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议期限已至,辰逸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踏入皇宫。他深知,今日朝堂之上,将是决定科举改革命运的关键时刻。楚凌轩也早早来到朝堂,眼神阴鸷地看向辰逸,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拉开帷幕。
朝堂上气氛压抑,大臣们或明或暗地分成两派,彼此之间似乎都能感觉到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关于科举改革一事,此前休议,朕已派人多方查证。今日,众卿可再次畅所欲言。”
楚凌轩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近日调查发现,辰逸所呈证据多有不实之处,恐是其为一己之私,蓄意编造,意图扰乱科举这一国之根本。”他言辞犀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
辰逸心中一紧,但旋即镇定下来,出列反驳:“陛下,臣所呈证据皆有实据可查,楚大人如此污蔑,可有真凭实据?”辰逸目光坚定地看向楚凌轩,毫不退缩。
楚凌轩冷哼一声,说道:“那些所谓证人,如今已改口,承认是受辰逸蛊惑。”
辰逸心中暗忖,看来楚凌轩果然对证人下手了。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证人改口之事,定是有人威逼利诱。臣恳请陛下彻查,还科举改革一个公正。”
皇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此事朕自会详查。辰逸,你且再说说,你完善后的改革方案,有何独到之处,能让朕信服?”
辰逸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改革方案。他条理清晰,从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拔标准,到人才培养机制,都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大臣们有的微微点头,有的则面露疑虑。
待辰逸说完,皇帝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辰逸所提改革方案,朕以为有可取之处,但楚凌轩所提质疑,也不可忽视。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斟酌几日。”
辰逸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也明白皇帝谨慎行事也是为了国家。他拱手道:“陛下圣明,臣静候陛下裁决。”
退朝后,辰逸回到住所,心情沉重。此次朝堂交锋虽未分出胜负,但楚凌轩的手段让他意识到局势的严峻。他深知,必须尽快争取更多支持,完善改革方案,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辰逸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派人去召集李公子等盟友。不多时,众人便齐聚在辰逸的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
辰逸看着众人,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朝堂之上,想必各位也能看出楚凌轩的决心,他必定会不择手段阻止改革。我们必须在这几日,争取到更多支持,完善改革方案。”
李公子率先表态:“辰兄放心,我等定当全力协助。科举改革若能成功,乃是天下寒门之幸。”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达了坚定支持的决心。
辰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说道:“好,那我们便分工合作。李公子,你在朝中人脉广,负责联络那些支持改革的官员,收集更多有利于改革的资料和案例,尤其是一些成功的科举改革先例,无论古今中外,皆可收集。”
李公子点头应道:“没问题,此事包在我身上。我明日便去拜访几位志同道合的大人,相信定能有所收获。”
辰逸接着看向另一位盟友:“张兄,你对官场文书格式最为熟悉,我在完善改革方案时,可能会涉及诸多条款细则,烦请你帮忙把关,确保格式规范,逻辑严谨。”
张兄拱手道:“辰兄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我定会仔细斟酌,不让方案出现任何纰漏。”
随后,辰逸又对其他盟友一一做出安排。有人负责去民间收集士子和百姓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和建议,有人负责整理以往科举考试中出现的舞弊案例及处理结果,作为改革必要性的佐证。
安排妥当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准备大干一场。辰逸则坐在书桌前,摊开纸张,开始对改革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烛光下,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托腮沉思,每一个条款,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接下来的几日,辰逸全身心地投入到方案的完善中。他废寝忘食,饿了就随便吃几口小厮送来的饭菜,困了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
李公子那边也进展顺利。他拜访了数位支持改革的官员,从他们那里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资料。有前朝曾试行过的科举改良措施,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推行下去,但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对辰逸的改革方案很有启发。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在当地进行的小规模科举改革尝试,虽规模不大,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李公子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匆匆赶到辰逸住所。“辰兄,你看看这些,我想对你完善方案会有帮助。”李公子将资料递给辰逸,脸上带着疲惫但欣慰的笑容。
辰逸接过资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李兄,辛苦你了。这些资料来得太及时了。”说着,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与此同时,负责收集民间看法的盟友也回来了。他带回了厚厚一叠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士子们对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满,认为过于注重诗词歌赋,而忽视了经世致用之学;百姓们则希望科举能够选拔出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而不是只懂得舞文弄墨的书呆子。
辰逸看着这些记录,心中感慨万千。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一定要让科举制度真正发挥选拔人才、造福百姓的作用。
经过几日的努力,辰逸的改革方案更加完善和严谨。从考试内容的多元化,到选拔标准的全面化,再到监督机制的健全化,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然而,辰逸深知,楚凌轩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在等待皇帝裁决的同时,也时刻警惕着楚凌轩的下一步行动。
盟友们积极行动,但楚凌轩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会如何破坏辰逸一方的行动?辰逸完善后的改革方案能否打动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