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本报欧洲前线特别综述稿 9月1日电】 当8月26日黄昏,汉斯国的黑鹰旗最终插上列日要塞中央堡垒那千疮百孔的顶端时,弥漫了三十五天的硝烟与毒气似乎并未散去,它们已浸透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也浸透了幸存者的灵魂。这场被后世称为“列日绞肉机”的战役,其最后七日的攻防,尤其是一部用血肉与钢铁书写的残酷史诗。而试图记录下这一切的战地记者们,他们手中的笔与相机,其寿命往往比冲锋的士兵长不了多少。以下是本报特派记者团,以生命为代价,接力完成的最后七日战场纪实。这份纪实的背后,是前一位记者王靖喆从8月12日到19日,奇迹般地支撑了八天后,于8月20日清晨被一发流弹击成重伤的噩耗。他的倒下,仿佛拉开了最后一场血腥帷幕的序幕。

【本报欧洲前线8月20日电 战地记者陈默(接替重伤的王靖喆)】

标题:哨音起落间,生命成梯队消逝

这是我接替靖喆兄的第一天。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未散的芥子气甜腻气味,混合着浓烈的尸臭与硝烟,令人作呕。靖喆兄在昏迷前用潦草字迹写下的最后笔记是:“防毒面具即生命,哨音即命运。”此刻,我深以为然。

凌晨5时,天幕未明,一声尖锐的哨音撕裂死寂。紧接着,来自汉斯国重炮群的怒吼将东方天际染成骇人的橘红色,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要塞东侧阵地,大地在身下剧烈颤抖,仿佛世界末日。烟尘冲天而起,遮蔽了微弱的星光。炮击的巨响几乎要震破耳膜,即便隔着掩体,也能感到内脏的共振。

哨音再起,不同于之前的急促,这是死亡的号令。视野所及,龙国仆从军第九团的士兵们,那些戴着圆形镜片防毒面具、如同幽灵般的身影,以严格的梯队形式,跃出战壕,开始冲锋。他们沉默得可怕,只有踩过泥泞与残肢的脚步声,汇成一股沉闷的潮汐。守军的机枪火力几乎在瞬间便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倒下。没有惨叫,或许被枪炮声淹没,或许面具隔绝了声音,只看到身体不自然地扭曲、摔倒,鲜血从军服下迅速渗出,染红焦土。

最令人窒息的是,前面的梯队倒下,后续梯队毫无停顿,几乎是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他们仿佛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某种被设定好程序的战争机器。汉斯国的军官在后方用望远镜冷静地观察,偶尔用德语下达指令,他们的坦克在稍后位置提供火力支援,但显然,仆从军是消耗守军弹药和意志的主力。

上午9时,又是一阵急促的哨音,进攻节奏加快。坦克轰鸣着前压,仆从军紧随其后,一度突破了最前沿的几处掩体。但守军的反击异常顽强,手榴弹、步枪、乃至刺刀,在狭窄的堑壕内进行着最原始的搏杀。

这一天结束时,统计数字冰冷而血腥:仆从军第九团亡4200人、伤1300人;汉斯军亡860人、伤510人;守军亡1200人、伤800人。关键防线纹丝未动。我试图靠近前线采访,一发流弹几乎是擦着我的头皮飞过,打在身后的土墙上,溅起一片碎石。我侥幸只被划伤了手臂,但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靖喆兄为何会倒下。在这里,生命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小时,以分钟。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笔下的文字,已开始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

(翌日,记者陈默于采访途中被一枚偏离弹道的迫击炮弹击中,当场殉职。稿件由其助手拼死带回。)

【本报欧洲前线8月21日电 战地记者林舟(紧急接替殉职的陈默)】

标题:尸骸铺就的进攻路

陈默兄的鲜血还未干透,我便接过了这支染血的笔。昨夜几乎无法入眠,隔壁帐篷运送伤员的哀嚎与车辆轰鸣声彻夜不息。清晨4时50分,哨音准时响起,如同催命符。

今天的炮火集中在西侧据点,火光将半个天空烧成了暗红色。炮击过后,景象比昨日更为惨烈。仆从军第十团发起了更密集的冲锋。守军显然早有准备,反坦克炮发出沉闷的怒吼,四辆汉斯坦克在冲锋路上燃起熊熊大火,殉爆的弹药将周围的仆从军士兵撕成碎片。然而,进攻并未停止。士兵们仿佛对眼前的死亡视若无睹,或者说,他们已经麻木。他们绕过燃烧的坦克残骸,跳过巨大的弹坑,而坑边,早已堆叠起一层又一层同伴的尸体。有些尸体因为炮火和毒气的侵蚀,已经肿胀变形,面目全非。

我躲在相对安全的观察点,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幕让我浑身冰冷:一个士兵在冲锋时摔倒,面具的呼吸阀磕在石头上碎裂,他瞬间吸入毒气,双手痛苦地扼住自己的喉咙,身体剧烈抽搐,几分钟后便不再动弹。而他身后的队伍,依旧沉默地跨过他的身体。防毒面具下,我看不到任何表情,只有一种整齐划一、令人脊背发寒的麻木。他们的冲锋声,不再是脚步声,而是一种……一种践踏在血肉之上的、黏腻而沉重的回响。

午后2时,哨音试图调度新一轮强攻,但在守军顽强的抵抗下再次失败。阵地反复易手,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海量的生命消逝。拉锯战让战场变成了真正的地狱。我今天数次产生幻觉,仿佛那些倒下的士兵会重新站起来,加入这无尽的冲锋。我的笔记本上,除了战况记录,更多的是无意识划下的凌乱线条和颤抖的字迹。陈默兄只撑了一天,我呢?也许下一刻,下一颗炮弹就会带走我。绝望感,像四周的毒气一样,无孔不入。

当日伤亡:仆从军第十团亡3900人、伤1200人;汉斯军亡780人、伤460人;守军亡1100人、伤750人。数字是抽象的,但眼前尸山血海的景象是具体的。这种具体,压得人喘不过气。

(记者林舟在当日战斗间隙精神濒临崩溃,被强制撤离前线进行心理干预。稿件由医护兵转交。)

【本报欧洲前线8月22日电 战地记者宋野(接替崩溃的林舟)】

标题:面具下的无声嘶吼

前线记者的轮换速度,快得超乎想象。林舟兄被送走时,眼神空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尸体……弹坑……”。我怀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职业使命感,踏入这片焦土。

凌晨5时10分,炮火轰鸣后,第十一团的冲锋开始了。景象已经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如果说前几天是惨烈,那么今天就是彻底的疯狂。士兵们成片倒下,鲜血汇集成溪流,漫过弹坑,将泥泞的土地染成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的气味复杂到令人晕眩:硝烟、腐肉、粪便、消毒水、还有那永远挥之不去的毒气余味。我戴着面具,仍感到阵阵恶心。

我尝试更靠近一些,想听听那些冲锋的士兵是否会发出声音。然而,除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就是一片死寂。防毒面具完全遮蔽了他们的脸,你无法看到恐惧、愤怒或是勇敢,只能看到一个个毫无生气的镜片,反射着战场的光怪陆离。他们就像一群被驱赶的、走向屠宰场的牲口。每一步推进,身后留下的不是足迹,而是由残肢断臂铺就的道路。一个士兵被炮弹直接命中,瞬间化作一团血雾,只剩下半截挂着破碎军服的残躯落在不远处。我再也忍不住,弯腰剧烈呕吐起来,尽管胃里早已空无一物。

今天,我亲眼看到一名汉斯国下级军官,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无意义的消耗,对着电话声嘶力竭地咆哮,但很快被更高级别的军官喝止。仆从军的督战队站在冲锋队伍的最后方,枪口不仅对着敌人,也隐隐对着前方迟疑的士兵。

伤亡数字仍在攀升:仆从军第十一团亡4300人、伤1450人;汉斯军亡920人、伤580人;守军亡1350人、伤900人。要塞依然屹立。我感到的不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心灵的极度沉重。记录这些还有何意义?是为了让后方的人们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还是仅仅为了完成一项冰冷的任务?我握笔的手在颤抖,每一次落笔,都像是在书写自己的死亡预告。

(记者宋野在当日傍晚因炮火震伤及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严重生理不适,被迫撤离。稿件由通信兵带回。)

【本报欧洲前线8月23日电 战地记者苏禾(接替撤离的宋野)】

标题:窒息战场上的冰冷循环

又换人了。我是苏禾。听说我是本周的第四位记者。前面的同行,一死,一疯,一伤。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命运是什么。此刻,指挥部里气氛凝重,汉斯国高级军官的脸上也露出了罕见的疲惫与焦躁。

凌晨4时55分,哨音催动进攻。第十二团的士兵们分三路发起冲锋。守军的炮火反扑异常凶猛,炮弹如同犁地一般,将进攻路线反复耕耘。士兵们被气浪掀飞,身体在空中扭曲、碎裂,尸骨散落得到处都是。我看到一个年轻的仆从军士兵,或许只有十七八岁,他的腿被炸断,倒在弹坑里,徒劳地向着天空伸出手,然后慢慢不动了。没有人能去救他,冲锋的浪潮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即便伤亡如此惨重,进攻的步伐却从未有过丝毫停顿。这种“无缝补位”的战术,背后是彻底将人命视为数字的冷酷逻辑。日复一日的消耗,每分每秒都有人倒下。战场上的惨状已经超出了人类心理承受的极限。我强迫自己记录,但笔下的文字充满了无力感。我描述不出那种绝望的万分之一。看着那些戴着面具、沉默冲锋、然后沉默倒下的身影,听着耳边永不停歇的枪声、爆炸声、以及偶尔传来的金属碰撞声(那是拼刺刀的声音),我只觉得战争已经残酷到了极致。这种拉锯,何时才是个头?要塞的墙壁,仿佛是用血肉之躯垒成的,攻下一层,还有一层。

今日战报:仆从军第十二团亡4000人、伤1350人;汉斯军亡830人、伤520人;守军亡1250人、伤850人。据点未破。伤亡数字对于在这里的人来说,已经麻木了。它们只是日报表上一个个跳动的字符,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消逝的青春。我的心,像被浸在冰水里,沉重而冰冷。

(记者苏禾在发稿后因极度精神衰弱和轻度气体中毒,被医疗官强制要求后送休整。)

【本报欧洲前线8月24日电 战地记者陆尧(接替休整的苏禾)】

标题:焦土上的绝望剪影

我是陆尧。第五位。战地记者此刻的生存率,似乎比一线步兵高不了多少。指挥部里,汉斯人讨论着“总攻”的可能性,语气中带着孤注一掷的意味。仆从军的兵力似乎也快见底了。

凌晨5时,哨音响起,炮火覆盖显得比以往更猛烈。第十三团的冲锋带着一种最后的疯狂。守军的火力依旧强大,士兵们像割草一样倒下,但后续队伍补位的速度更快了,仿佛急于用身体耗尽守军的最后一颗子弹。我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那些在硝烟中奔跑、倒下、再有人补上的剪影,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动态画卷。成片倒下的身影,与持续不断的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是由生命作为音符的。

今天,战线有了一丝微小的推进,仆从军和汉斯部队占领了一小段外围堑壕。但很快,守军就发动了凶猛的反扑,双方在狭小地域内投掷了无数手榴弹,伤亡极其惨重。那短暂的推进,是用多少人命填出来的?我不敢计算。看着士兵们在那片焦土上挣扎、死亡,我只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焦灼。我渴望这场战役结束,不是因为胜利的荣耀,而是单纯地希望这无休止的屠杀停止。每一天都像是前一天的重复,只是伤亡数字略有不同,只是阵地上焦黑的颜色又深了一层。这种重复,本身就是最深的绝望。

当日统计:仆从军第十三团亡4100人、伤1400人;汉斯军亡870人、伤530人;守军亡1280人、伤880人。小幅推进,旋即丢失,代价惊人。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手抖得厉害。我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执笔,或许,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某份伤亡名单上。

(记者陆尧于当晚遭遇小股守军渗透袭击,虽侥幸生还,但随身设备损毁严重,本人受惊过度,无法继续工作。)

【本报欧洲前线8月25日电 战地记者周屿(接替遇袭的陆尧)】

标题:刺刀见红的最后疯狂

我是周屿。第六位。或许也是这地狱七日的最后一位记录者。气氛已经紧张到极点,所有人都明白,胜负在此一举。汉斯国调集了最后的预备队。

凌晨5时15分,总攻前的炮击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要塞外围的工事在肉眼可见地瓦解。炮火延伸后,仆从军第十四团和汉斯风暴突击队同时发起了冲锋。今天,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近距离白刃战。我被迫转移到一个相对靠近的观察点,枪声、爆炸声、金属碰撞声、垂死者的惨叫声、疯狂的呐喊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冲击着耳膜。我看到一个汉斯士兵用工兵铲劈开了一个守军的头颅,而下一秒,他自己也被刺刀捅穿。我看到仆从军士兵和守军扭打在一起,用拳头、用牙齿,进行着最原始的杀戮。战场上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内脏、断肢、喷溅的鲜血,将阵地染成了修罗场。

每日海量的伤亡,已经让我的感官变得麻木。但今天的景象,依然冲击着我的底线。要塞就像一头垂死的巨兽,吞噬着所有靠近它的生命。它迟迟不破,每一分钟的延迟,都意味着成百上千的生命消逝。我的心里,除了焦灼,更多是一种巨大的虚无感。记录这一切,究竟为何?

战报显示:仆从军第十四团亡3800人、伤1250人;汉斯军亡790人、伤470人;守军亡1150人、伤820人。我们逼近了核心防线,但伤亡仍在无情扩大。这种煎熬,已经超越了肉体,直达灵魂。我几乎能听到要塞墙体在无数生命冲击下发出的呻吟。明天,会是终点吗?

(记者周屿在战斗中坚持记录,但身心已极度疲惫,为最终日的报道积累了最后的观察。)

【本报欧洲前线8月26日电 战地记者周屿(最终日)】

标题:胜利的滋味,是血与灰烬——暨本人辞职声明

8月26日,攻防战第35日。凌晨4时30分,天还未亮,最后的审判日降临。汉斯国集中了所有能够调动的火炮,对要塞核心阵地进行了长达三十分钟的饱和式覆盖炮击。炮火的密度和强度前所未有,整个列日要塞地动山摇,仿佛随时会塌陷。工事在烈焰中损毁大半,守军的火力点被大面积清除。

炮击停止的瞬间,一声凄厉的哨音划破短暂的寂静。龙国仆从军第十五团,作为最后的生力军,与汉斯国最精锐的坦克集群和风暴突击队,发起了决死总攻。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那片被炮火犁过无数次的死亡地带。守军的火力虽然锐减,但残存的士兵依然依托废墟进行着绝望而顽强的抵抗。战斗进入了最惨烈的巷战和堡垒争夺战。仆从军士兵不顾伤亡,用身体扑向机枪射孔,用手榴弹爆破坚固的掩体,一步步地向核心堡垒推进。

午后3时,决定性的哨音响起,这是最后冲锋的号令。双方在要塞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着终极交锋。我看见汉斯国的旗帜在一处堡垒上升起,又被击落,再升起。最终,在黄昏时分,枪声渐渐稀疏下来,黑鹰旗终于牢牢地插在了中央堡垒的最高处。

列日要塞,被攻克了。

消息传来,指挥部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汉斯国的军官们相互拥抱。而我,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没有狂喜,只有一种从骨髓里透出的疲惫和解脱。守了三十五天,拼了三十五天,死了那么多人,终于……结束了。

当日的伤亡数字是最后的、也是最沉重的一笔:仆从军第十五团亡4500人、伤1500人;汉斯军亡950人、伤600人;守军亡1500人、伤1000人。

我走出掩体,踏上这片刚刚平静下来的土地。脚下是松软的浮土和破碎的砖石,其间混杂着弹片、枪支零件和无法辨认的人体组织。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废墟上,泛起一种不真实的、悲壮的金红色。风中带着浓烈的焦糊味和血腥气。

我回头望去,来时七位记者(包括我),如今一人殉职,一人重伤,三人精神或身体崩溃后送,只有我,侥幸完整地见证了结局。但这“完整”的代价是什么?是脑海中无法磨灭的、如同地狱般的景象;是耳边仿佛依旧回响的枪炮与哀嚎;是灵魂深处对人性与战争的彻底怀疑。

这三十五天平生,比我过去三十年所经历的一切都要漫长和黑暗。我用笔记录下了这场惨烈的战役,但我的内心,早已和这片焦土一样,千疮百孔。

因此,在发出这篇最终纪实的同时,我谨在此向报社提出辞职。我无法再继续这份工作。我见证了历史,但历史的重压已非我所能承受。我需要时间去寻找失落的安宁,如果这世上还存在安宁的话。

幸甚至哉,此役终毕?或许吧。我只知道,列日的硝烟将永远笼罩我的余生。

——战地记者 周屿 于列日要塞废墟 绝笔

七日总结:

这七日的攻防,如同一个不断加速冲向毁灭的齿轮。七名记者先后接力,除一人重伤起始,期间一人殉职,三人因身心崩溃或受伤被迫撤离,仅有一人勉强支撑至战役结束并随即辞职。龙国七个仆从军团累计阵亡高达人,伤9150人,几乎被打光;汉斯军阵亡6000人,伤3670人,代价惨重;守军阵亡8630人,伤6100人,最终力竭而败。同盟国以海量的伤亡撕开了列日要塞这道铁幕,施里芬计划的最大阻碍被清除,西线战局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如此的血腥和残酷,以至于在胜利的那一刻,欢呼声中也夹杂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悲伤与幻灭。

ps:今日份更新结束,兄弟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烦请兄弟们多多催更,多多推荐书荒,帮长歌点点免费的小礼物,长歌拜谢兄弟们!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