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的脚刚从车帮子上挪下来,裤腿还沾着村口田埂上的泥点子,李慕白的眉头就拧成了疙瘩。他没顾上拍灰,直接把手里那张皱巴巴的纸递过去:“慕白,西市菜场那边炸锅了,有人卖咱们的‘黄金西红柿’,一斤九分,比供销社还便宜。”
“卖的是咱们的菜?”李慕白接过纸,是苏婉清的字,笔画工整得像是刻的。
“不是。”王铁柱摇头,“她说那菜蔫头耷脑,果蒂发黑,闻着还有股沤味儿。关键是——装菜的袋子,跟咱们合作社一模一样。”
李慕白手指一顿,纸角被捏出一道折痕。
他前脚刚在青山村稳住阵脚,后脚省城就有人拿他的招牌当幌子。这可不是普通贩子顺手蹭个名气,这是冲着砸牌子来的。
“走。”他把纸塞进兜里,转身就往驾驶座上爬,“去西市。”
王铁柱愣了下:“不卸货?”
“货在哪都放不坏。”李慕白拧动钥匙,“但名声要是烂了,种出来的金疙瘩也得当烂土豆卖。”
车子颠出两公里,苏婉清的第二张纸条也到了,夹在王铁柱刚从邮局取回的信封里。她用红笔圈了三个摊位位置,旁边批注:“已有人退货,说吃了拉肚子。老刘头气得把袋子摔地上,说再也不信‘会员专供’这四个字。”
李慕白看完,把纸条叠成小方块,塞进仪表盘夹层。他没说话,油门却踩得更稳了。
西市菜场正逢早市高峰,人挤人,菜叶子满天飞。他们绕过卖腌萝卜的摊子,一眼就瞅见最里头那家“青山村特供黄金西红柿”的招牌,红纸黑字,歪歪扭扭贴在竹匾上。
李慕白没急着上前,先让王铁柱去旁边买了一斤大白菜,顺道探了探风。
“便宜!九分一斤!”摊主是个秃顶中年,嗓门亮得能震落房檐灰,“昨儿刚从青山村拉来的,新鲜着呢!”
王铁柱蹲下扒拉两下:“这番茄咋都软塌塌的?”
“路上颠的!”摊主一挥手,“你没看袋子吗?合作社的,还能有假?”
李慕白这才走过去,掏出两毛钱:“来两袋。”
摊主麻利地装袋、扎口,动作熟练得像是练过千百遍。李慕白接过袋子,指尖在封口处轻轻一划——胶痕歪斜,边缘毛糙,明显是手工封的。
他拎着袋子转身,王铁柱跟上,两人直奔城西的合作社临时仓库。
仓库里堆着刚从村里运来的新货,金灿灿的番茄码得整整齐齐,果蒂鲜绿,表皮紧绷。李慕白把假货往地上一放,撕开袋口,倒出几个番茄。
对比立现。
正品水分饱满,手指轻压能回弹;假货一捏就塌,果肉发糠,切开后芯子泛黄,隐约有霉点。
“这哪是黄金西红柿,”王铁柱咧嘴,“这是从垃圾堆里刨出来的‘青铜废铁’。”
李慕白没笑。他把假货和正品并排摆开,从工具箱里翻出放大镜,一寸寸检查包装袋。
“‘青山村蔬菜合作社’,字迹清晰,颜色正。”他喃喃,“印刷厂用的油墨,外人搞不到。封口——手工胶,不是我们机器压的。袋子来源,只有一个可能:被人偷了空袋,自己装货。”
王铁柱挠头:“谁这么缺德?李富贵?”
“他没这脑子。”李慕白摇头,“他顶多煽风点火,搞不出这么整套的局。这人懂包装、懂渠道、懂怎么让老百姓信——他不是冲着钱来的,是冲着名声来的。”
他把两袋假货放进角落的冷藏箱,顺手贴上标签:“证据,勿动。”
刚关上箱门,苏婉清骑着自行车冲了进来,车把上挂着个布包,脸上全是汗。
“我刚去问了三家超市。”她喘着气,“都有人拿着‘合作社授权书’上门推销,说能长期供货,价格比咱们低三成。全被拒了,但……”
“但什么?”
“他们拿的授权书,格式跟咱们上次农博会发的差不多,连公章都像。”
李慕白眼神一沉。
上次农博会的授权书是统一印制的,编号登记在册,绝不可能外流。除非——有人仿制。
“印刷厂。”他低声说,“咱们合作的三家,得挨个查。”
苏婉清点头:“我已经让王铁柱列名单了。但慕白,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查谁干的,是老百姓信了啊!今早有个会员退了卡,说‘你们这菜,还不如以前供销社的干净’。”
王铁柱一拍大腿:“谁退卡我找他去!让他当面吃一口真货!”
“没用。”李慕白摆手,“现在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是信任塌了房。咱们得把房梁先撑住。”
他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一叠空白标签,提笔写下几行字:
“本社所有产品,仅通过以下渠道销售:农博会展位、西市直营点、会员专送。凡非指定渠道所售‘青山村’品牌蔬菜,均为假冒。请认准包装袋右下角防伪标记——红色五角星图案。”
苏婉清凑近看:“防伪标记?咱们以前没这东西啊。”
“现在有了。”李慕白把标签贴在墙上,“从今天起,每批货出厂,右下角必须加贴红色五角星。没有的,一律视为假货。”
王铁柱挠头:“那之前发出去的货怎么办?”
“加贴补救。”李慕白说,“派人去各销售点,现场贴。顺便带两筐真货,免费试吃。咱们不打嘴仗,让味道说话。”
苏婉清眼睛一亮:“我可以现场做番茄汁,透明操作,当场榨,当场喝。”
“行。”李慕白点头,“你负责口碑,王铁柱负责渠道排查,我去趟印刷厂。”
“你一个人去?”苏婉清皱眉,“万一……”
“怕什么?”李慕白笑了,“我又不是去打架,是去查账。再说了,我这人长得就一副‘老实巴交种地的’样,谁信我会耍诈?”
苏婉清忍不住笑出声:“你要是老实,猪都能上树。”
“那我就是牵猪上树的那根绳。”李慕白把帽子一扣,推门就走。
第一家印刷厂在城东,老板姓陈,五十来岁,满脸烟熏色。李慕白递上合作社公章副本,说明来意。
老陈翻着出货记录:“你们的袋子,上个月发了五百个,全送到你们仓库,签收单在这儿。”
李慕白仔细看,签收人是王铁柱,字迹没错。
“有没有多印?或者废品流出?”
“废袋子?”老陈摇头,“咱们这行规矩,废品当场烧。多印?你当我们是印钞票?一个袋子两分钱,五百个才十块钱,谁费这劲?”
李慕白点头,谢过离开。
第二家在南门,老板年轻些,态度也客气,查了记录,同样无异常。
第三家在北关,厂子小,但专做定制包装。老板是个矮胖中年,说话带着口音,翻账本时手指有点抖。
李慕白不动声色,盯着他手看。
账本上写着:“青山村合作社包装袋,五百个,已交付。”
但交货日期比前两家晚了三天。
“你们是最后一家交货的?”李慕白问。
“对,对。”老板擦汗,“你们那会儿急用,我们加了班。”
“可我查过,我们仓库签收记录里,没有你们这批货。”
老板一愣:“不可能!我亲自送的!签收人……好像是个穿蓝布衫的小伙子。”
李慕白心里咯噔一下。
王铁柱从不穿蓝布衫。
他没当场拆穿,只说:“可能是记混了。这样,麻烦您把送货单底联给我看看。”
老板脸色变了:“底联?那……那得找找,仓库乱着呢。”
“我帮您找。”李慕白笑着起身,“顺道看看你们的废品处理流程。”
老板急忙拦:“不用不用!我这就找!”
李慕白盯着他慌乱的眼神,心里已有八分把握。
回仓库的路上,他把情况一说,王铁柱拳头捏得咔咔响:“敢冒充我签字?我找他算账去!”
“别急。”李慕白摆手,“现在证据不足,打草惊蛇就糟了。咱们得让他自己把尾巴露出来。”
苏婉清问:“那下一步怎么办?”
“等。”李慕白把假货从冷藏箱取出,放在桌上,“他们敢卖,就一定会再进货。咱们盯住这几家冒充点,谁去补货,谁就是线头。”
王铁柱瞪眼:“就这么干等?”
“等也是战术。”李慕白拿起一颗假番茄,轻轻一捏,果肉碎裂,“你看,这番茄放了至少三天,水分全失。他们不可能长期存货。今天卖完,明天就得补。咱们的人,今晚开始蹲点。”
苏婉清突然说:“慕白,你说……会不会是赵天雄?”
李慕白手一顿。
赵天雄。农博会上那个捏烂染色番茄、到处嚷嚷“这菜贵得离谱”的人。他背后有供销社关系,懂渠道,有动机——嫉妒合作社出风头。
他没回答,只是把碎掉的番茄放进密封罐,盖上盖子。
罐子透明,霉斑在内壁缓缓扩散。
他把罐子放进冷藏箱,重新贴上标签。
这次,他写的是:“假货源头,必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