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逸看着完善后的改革方案,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他深知,楚凌轩绝非善类,定会想尽办法破坏。此刻,在京城的另一处,楚凌轩正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得可怕,一场针对辰逸的新阴谋,正在他心中酝酿成形。
“来人!”楚凌轩一声厉喝,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透着丝丝寒意。
不多时,一位心腹幕僚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行礼:“大人,有何吩咐?”
楚凌轩缓缓起身,背着手在书房中踱步,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决心。“辰逸那小子,把改革方案完善得越发棘手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他的声音低沉而阴冷,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每一个字。
幕僚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大人,如今之计,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散布谣言,诋毁辰逸的名声,让百姓和士子们对他心生厌恶,如此一来,他的改革方案便难以得到支持;其二,拉拢一些中立官员,壮大我们的势力,在朝堂上给皇帝施压。”
楚凌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道:“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务必尽快行动,不能让辰逸再有喘息之机。”
幕僚领命,迅速退下安排人手。不多时,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出现了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他们在茶楼酒肆、市井街头,低声传播着关于辰逸的不实谣言。
“听说了吗?那个辰逸啊,意图颠覆科举制度,他这是心怀不轨,想把好好的科举搅得一团糟,好趁机谋取私利呢!”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在茶楼中故意提高音量说道。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惊讶地张大嘴巴,有人则面露怀疑。“不会吧?辰逸看起来不像是这种人啊。”一位老者皱眉说道。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呐!他就是打着改革的幌子,实则想为自己和那些寒门子弟谋出路,全然不顾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也不顾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那男子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
就这样,谣言像瘟疫一般在京城迅速蔓延开来。百姓们不明真相,纷纷议论纷纷,一时间,辰逸的名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楚凌轩也没闲着。他精心挑选了京城中一处豪华的酒楼,亲自出面宴请一些中立官员。酒楼内,装饰奢华,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但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
楚凌轩满脸堆笑,举起酒杯,对在座的官员们说道:“各位大人,今日请大家来,是有要事相商。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辰逸提出的科举改革方案,看似为了国家,实则暗藏私心。若真让他得逞,我们这些人的利益恐怕都要受损呐。”
一位官员微微皱眉,说道:“楚大人,话虽如此,但辰逸的方案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况且皇帝还在斟酌,我们贸然站队,恐怕不妥吧?”
楚凌轩心中冷哼一声,脸上却依旧笑容满面:“这位大人有所不知,辰逸的方案一旦实施,科举制度将大乱,寒门子弟将大量涌入官场,到时候,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而且,我已掌握了一些辰逸的把柄,只要各位大人与我站在一起,共同反对他的改革方案,我定不会亏待大家。”
说罢,他给身边的侍从使了个眼色,侍从立刻端上几个沉甸甸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银珠宝,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官员们的眼神瞬间被吸引,有人开始动摇,心中的天平逐渐向楚凌轩倾斜。
“楚大人,此事容我们再考虑考虑。”另一位官员犹豫地说道。
楚凌轩心中不悦,但还是强忍着说道:“各位大人,时间紧迫,还望各位尽快做决定。若等到皇帝裁决下来,可就来不及了。”
宴会上,官员们各怀心思,有的被楚凌轩的威逼利诱所打动,有的则仍在犹豫不决。而此时,楚凌轩安排散布谣言的行动已经初见成效,京城中关于辰逸的负面言论越来越多。
楚凌轩的手段开始实施,谣言是否会对辰逸造成影响?那些中立官员会被楚凌轩拉拢成功吗?辰逸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