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时,三人都感到有些疲惫。
周世宏让酒店送来了丰盛的餐食,几人就在套房里边吃边聊。
席间,周世宏迫不及待地拿出下午在“玉缘阁”买的那几件玉器,尤其是那件许心为他挑选的战国黄玉璇玑,请许心再给细细讲解一番。
许心也没有推辞,他拿起那件沁色斑斓的璇玑,就着灯光,从玉料产地、时代工痕、沁色成因到文化寓意,再次深入浅出地讲解起来。
周世宏听得如痴如醉,王天河也在一旁频频点头,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不少东西
之前因为恐怖故事而带来的些许阴霾,在许心沉稳理性的讲解中也消散了不少。
就在许心讲到战国玉器常见的“游丝毛雕”工艺时,套房的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谁啊?”王天河离门口最近,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有些警惕。经历了白天的事,他难免有些敏感。
“客房服务。”门外传来一个礼貌的声音。
王天河透过猫眼看了看,确实是一个穿着酒店制服的服务生。他打开门。
“先生晚上好。”服务生微微躬身,手里拿着一张对折的、质感颇佳的米白色卡片
“请问许心许先生是在这个房间吗?这里有一张给许先生的卡片。”
许心闻言,放下手中的玉璇玑,走了过来:“我就是。”
服务生将卡片双手递上:“是一位老先生委托前台转交给您的。”
“谢谢。”许心接过卡片,服务生便礼貌地告辞离开了。
关上门,周世宏和王天河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谁啊许爷?这刚到西安,就有人递帖子了?”周世宏好奇地问。
王天河也凑着脑袋:“是啊心哥,快看看是啥?”
许心心中也有些疑惑,他在西安并无熟识之人。
他展开那张米白色的卡片,纸张厚实,触手温润,上面是用毛笔书写的几行清隽小楷,墨迹酣畅淋漓,带着一股不凡的气韵。
内容大意是:
许心小友台鉴:
偶闻小友驾临长安,眼力超群,学识渊博,老夫心甚喜之。今夜八时,于西郊‘揽月山房’设一古玩交流鉴赏小会,皆是本地三五同好,亦有几件趣物可供品评。若蒙不弃,敬请拨冗莅临,煮茶候教。
葛长风 谨上
落款正是“葛长风”,并盖有一方小小的朱文印章。
“葛长风…是下午那个葛老!”王天河一眼就认出了名字,惊呼道。
周世宏也凑过来看:“西郊‘揽月山房’?听着就是个雅致地方!古玩交流鉴赏会!许爷,这是邀请咱们去参加私人聚会啊!”
许心看着手中的请柬,眉头微蹙,心中念头飞转。
葛老?
他怎么会知道我们住在这里?又怎么会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
他们才在斗宝现场和餐馆门口有过两面之缘,这找上门的速度和精准度,未免也太快了。
看来,这位看似清癯普通的葛老,在长安本地,绝非等闲之辈,其能量和人脉,恐怕远超表面所见。
“心哥,去不去?”王天河兴奋地搓着手,“这种私人交流会,肯定都是好东西!比市场上那些大路货强多了!”
周世宏也一脸期待:“是啊许爷!葛老亲自邀请,这可是个机会!正好可以去见识一下长安本地顶尖藏家的水准和喜好!”
许心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去。”
他做出这个决定,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探探葛老的虚实。这位眼力毒辣、似乎又消息灵通的老者,其目的值得探究。
第二,了解长安同行。这种小范围的私人交流会,参与者多半是本地真正的核心藏家或资深行家。
通过观察他们交流的方式、关注的器物、品评的标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长安古玩圈的生态和风气,这对于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古韵轩”之谜,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太好了!”见许心同意,王天河和周世宏都欢呼起来。
“不过,”许心提醒道,“这种场合,规矩多,人也杂。我们去了,多看,多听,少说话。尤其是你,天河,收着点性子。世宏,你也一样,别咋咋呼呼的。”
“明白!”两人异口同声,但眼神里的兴奋却掩藏不住。
许心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
西郊“揽月山房”听起来就不近,需要提前出发。
“收拾一下,准备出发。”许心将请柬仔细收好,“记住,我们是客,多看少说。”
夜色渐浓。
一辆黑色的豪华商务车驶出酒店,融入长安夜晚的车流,朝着西郊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