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
局长办公室里,侯亮平的手指,正停在一份文件的签名处。
祁同伟。
这两个字,他太熟悉了。
笔锋锐利,力透纸背,每一个转折都带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就像那个人一样。
他指尖的皮肤,仿佛能感觉到纸张下那股喷薄欲出的野心。
文件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紧急报告,堪称范本。
从抓人到定性,从成立小组到后续计划,十几个小时一气呵成。
快得不正常。
侯亮平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一个画面。
多年前的大学操场,那个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跪,求来的不只是一个女人的原谅,还有他自己的前程。
从那一刻起,侯亮平就明白,他们不是一路人。
他自己,是最高检派下来的天之骄子,背景深厚,前途无量。
而祁同伟,只是一个从山沟里爬出来的穷学生。
可现在,这个穷学生成了省公安厅长,成了扫黑组的总负责人。
而他侯亮平,是副组长。
“副”这个字,扎得他喉咙发干。
桌上的电话,刺耳地响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走回去,拿起听筒。
“侯局长,我是小吴。”电话那头是省委高育良书记的秘书。
“高书记想请您过来坐一坐,不知道您现在方不方便?”
侯亮平握着听筒,沉默两秒。
老师。
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他。
“我现在过去。”他应道,声音听不出波澜。
挂断电话,他拿起外套,走出了办公室。
……
京州老城区,一条僻静的深巷。
茶馆里,高育良坐在窗边,面前的紫砂壶正冒着袅袅白烟。
侯亮平推门进来,带起一阵穿堂风。
“老师。”他喊了一声,在对面坐下。
“亮平来了,坐。”高育良拿起茶壶,亲自给他斟上一杯,“尝尝,今年的雨前龙井。”
侯亮平端起茶杯,没有喝。
“好茶。”
“茶是好茶,就怕泡茶的人,心急了点。”高育良慢悠悠地放下茶壶,目光落在侯亮平的脸上,
“亮平啊,反贪局的工作,还顺手吧?”
“职责所在,谈不上顺不顺手。”侯亮平的回答很官方。
“嗯。”高育良点点头,手指轻轻摩挲着温润的杯壁,
“这次扫黑行动,沙书记让你当副组长,这是对你的信任。你是我带出来的学生,你的正直,你的原则性,我最清楚。”
他语气里多了几分过来人的关切。
“可是啊,亮平,这个副组长,不好当啊。”
侯亮平抬起头,迎上老师的目光。
“同伟这个人,你也知道。”高育良继续说道,
“他有能力,有冲劲,是把好刀。沙书记想用他尽快打开局面,这我理解。”
他叹了口气。
“可刀太快,就容易出事。他这次办欧阳瑞,绕开了京州市局,直接让分局的人连夜审讯。我听说,市局那边到现在连完整的案卷都没见到。这合不合规矩?”
侯亮平的身体僵了一下。
“老师,同伟师兄现在是组长,为了效率,有些事或许可以便宜行事。”
“效率?”高育良笑了笑,那笑容里却没什么温度,
“为了效率,就可以破坏程序吗?亮平,你可是检察官,程序正义这四个字,你应该比我更懂它的分量。”
这番话,正中侯亮平的靶心。
他最看不惯的,就是祁同伟这种为了结果不择手段的作风。
“沙书记让你当这个副组-长,深意就在这里。”高育良的声音压低了几分,
“就是要让你给同伟这辆快车,把把方向盘,踩踩刹车。我们办案子,不仅要结果干净,过程更要经得起检验。”
侯亮平端起茶杯,想要喝水,却发现杯子早就空了。
“老师,我……”
“你还不明白。”高育良打断他,眼神变得深沉。
“他打掉山水集团,明面上是扫黑。可你知道,现在的山水集团,在谁手里吗?”
侯亮平没有说话,但他放在桌下的手,已经捏了起来。
“星宇集团,林峰。”高育良一字一顿。
“我听说,这个林峰,是同伟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同伟刚当上公安厅长的时候,这个星宇集团还只是个小公司,现在呢?吞并了山水集团,手握几百亿美金的投资,成了汉东的明星企业。”
高育良的话,钉进侯亮平的心里。
“扫黑除恶,是国之利器。我怕的,是有人把这国之利器,当成了自家的清障机,为自己的亲戚,为自己的前途,扫平道路。”
“亮平,你是反贪局长。”
“如果这里面,牵扯到以权谋私,权力寻租……那这个案子,就不是一个扫黑案那么简单了。”
茶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檀香的味道,不知为何变得有些呛人。
“啪。”
一声轻响,侯亮平将空茶杯重重顿在桌上。
他站起身,脸色青白。
“老师,我局里还有个会,先走了。”
他没等高育良回答,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茶馆。
高育良看着他几乎是夺门而出的背影,端起自己那杯一直未动的茶,慢悠悠地送到嘴边。
茶水,入口微温,刚刚好。
……
黑色的奥迪A6在马路上平稳行驶。
侯亮平坐在后座,一言不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问:“侯局,咱们……回院里吗?”
侯亮平没有立刻回答。
高育良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
亲戚。
清障机。
权力寻租。
他闭上眼,脑海里再次浮现出祁同伟那份报告上,龙飞凤舞的签名。
原来,那份看似完美的报告背后,藏着这样的算计。
他睁开眼。
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周队,是我。”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恭敬的声音:“侯局,您有什么指示?”
侯亮平看着窗外省公安厅那栋庄严的大楼。
“你现在,立刻带上两名最可靠的同志,去一趟京州市光明分局。”
“以省检的名义,对‘1.15专案’的全部卷宗和审讯记录,进行程序性审查。”
“记住,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