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营地的气氛因水源被污染和愈演愈烈的谣言而变得紧张起来。虽然及时发现了水中的死鱼烂虾并未饮用,但人心已然浮动,随行的仆役和部分低级官员面露惶恐,私下议论着是否真的触怒了“山神”。
苏轼面对此景,深知绩效管理之中,人心稳定为首要。他并未强行压制言论,而是将计就计,一方面令护卫彻查水源污染之事,另一方面,他亲自召集所有人员,进行了一次公开的“绩效宣讲”。
他站在一处高地上,声音洪亮,压过了海风的呼啸:“诸位!我等奉皇命南下,抚慰百姓,勘查地理,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绩效伟业!些许宵小之辈,散布谣言,行此龌龊之事,正是因其惧怕我等查明真相,造福一方!此等行径,恰恰证明我等所为是正确的,是触及了他们痛处的!”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所谓‘山神之怒’,纯属无稽之谈!本官略通典籍,此地所谓异象,多与地下矿产、油气燃烧有关,乃自然之理,何来神怪?昔日乌丹在此试验,失败伤亡,乃因其不明天道,肆意妄为,非地之过也!我等今日前来,正是要以严谨绩效之态度,查明缘由,记录在案,或可化害为利,未来或可用于助燃、照明、甚至军工,此乃大功绩也!岂能因噎废食,畏缩不前?”
他慷慨激昂的话语,结合其一直以来身先士卒、体恤下属的绩效表现,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军心。众人想到可能的功劳与朝廷封赏,恐惧稍减,士气渐复。
稳定内部后,苏轼立刻着手下一步绩效行动。他派出一队精锐护卫,由那名熟悉地形的皇城司带队,携带工具,秘密前往“火龙口”内部采集那种被称为“雷公墨”的奇异矿石样本。为确保安全,他严令:“此次行动,绩效目标仅为取样!速去速回,不得深入,不得停留,若遇任何异常或抵抗,即刻撤回!”
同时,他亲自带着几名文书和当地向导,广泛走访那些尚且保持理智的老渔民和乡绅,以“编纂地方风物志,记录奇闻异事以彰教化”为名,更系统、更细致地收集关于几十年前那场大爆炸和乌丹此人的一切信息,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绩效事件图谱。
---
汴京,章惓相府密室
那凋版圣手在巨大的压力和近乎无限的资源支持下,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凋刻出了一版极其接近真品的交子母版。印出的少量“测试样张”,在昏暗的光线下,几乎能以假乱真。
“恩相…您看…”门生颤抖着将样张呈给章惓。
章惓拿着放大镜,对着灯光,与一张真的新交子样本反复比对,额头渗出细汗。纹路、色彩、暗记…都极其相似,唯有在纸张的厚薄均匀度和一种极其微弱的、特殊的草木清香上,似乎还有极其细微的差别,非极度熟悉之人难以察觉。
“差不多了…”章惓声音沙哑,眼中闪烁着赌徒般的疯狂,“这点差别,流入市面之初,慌乱之下,无人能细辨!足以引发绩效恐慌!记住,散出去的时候,要快,要分散,要选择那些辨识能力较差的偏远州县或热闹集市!要让它在人们发现破绽之前,就造成最大的混乱!”
“是…是…”门生冷汗涔涔地接过母版和样张,如同接过烧红的烙铁。
---
汴京,皇宫
赵小川正为岭南和朝堂的烂事焦头烂额,孟云卿则更关注经济战线。她发现番商虽然表面放缓了收购,但其资金流向变得更加隐秘和分散,似乎有化整为零、长期渗透的趋势。
“陛下,看来对方也在调整其绩效策略。”孟云卿分析道,“从猛冲猛打,转为细水长流,意在悄然控制下游的众多中小工坊和矿场,其志非小。我们的反制,也需从单纯的抬价,转向更精细的供应链绩效管控和产业扶持。”
她建议由将作监和户部联合,成立一个“军工及战略物资绩效优化”的专项小组,一方面加强对铜、铁、硫磺等战略物资的官方管控和调配,另一方面,秘密扶持几家技术过硬、背景可靠的民间大工坊,给予订单和政策倾斜,使其能对抗番商的资本侵蚀,保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性。
“准!”赵小川立刻批准,“此事由皇后一并统筹!务必守住我朝工业绩效之根本!”
---
言王府实验室
林绾绾受到了苏轼新情报的启发,开始重点研究“特定矿物”与黑油可能产生的绩效反应。她设法从太医署和将作监弄来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矿物粉末,包括辰砂、硝石、雄黄、磁石粉,甚至还有一点点金坷垃(一种古代认为有药性的土壤)。
赵言再次沦为可怜的“绩效实验助手”,负责记录每次混合燃烧的火焰颜色、持续时间、产生的烟雾气味等数据。
“这次加了磁石粉…嗯…火焰没什么变化,但是勺子好像被吸了一下?”赵言拿着小磁石靠近燃烧后的残渣,惊讶地发现有些许残留物被吸了起来。
“记录!磁石粉可能与之发生微弱反应!”林绾绾眼睛一亮。
“这次加了金坷垃…噗…好臭!这绩效体验太差了!”赵言被一股恶臭熏得连连后退。
“闭嘴!臭味也是重要数据!说明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林绾绾却兴致勃勃。
虽然距离解开苏轼的异感之谜还很遥远,但大量的实验数据正在一点点积累。
---
岭南,“火龙口”
前往采集“雷公墨”的小队顺利返回,带来了几块沉甸甸的、表面有着银色星点状结晶的黑色矿石。苏轼仔细观察,发现此石质地极为坚硬,表面有玻璃光泽,确实非同寻常。
几乎在同一时间,派去走访的老文书也带回了一条关键信息:一位年近百岁、记忆已有些混沌的老疍民,在反复询问下,模湖地回忆起,当年那个“三佛齐老巫师”(乌丹)爆炸发生后,官府曾来人清理现场,似乎从废墟里拉走了几车烧得变形的、巨大的“铁蛤蟆”一样的东西,还有不少破碎的、刻着古怪花纹的“石板”,都运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铁蛤蟆?石板?苏轼立刻联想到了乌丹实验室那些奇怪的刻痕符号!难道那些才是记录其试验绩效数据的真正载体?而被运走…是运回了汴京?还是运往了别处?
线索似乎再次指回了中原!
就在这时,一名护卫匆匆来报:“大人!不好了!我们有几个外出采买的弟兄,在附近镇上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渔民围住了!他们说我们惹怒了山神,要求我们立刻离开硇洲岛,否则就要砸了我们的采买船!”
杀手的煽动,终于开始见效了!
苏轼面色一沉,他知道,绩效的冲突已经从暗中刺杀,转向了更复杂的民众对立层面,处理起来更为棘手。
---
汴京,市井
第一批精心制作的伪钞,通过地下渠道,悄然流入了京畿附近的几个州县。最初,只是在几个偏僻的集市上,有人用这种“新交子”购买了少量的货物。商贩们忙于生意,乍一看之下,并未立刻发现异常,绩效流通似乎“顺利”。
但很快,第一个发现破绽的人出现了。一个嗅觉敏锐的老钱庄掌柜,在收到一张略显粘软、香气也似乎淡了那么一丝的“新交子”时,心生疑虑,拿出真币反复比对,又召集了几位老师傅一起会诊,终于确认了这是彷品!
消息如同滴入油锅的水,瞬间炸开!
“有假交子!”
“新交子是假的!”
“不能收新交子了!”
恐慌开始蔓延,虽然官府立刻出面辟谣,强调真币的防伪特征,但信任一旦出现裂痕,弥补起来极为困难。一些保守的商贩开始拒收新交子,要求以铜钱或旧绢帛交易,市场流通效率顿时下降。
绩效危机,终于被引爆了!
赵小川闻讯震怒,立刻严令三法司、肃政司、户部联合彻查伪钞来源!所有线索,隐隐指向了凋版和用纸环节…
章惓在相府中,听着市面上的混乱消息,脸上露出了扭曲的笑容。乱了,终于乱了!他的绩效目标,初步达成了。现在,就看这乱子能闹多大,能为他争取多少时间了。
而这一切的动荡,也通过不同渠道,传到了即将抵达岭南的将作监老匠师和太医耳中,也传到了拉苏尔的耳朵里。
风暴,已然降临。