,我设计的炮台,将充分利用地形,形成交叉火力。

炮台本身采用半地下式堡垒结构,前墙以三合土(石灰、黏土、砂石)夯筑,厚达一丈,足以抵御重炮轰击。”

他指着图纸上的关键点:“所有炮位,将优先部署我军射程最远的重型长管舰炮。待炮台建成,其射程将覆盖港口外海主要航道。

荷兰战舰若想靠近港口,必先于我岸防火力下沐浴一番弹雨!在建期间,我会先构筑临时炮位,确保工程安全。”

釜底抽薪——刘长青的软刀子。

听完军事和工程部署,政委刘长青缓缓开口,他的思路更为深远和系统,旨在从根本上瓦解安南的抵抗潜力:

“军事训练是明策,但还需辅以暗计,方能长治久安。”

1. 精锐人质:“以‘统一训练,提升安南军战斗力,共御外侮’为名,督促郑、阮二人将其最精锐的部队送至升龙。这些人马,实则为质。一旦有变,其核心武力已在我掌控之中。

同时,在训练中,可安插教化官,宣扬忠君爱国(忠于大明皇帝),潜移默化,争取人心。”

2. 技术代差:“严格控制火药、精铁、优良木材等战略物资流入安南。尤其是硝石与硫磺,民间不得私藏、交易。使其军队即便保有部分武装,也难以及时获得高质量的补给。”

3. 经济命脉:“加快甘蔗园和制糖厂的建设和扩张。此举一可满足国内需求,二可引导安南农民改稻为蔗,使其粮食逐渐不能自给,经济命脉依赖于我大明的收购和市场。一旦断绝对其粮食供应,其内部不攻自乱。”

4. 以夷制夷:“在训练安南军队时,可有意识地在北郑和南阮的军队中制造隔阂,扶植相对弱小或更亲明的势力。甚至可以从归顺的当地部族中招募兵员,组建独立的‘安南协从军’,给予优厚待遇,使其与郑、阮旧部形成制衡。”

5. 文化渗透:“紧随《兴学育才令》,在安南大力推行汉文教学,选拔优秀子弟前往南京国子监或新式学堂学习。长远来看,文化上的认同,比武力征服更为牢固。”

李二苟听完,抚掌大笑:“妙!老刘你这几条,条条都戳在要害上!明面上我们依约训练他们的兵,帮他们种地赚钱;暗地里,把他们的爪子磨钝,把他们的根茎挖空!就这么办!”

沈廷扬和林锐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次会议,明确了分工:

沈廷扬负责外海,构建防线,寻机歼敌。

林锐负责岸基,打造不落的要塞。

李二苟负责陆上威慑与总体协调。

刘长青则负责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软性征服,从根本上将安南融入大明体系。

一张针对荷兰干涉军与安南本土势力的天罗地网,在升龙城的帅府里,悄然织成。明军的策略,已然从单纯的军事占领,升级为一场全方位的、旨在永久消除威胁的综合性征服。

升龙,黎真宗行宫。

行宫虽经整理,仍透着一股破败与临时拼凑的寒酸。黎真宗正对着一份要求他下令征调民夫协助修港的文书发愁,刘长青在侍卫引导下,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大王。”刘长青微微躬身,礼仪周到,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度。

黎真宗如同受惊的兔子般站起身,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刘政委!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何事吩咐一声便可。”

刘长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顾了一下这简陋的宫殿,轻轻叹了口气:“陛下乃一国之君,居所竟如此简朴,而郑、阮两家,却拥兵自重,府库充盈。每每思之,令人扼腕。”

一句话,精准地戳中了黎真宗内心最深的痛处与不甘。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屈辱和怨愤。

刘长青见火候已到,便直接切入正题:“陛下,可想真正执掌权柄,而非永远做一个盖章的傀儡?”

黎真宗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渴望的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苦涩道:“政委说笑了……朕……朕如今能安稳度日,已是仰仗天朝恩德,岂敢再有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刘长青摇头,语气充满了引导性,“陛下错了。重振朝纲,亲掌大政,此乃君王本分,何来非分之想?

我大明皇帝陛下与首辅大人,最见不得的,便是臣强主弱,纲常颠倒!

郑梉、阮福濒之流,割据一方,形同国贼,我天朝助陛下除此二獠,乃是秉持大义!”

黎真宗双手紧握膝头,指节泛白。眼前这位大明政委看似温和,但那平静目光仿佛能穿透他卑微的躯壳,直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那一丝不该有的妄念。

“陛下近日气色不佳,可是为国事忧心?”刘长青亲手为他斟了一杯茶,语气如同闲话家常。

黎真宗喉头滚动,声音干涩:“上……上官明鉴。郑、阮二人,跋扈日甚,我……我夙夜难眠。”

刘长青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大王勿忧。我大明既已在此,便容不得权臣欺主。只是,欲根除此等痼疾,非猛药不可,需大王鼎力相助。”

第一计:名正言顺的“王师”

“郑、阮麾下兵马,名为国军,实为私兵。此乃乱国之源。”

刘长青语气转为严肃,“大王当立刻下诏,以‘整合军力,共御外侮,效忠天朝’之名,命北郑、南阮将其最精锐之师,悉数调至升龙,由我大明军官统一编练。

此军,当冠以‘安南王师’之名,陛下亲为统帅,我朝派员协助。如此,兵权归于一统,大王之声威,方能直达军旅。”

黎真宗眼睛一亮,他听懂了。“安南王师”,名号多么诱人!这意味着他将有机会直接掌握一支强大的武力,哪怕实际控制权仍在明军手中,但这面旗帜,就是他收回权力的开始。

第二计:锁住爪牙的链条

“然,强兵需有利器。”刘长青话锋一转,“安南之地,硝石、精铁、优良木材,皆战略之物,若流于民间,恐为奸人所用,再成割据之势。

陛下需再下一诏,即日起,此等物资皆为官营禁榷,民间不得私采、私藏、交易,一律由……嗯,可由大王委派专员,与我朝工部联合督办。如此,方能保障‘王师’供给,杜绝后患。”

黎真宗心中一凛,这是要彻底抽空郑、阮乃至整个安南再次武装的根基。

他略一犹豫,但在刘长青平静的注视下,那丝犹豫瞬间消散,连忙点头:“上官所虑周详,此乃安邦定国之策,我即刻下旨。”

第三计:握住命脉的绳索

刘长青继续推进,抛出更致命的一环:“大明欲在安南广种甘蔗,兴建糖厂,此乃富国富民之良策。陛下可知,其利何在?”

黎真宗茫然。

“其利在于,可使安南百姓生计,与我大明紧密相连。”刘长青耐心解释,如同教导学生,

“陛下可颁‘劝蔗令’,鼓励百姓改稻为蔗,朝廷(大明)将以优厚价格统一收购。届时,百姓依赖卖蔗获利购粮,其生计便系于大明商路。

若有人作乱,断其商路,则乱源自消。而陛下之内帑,亦可从中分润,用于……嗯,比如犒赏‘王师’,养育宗室。”

黎真宗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将安南的经济命脉完全绑上大明的战车。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安南的稻田变成蔗田,百姓为明人种地,财富通过糖厂流向大明,而他自己,只能依靠明人指缝中流出的那一点收益来维持体面。

第四计:埋下分裂的种子

“至于‘王师’编练,”刘长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北郑、南阮之兵,积怨已久,不宜混编。可分立营寨,区别待遇。对于其中恭顺听话、倾慕天朝文化的将士,不妨多给些粮饷,多予些褒奖。

甚至,可从真心归附的部族中招募新血,单独成军,待遇从优。如此,军中自有比较,人心自有向背,可免铁板一块,尾大不掉。”

第五计:文化根基与“合法”的刀

最后,刘长青图穷匕见:“百年大计,在于教化。大王当顺应天时,大力推行《兴学育才令》,广设学堂,教授汉文,使安南子弟,皆能沐浴王化。

其中优异者,可保送至南京国子监深造,将来为陛下臂助,为大明效力。此等教化之事,非陛下诏令,不能通行安南。至于‘王师’之粮饷供养…”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黎真宗,“大王可下恩旨,言明宗室体恤国家,愿将部分贸易所得,捐输以供‘王师’,如此,兵卒感念宗室恩德,岂不美哉?”

一番话,如惊涛骇浪,冲击着黎真宗的心灵。

他彻底明白了,大明不仅要他的名分,还要通过他的手,抽走安南的筋骨(军队和资源),握住安南的命脉(经济),改造安南的灵魂(文化),最后,甚至要让他的宗室,自己出钱养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

这是一份无法拒绝的投名状。拒绝,他现在就会失去一切;接受,他将在明国的羽翼下,成为一个真正的“王”,尽管是一个被无数丝线操控的木偶王。

黎真宗脸色变幻,最终,他离席,整了整衣冠,对着刘长青,深深一揖,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

“我……孤,谨受教!上官之策,老成谋国,实乃救我安南于水火之上策!孤……愿倾力配合,但凭上官驱策!只求……只求天朝能为孤……做主!”

他选择了彻底倒向大明,心甘情愿地拿起刘长青递来的“软刀子”刀柄,哪怕这刀柄最终会刺入安南的躯体。对他而言,相比于被郑、阮凌迟,被大明“温柔”地掌控,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刘长青满意地扶起他,温言道:“大王深明大义,实乃安南之福。大王既以国士待我大明,我大明必以国士报之。”

一场不见硝烟,却更为深刻的征服,就在这烛火摇曳的书房中,尘埃落定。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