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千万别这么做,年轻人考虑不周是正常的。那两幅字确实是曲老和孙老送给张远的,他怎么处理我们无权干涉。你们总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吧?
那我们就不动他的公司了,您先休息吧。
送走两家的人,王老长舒一口气,转眼又露出了笑容。
其实这事若让曲老和孙老知道也挺好。
想到那两个老家伙生气的样子,王老心里就痛快。
他们年轻时都在京都这两所学校求学,优秀的人总会被人比较。
王老和赵老在四人中相对平庸。
曲老向来最受推崇。
人都有私心,最亲近的人见你好会高兴,看你出糗同样开心。
两幅字送回Jd后,经专家鉴定确认进行拍卖。
但估价出奇地低。
曲老的作品价格稍高,主要是因《将进酒》篇幅比《江雪》长。
加之曲老书法造诣更深。
Jd对《将进酒》估价五万华夏币,《江雪》仅三万。
起拍价均为一万,每次加价五百,远低于张远预期。
经霍文希解释,张远才恍然大悟。
这价格剔除了两位老人的声望背景。
对普通人而言,这才是正常市价。
朱明要是看到这个价格,或许会高兴一阵子,但不会太兴奋。
对朱明来说,一万华夏币和一百万华夏币的区别,不过是重量和体积的不同。
距离双十一还有三天。
竞拍同样持续三天。
Jd这么操作其实暗藏深意,竞拍收入可以全部计入双十一当天的销售总额。
典型的电商老套路。
Jd不可能帮张远宣传,只能靠他自己。
但张远其实并没太在意这次竞拍,毕竟再怎么拍也不可能拍出高价,扣除税费和平台分成后,大概率还不如朱明给的数目。
不争馒头争口气,何况当时朱明连台阶都没给,直接挂断电话,摆明不想谈。
所以张远只是在微博上简单发了条广告。
最后能有多大效果,全看朱明和王老的反应。
这几天张远一直在公司忙活,时不时打扰霍文希和青霉素乐队,搞得他们没法专心工作。
好在霍文希能力出众,还是筛选出近六十个符合条件的面试者。
传媒公司的基本架构搭建起来,大约需要二十人。
或许是张远的个人魅力和霍文希的加入起了作用,投简历的人格外多,霍文希的邮箱里堆了上千份简历。
她几乎每小时要审核上百份。
不合格的直接筛掉,合适的才会仔细斟酌,挑选出进入面试环节的人选。
这竞争激烈程度堪比考公务员,说是百里挑一绝不为过。
霍姐,面试你自己定就行了,干嘛非得拉上我?
张远不太想来,他已经逃了好几天课,再这样下去学分都不够用了。
大多数人都是冲你来的,再说你是老板,创业公司最看重老板的风格。
霍文希没把话说得太直白,但对初创公司来说,老板的影响力至关重要,这决定了员工是否愿意在看不到希望时依然拼命干活。
等公司真正做大后,员工反而没那么重要。
中年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某些大企业发现部分岗位交给实习生也能胜任,而老员工完成同样的工作成本至少要翻倍,于是裁掉了三十岁以上的员工。
“行吧,我不爱张扬,习惯保持低调。”
“可惜实力太强,想低调都难。”
霍文希想反驳却忍住了。薛仁此刻紧张得手心冒汗。
青霉素乐队全员缺席,张远临时安排孟君君担任前台,负责叫号面试。看到几位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应聘者,孟君君不自觉地感到自卑——其实对方只是更擅长打扮。
“君君,请第一位进来。”
“好的。”
办公区六十余人鸦雀无声。首个面试者宋江被安排打头阵,只因他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霍文希的考量很实际:本地人能提供最优路线规划,熟悉接待流程,何况他是唯一应聘艺人助理的候选人。
下月初的乐队选秀海选迫在眉睫,青霉素乐队急需助理协调课程和行程。霍文希心里已有决断,只要宋江表现尚可就会录用,但面上仍不动声色。
“请坐,做个自我介绍。”
“张总、霍总好,我叫宋江,京都电影学院毕业。之前在剧组做剪辑,厌倦了封闭环境才辞职。看到张总的招聘启事后,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适合我。”
霍文希从众多候选人中只挑选了宋江参与面试,原因在于他曾涉足娱乐圈边缘。
作为幕后工作者,宋江对这个圈子并不陌生。
霍文希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面无表情的张远,继续提问:
你认为自己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有什么优势?
张远闻言不禁笑出声——现场就一个应聘者,哪来的竞争可言。
张总有什么疑问吗?
咳,霍总您继续,我去趟洗手间。
宋江顿时忐忑不安,怀疑自己是否说错话或着装不当:霍总,是我哪里有问题吗?
回答刚才的问题就好。张总向来如此,正式场合总坐不住。
宋江后续的回答,张远自然没机会听了。
门外等候的孟君君见张远出来,关切地上前询问:那位不合适吗?
刚进去面试的宋江啊。
我又不懂选人,早知道面试这么无聊就不来了。
呵呵。
孟同学,你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若张远真不愿来,霍文希根本拿他没办法。孟君君早看穿他的小心思——那些女应聘者的精修登记照,根本逃不过她的眼睛。
两人正说着,宋江红着脸走出会议室,朝张远尴尬地点点头。他显然误会了张远与前台的互动。
肩负重任的孟君君立即通知下位应聘者:路小婉。
听闻这位前台岗位的应聘者到来,张远瞬间忘了去洗手间的事,转身就折返会议室。
孟君君一琢磨就明白张远今天来是为了瞧那几位漂亮的姑娘。
可她没料到,张远不仅想看看她们,连她们的名字都记下了。
反倒薛仁早就看穿张远的为人,对此并不意外。
张总,霍总,薛总。
薛仁这下舒坦了,方才宋江直接无视他,让他心里有些不痛快。
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不同于旁人,霍文希常年混迹娱乐圈,见过的 ** 太多。
她的妒忌心早已淡了许多,见到路小婉这样能打八分的美女,也能面不改色。
再好看也不过是个员工罢了。
我叫路小婉,川省叙府人。
二十四岁,华夏传媒大学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做平面模特。
路小婉说的和简历上写的一样。
霍文希把她排在第二位,主要是纳闷这种名校毕业生为何要来应聘前台。
据霍文希所知,路小婉当模特的收入不输白领,在京城生活完全没问题。
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做前台?
因为张总,这是缘分。
从美女口中说出二字着实别扭。
喜欢张总也可以应聘其他职位,比如行政、公关,就算总经理助理你也很有竞争力。
我就想靠脸吃饭嘛。
路小婉说得理直气壮,霍文希一时语塞。
不错,以前我也想靠脸吃饭,可惜实力不允许。
张远很欣赏路小婉的直率,直接越过霍文希拍板。毕竟公司前台,颜值就是唯一标准。
你觉得该拿多少薪资?
月薪过万我就满足了。
霍文希原本只打算给前台开六千工资。
六千块钱的薪水在京都确实不算高,扣除社保公积金之后只剩下五千出头,经济压力相当大。
路小婉提出一万月薪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
但霍文希已经准备回绝这个请求。
请先回去等通知,无论是否录用,一周内会给您答复。
路小婉有些失望,但情绪还算平静。
她之前说的话实际上已经断绝了调岗的可能性。
以她的履历完全值这个薪资甚至更高,但靠脸吃饭的言论让任何面试官都会感到不适。
路小婉离开后,张远转向霍文希。
霍姐,这个人你不考虑了吗?
张总,公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省下这四千块能给艺人多加几节培训课。
霍文希没有明说,按照她的管理方式,艺人在创造收益前很难拿到过万月薪。
前台工资比艺人还高,迟早会引起不满。
招人你决定就好。
张远笑着说完,却突然追了出去。
开什么玩笑,传媒公司虽然是霍文希主导,但他名下还有其他企业。
怎么又出来了?
孟君君无奈地看着张远,完全不符合面试官应有的稳重形象。
路小婉人呢?
你要干嘛?
正事!她往哪去了?
刚去电梯那边。
张远揉了揉孟君君的头发就追了过去。
电梯间里,路小婉见到匆忙赶来的张远略显诧异。
这才是粉丝见到偶像该有的正常反应。
张总?
我来通知你面试结果。我在楼下还有家影视公司,有兴趣去看看吗?
是那家知名影视公司?
路小婉上来时留意过大厅的楼层指引牌。
现在还在准备阶段。
等我找到合适的人选,就能把公司框架搭好。
你可以先来上班,帮我处理基础事务,比如联系猎头物色职业经理人。
传媒公司和影视公司是两回事。
经纪公司重点在投资人,影视公司则主要投资影视项目。
张远的影视公司只签导演,不签演员。
无论是歌手、演员还是相声艺人,他都计划直接签到自己名下的传媒公司。
影视公司只要有导演和制片人,关键时刻能组建拍摄团队就行,平时只需参与一些电影投资。
“影视公司就我和张总两个人?”
“不,只有你一个。其实我在传媒公司也没有正式职位。”
“明白了,控股这两家公司的母公司是您的吧。”
“没错,你知道得太多,不答应的话,我可要灭口了。”张远倚着墙,半开玩笑地说。
“我之前提的薪资条件呢?”路小婉很实际,至少工资要满足生活需求。
“月薪一万二,五险一金,年终双薪,外加假期和奖金。”张远提高了待遇。
他很欣赏路小婉,无关情感,单纯喜欢她的说话方式和性格。
“好的,张总,以后我就是您的人了。”
“楼下还空着,带你看看,明天直接来上班。”
张远带她参观了“那可是家大影视公司”,除了办公设备,空无一人。
“张总,我的任务该不会是招人吧?”路小婉无奈,本想靠脸吃饭,结果干起了人事。
“工作量不大,暂时不用坐班。小婉,在家办公也行。”
张远联系了几家猎头公司:帮我物色一个总经理人选,这样你就能安心在前台负责美美的工作了。
他更信任猎头的专业能力,而非路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