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凌云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办公室。窗外,朝阳正好,将整个房间映照得明亮温暖。他放下公文包,站在那幅林业发展规划图前仔细端详,手指轻轻划过青峰岭的位置,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这张规划图见证了他到任以来清源林业的发展历程,如今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上午局务会议准时开始。凌云神采奕奕地走进会议室,今天他系着一条深色领带,显得庄重而不失活力。各位,他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调研组的肯定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提出的建议更是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把这些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与每一位参会干部进行眼神交流。
办公室主任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调研组的主要建议。凌云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我仔细研究了调研组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人才培养。他用激光笔在重点内容上画圈,这些建议切中要害,我们要把它们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张副局长翻开笔记本,首先发言:生态保护方面,我们计划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重点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治难题。他推了推眼镜,语气认真,昨天我们已经和省林科院的专家进行了初步沟通,他们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建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既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也选派技术骨干到省里学习。
这个思路很好。凌云点头赞许,但要注重实效。你们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效。特别是要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攻关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李副局长接着说:产业融合方面,我们建议打造清源森品区域品牌。他拿出几份样品摆在会议桌上,这是我们几个林场试产的林特产品,包括香菇、蜂蜜、中药材等。质量都很好,但缺乏统一标准和品牌包装。他打开一个样品盒,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产品的包装都比较简陋,难以体现其价值。
凌云拿起一包香菇仔细端详,又闻了闻香气,品质确实不错。但要打造品牌,光有产品还不够。他环视会场,语气诚恳,要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还要讲好品牌故事。比如,我们的林产品都是在优良生态环境下生产的,这个特色一定要突出。
凌局长说得对。产业发展处处长接过话头,我们已经联系了专业策划公司,准备为清源森品设计统一的视觉形象和品牌故事。初步设想是以绿水青山孕育的珍品为主题,突出我们的生态特色。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办公室工作人员轻轻推门进来,在凌云耳边低语了几句。凌云微微点头,平静地对与会人员说:刚接到通知,市政府要听取调研情况汇报。建明,你负责准备汇报材料,重点突出我们的整改思路和发展规划。要着重说明我们如何将调研组的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
会议结束后,凌云特意来到机关食堂,与正在用餐的年轻干部们坐在一起。大家对调研组提出的建议有什么想法?他一边用餐一边亲切地问道,语气随和自然。
刚入职的小林鼓起勇气说:凌局长,我觉得我们在新媒体宣传上还可以加强。现在很多单位都在做短视频,效果很好。我们可以拍摄一些展示林业工作者日常的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工作。
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凌云赞许地点头,你们年轻人思路活跃,要多出主意。办公室可以研究一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媒体宣传计划。要注意内容质量,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体现专业性。
下午的市政府汇报会上,凌云带着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准时出席。会议室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已到场。当常务副市长问及整改措施时,凌云从容应答: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整改;二是完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整改效果。他打开汇报材料,这是我们制定的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
具体有什么创新举措?副市长追问。
我们正在开发智慧林业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监管。凌云示意工作人员演示系统,这个平台可以实时监测项目进展,自动预警异常情况,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我们还计划建立林业大数据中心,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汇报结束后,几位部门负责人围住凌云交流。市发改局周局长说:凌局长,你们这个管理平台很有特色,在其他领域也值得借鉴。
周局长,我们愿意分享经验。凌云微笑回应,平台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架构,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进行功能调整。
回到局里,凌云直接来到科技推广处。处长正在调试新到的监测设备,凌局长,这批设备精度很高,能实现厘米级定位。特别是这台多光谱无人机,可以同时采集可见光和红外影像,对监测林木健康状况很有帮助。
要尽快投入使用。凌云仔细查看设备参数,特别是青峰岭项目区,要优先配备。要注意培训操作人员,确保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这时,刘建明拿着文件过来,凌局长,二期工程方案已经修改完成,增加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内容。我们还根据调研组的建议,完善了项目管理机制。
好,明天我们专题研究。凌云接过文件,通知相关处室做好准备。特别是要请相关专家参加,听取专业意见。
次日的专题研究会上,气氛热烈。新方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基本认同,但在实施细节上仍有不同看法。会议室里,各位负责人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深入。
我担心投入太大,计财处处长说,特别是智慧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
投入是必要的,凌云沉稳回应,但可以分步实施。先建设核心功能,再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先选择几个条件较好的林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人才培养也要跟上,人事处处长补充,新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我建议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
这个意见很中肯。凌云点头表示认同,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既要引进专家指导,也要选派骨干外出学习。培训内容要注重实操性,确保学员真正掌握技能。
科技推广处处长提出:我建议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各林场技术人员交流经验。这样可以促进技术共享,避免重复探索。
这个建议很好。凌云表示赞同,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技术交流会,邀请一线技术人员分享经验。办公室要安排好相关会务工作。
经过充分讨论,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凌云在做总结时特别强调:二期工程不仅要建设项目,更要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培养人才。我们要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清源林业整体提升。各位要按照分工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散会后,白云岭林场周场长特意留下来,凌局长,我们场希望开展智慧林场建设试点,能不能优先考虑?我们场基础条件较好,职工积极性也很高。
你们的积极性值得肯定。凌云温和地说,但要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要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智慧林场建设不是简单购置设备,更重要的是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我们已经选送了三名年轻职工参加培训,周场长兴奋地汇报,他们学习很用心,现在基本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用好、管好。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林业局各处室都展现出饱满的工作热情。智慧林业平台开始搭建,清源森品品牌设计启动,人才培养计划有序实施。凌云通过工作例会掌握全局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整个林业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这天,凌云带队到青峰岭检查智慧平台试运行情况。项目区内,技术人员正在忙碌地调试设备。见到凌云到来,项目负责人快步迎上前来。
凌局长,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测试系统的巡护功能。负责人指着正在起飞的无人机说,这台无人机可以按照预设航线自动巡护,实时传回高清影像。
凌云仔细观察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画面很清晰,但要注意巡护盲区。有些区域地形复杂,无人机可能监测不到。
您说得对。技术人员点头,所以我们采取了空中+地面的巡护模式。无人机巡护的同时,护林员也会按既定路线巡查,两者互为补充。
这个系统很实用,护林员老张说,以前巡山全靠两条腿,现在可以精准掌握情况。特别是发现异常时,可以立即定位,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但要记住,凌云叮嘱道,技术只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巡护。要把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你们常年在一线工作,对林区情况最熟悉,这个优势要发挥好。
在育苗基地,凌云看到技术人员正在使用新设备监测土壤数据。这些数据要充分利用,他指出,不仅要用于当前生产,还要建立数据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特别是不同树种的生长数据,对优化造林方案很有价值。
基地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养分含量等指标,根据数据自动调节水肥。相比传统方式,用水量节省了30%,苗木成活率提高了15%。
成效很明显。凌云满意地说,但要注意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其他林场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检查工作结束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原定的返程计划不得不推迟。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窗外很快变成白茫茫一片。
既然走不了,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凌云索性在林场办公室召开现场座谈会,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职工们纷纷发言,有的反映设备使用问题,有的提出培训需求,还有的建议完善管理制度。一位老技术员说:新设备很好用,但维修保养比较麻烦。建议建立区域维修点,方便及时维修。
年轻技术员小林说:我希望多组织一些专业培训,特别是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现在采集的数据很多,但分析利用还不够。
凌云认真记录,不时询问具体细节。设备维修是个实际问题,他说,科技推广处要研究一下,可以考虑建立巡回维修机制。培训需求也很迫切,他转向人事处处长,要把数据分析纳入培训计划,提高大家的数据应用能力。
大家反映的问题很实际,他总结说,我们要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基层需求。办公室要定期收集基层意见,分类整理后交由相关处室办理。
雨停后,在返回市区的路上,凌云对随行人员说:基层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要把今天收集的意见整理出来,分解到各处室落实。办公室要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一周后,在全局工作会议上,凌云宣布启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我们要以调研组建议为指导,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具体目标是:智慧林业平台年底前投入使用,清源森品品牌明年见效,人才培养三年初见成效。
他详细阐述了行动方案:智慧平台建设要突出实用性,真正为基层工作提供便利;品牌建设要注重特色,打造清源林业的亮丽名片;人才培养要着眼长远,为林业发展储备力量。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各科室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专项行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资源监测处处长表示将完善监测网络,产业发展处处长承诺加快品牌建设步伐,科技推广处处长表态要加强技术指导。
会议结束后,年轻干部们向凌云汇报了新媒体宣传计划。凌局长,我们想成立新媒体工作小组,小林兴奋地说,已经策划了几个系列短视频,准备展示林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这个想法很好。凌云鼓励道,但要注重内容质量,讲好林业故事。可以多挖掘一线职工的感人事迹,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林业工作。
在新媒体小组的第一次策划会上,大家热烈讨论着拍摄方案。我们可以拍摄护林员的一天,小林建议,展示他们如何守护森林。还可以介绍我们的智慧监测系统,另一位组员说,让公众了解现代林业科技。
与此同时,在青峰岭项目区,智慧林业平台开始试运行。无人机在林海上空巡护,监测设备自动采集数据,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项指标。清源森品品牌设计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计团队深入林区采风,寻找设计灵感。人才培养计划有序推进,第一批技术骨干已经开始接受专业培训。
凌云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时,注意到窗外林业局大院里灯火通明,不少办公室都还亮着灯。他知道,在这片灯光下,清源林业人正在为绿色发展梦想而努力。这种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让他对清源林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一天的工作开始时,凌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山如黛,心中充满期待。在青峰岭项目区,智慧林业平台运行稳定,无人机在晨曦中起飞,开始新一天的巡护工作。监测设备自动采集着各项数据,为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清源森品品牌设计进入最后完善阶段,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各处室都按照专项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工作,整个林业局呈现出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在随后的一次协调会上,各分管副局长汇报了工作进展。张副局长说:科技攻关小组已经成立,正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李副局长汇报:清源森品品牌设计方案初稿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王副局长表示: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阶段培训已经结束,效果良好。
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凌云总结说,但要注重工作质量,确保取得实效。特别是要注意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清源林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智慧林业平台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清源森品品牌的打造提升了产品价值,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储备了专业力量。凌云相信,在全体林业人的共同努力下,清源林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最近的一次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清源林业局的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常务副市长特别表扬了林业局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会议结束后,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主动与凌云交流,希望学习林业局的工作经验。
你们的智慧平台建设很有特色,一位部门负责人说,我们想组织人员来学习考察。
欢迎来指导工作。凌云微笑回应,我们可以安排专题交流。
回到局里,凌云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研究接待方案。要借这个机会展示我们的工作成效,他说,同时也要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清源林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凌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青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在这片绿水青山之间,清源林业人正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