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岛的战事刚拉开序幕,便透着与欧洲战场截然不同的焦灼。整座岛屿被浓密雨林覆盖,湿热的空气里缠满藤蔓,泥泞地面下藏着暗坑与沼泽,龙国与协约国的陆军部队多在雨林深处遭遇,没有规整的阵地攻防,只剩猝不及防的近距离交锋,这场争夺的核心,本就是比谁更能扛住雨林的煎熬、耐住拉锯的消耗。
龙国驻守新几内亚岛的十万仆从军,早已褪去初期的生涩,戴着防毒面具穿梭在雨林间,深灰色军装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却丝毫不影响动作的迅捷。他们不追求大规模推进,只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布防,依托雨林地形设下隐蔽据点,等协约国部队踏入射程便骤然开火。协约国这边,英属印度炮灰仆从军与代英、高卢精锐混编,人数虽占优,却难抵雨林的折磨——土着仆从军耐不住湿热,频繁中暑倒地,精锐部队也因不熟悉地形,屡屡陷入龙国小队的伏击,往往刚听到枪声,便有士兵应声倒地,连敌人的踪迹都寻不到。
双方的遭遇战多在雨林腹地爆发,藤蔓缠绕的林间,枪声一响便会被枝叶反弹,分不清方向。龙国仆从军擅长利用树木与暗坑掩护,端着步枪精准点射,打完几发便快速转移;协约国部队则依赖火力压制,机枪朝着疑似据点的方向疯狂扫射,子弹打在树干上,溅起细碎木屑,却很难击中目标。偶尔近距离碰面,便是刺刀与砍刀的交锋,金属碰撞声混着士兵的嘶吼,很快被雨林的虫鸣掩盖,倒下的士兵会被快速拖拽至隐蔽处,没人有时间清理战场,只能任由尸体被雨林慢慢吞噬。这场陆军拉锯没有惨烈的尸山血海,却藏着磨人的消耗,谁先扛不住雨林的侵蚀、耗光耐心,谁便先落入下风,而龙国仆从军本就以耐耗着称,渐渐在雨林交锋中占了细微优势。
相较于陆军的低调拉锯,新几内亚岛周边海域的海空博弈,才是这场争夺战的关键。双方都清楚,谁掌控了制空权与制海权,谁就能切断对方的补给线,进而掌控岛屿战事的走向,因此都拼尽全力调配舰队,誓要找出对方主力,抢占先机。
协约国这边,集结的航母数量远超龙国,足足有二十四艘,只是其中十八艘都是商船改装而来,甲板简陋,舰载机起降效率远不如龙国的正经航母,稳定性也差了一截。但代英、高卢工业水平扎实,即便航母是改装款,舰载机却没落下,清一色双翼机,分为轰炸机、战斗机、鱼雷机三类,性能仅比龙国舰载机略逊半筹,数量上还占了优势,单论舰载机战力,并不输龙国。除此之外,协约国舰队里还配了六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以及四艘战巡,战列舰主炮威力强劲,战巡机动性尚可,本是攻坚的核心力量,可如今却成了“摆设”——协约国找不到龙国舰队主力,又没拿到制空权,根本不敢让战列舰与战巡贸然靠前,只能远远跟在航母编队后方,充当近卫掩护,连主炮都不敢轻易开火,怕暴露舰队位置。
龙国这边,虽仅派出十六艘航母,却全是北冥级与天权级正经航母,舰载机起降流畅,调度效率远超协约国改装航母,舰载机同样是双翼机,三类机型配备齐全,飞行员经过长期训练,操控熟练度更胜一筹。更关键的是,龙国特意调配了八艘专门的防空巡洋舰,舰身布满密集的防空火炮,针对性拦截协约国舰载机,再加上十艘龙凤级战列舰坐镇,形成了攻防兼备的舰队体系。龙凤级战列舰虽主炮口径不及伊丽莎白女王级,却胜在机动性强,31.5节的航速让协约国的战列舰与战巡根本追不上,龙国舰队依托速度优势,在海域内灵活穿梭,始终没让协约国找到踪迹。
每日清晨,双方航母都会放飞舰载机,朝着对方可能出现的海域侦查。龙国战斗机率先升空,在舰队上空构建起防空警戒网,轰炸机与鱼雷机则分成多组,朝着不同方向探查;协约国也派出大量舰载机,试图锁定龙国舰队位置,可双方的侦查范围重叠却难见实效——海域辽阔,云层厚重,舰载机飞行视野有限,往往飞了数小时,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海面,连对方航母的影子都寻不到。偶尔双方侦查机在空中相遇,便会展开激烈缠斗,双翼机的轰鸣声划破天际,机枪子弹交织穿梭,受伤的飞机拖着黑烟坠入海中,没等双方反应过来,剩余飞机便已各自撤离,根本没法通过侦查机锁定对方舰队主力。
协约国多次尝试让战列舰与战巡靠前,想借助主炮威慑龙国舰队,可刚往前推进一段距离,便会遭遇龙国侦查机,只能立刻后撤——没有制空权的掩护,战列舰就是空中目标,龙国轰炸机与鱼雷机一旦锁定,便能精准打击,协约国不敢冒这个险,只能继续让战列舰充当航母近卫,眼睁睁看着龙国舰队在海域内灵活机动,却毫无办法。龙国则依托防空巡洋舰与战斗机的防护,放心让航母舰载机扩大侦查范围,偶尔还会让轰炸机朝着协约国殖民地港口外围试探性轰炸,扰乱对方补给节奏,进一步掌握海空博弈的主动权。
海战虽未爆发大规模交锋,却始终暗流涌动,双方舰队都在海域内隐蔽穿梭,彼此试探却不敢贸然开战,只靠舰载机的零星缠斗消耗;空战则每日都在上演,侦查与反侦查、拦截与突破的博弈从未停歇,受伤坠落的飞机成了海域内常见的景象。而雨林里的陆军拉锯仍在继续,湿热的环境磨着双方士兵的意志,消耗战的节奏慢慢拉长,谁也没法快速掌控战局。
新几内亚岛争夺战,没有欧洲战场的炮火连天,却以雨林消耗与海空博弈的形式,成了两大阵营拉锯的重要战场。陆军的耐耗比拼、海空的先机争夺交织在一起,双方都在默默积蓄力量,等待一次能打破僵局的机会,这场战事,显然还要在焦灼中持续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